17世纪,英国人来到了南亚次大陆,并逐步在这里建立起了殖民统治。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到英属印度,英国殖民印度长达三百年。而这三百年,则是英国最为鼎盛的时代。西班牙、法兰西、沙俄、大清……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帝国倒下,沦为了英国向上攀爬的垫脚石。
最终,英国打遍全球无敌手,把米字旗插到了全球每一个时区,成为了即西班牙帝国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在那时候的英国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落下。即便英伦三岛的上空已是繁星点点,印度次大陆的头顶却依旧艳阳高照。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辉煌,离不开英国各殖民地的奉献,其中以印度出力最多。不管是资源财富,还是人力劳动,印度都是英国霸权体系下最为关键的一环。
而在军事领域,印度军团乃是英国人在亚非地区最好用的打手。在英国参与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中,英国的部队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印度雇佣兵。在八里桥之战中,来自印度的锡克骑兵甚至一度充当了核心战力,完胜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对于印度的“贡献”,英国人自然也是看在眼里,将其视为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殖民地,甚至还说印度是英国皇冠上最闪亮的宝石。
不过,印度对于英国是最闪亮的宝石,但英国对于印度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殖民的本质乃是压榨和掠夺,而不是公平的交易。所以在作为殖民地期间,印度无时无刻不在忍受英国的压迫。
比如1757年,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之战击败了孟加拉王公联军,随后便开启了“打劫”模式。狂热的殖民者们,冲进了莫希达巴德,将整座城市洗劫一空。
再比如1876年,印度南部发生大饥荒,老百姓急需粮食。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人不仅没有积极开仓救灾,还将粮食转移出口,卖往海外。最终,英国人靠着粮食出口大赚一笔,而印度却有数百万人被饿死。
很明显,日不落帝国的崛起,是建立在印度的苦难之上的。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印度尚处于城邦时代,大大小小数百个土邦王公如村长械斗。他们分裂且落后,和如日中天的英国完全没法比。弱肉强食这个丛林法则,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印度不是没有反抗过,在孟加拉、在迈索尔、在马拉特、在旁遮普,南亚次大陆的每一块地方,几乎都爆发过反对英国殖民的战争。但是无一例外,他们的每一次反抗,都遭到了英国人的强势镇压。
这是实力上的绝对差距,无关乎其他。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印度不仅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更有着十分强悍的实力。其不管是经济方面的实力,还是在军事领域的发挥,都是世界上有数的大国。尤其是在南亚这块地方,印度乃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强国,雄霸一方。
在许多人看来,如今的印度国力蒸蒸日上,面对江河日下的英国,早已完成了国力上的超越,扬眉吐气。
但印度的国力真的比英国更强吗?我看未必。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无非就是看经济、军事以及政治这三个指标。我们不如就从这三个点入手,对英国和印度的实力进行对比。
经济
总体来讲,英国和印度都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GDP数据为例,英国在2021年的创造的GDP约为3.19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而印度在同年创造的GDP总量则是达到了3.08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位。很明显,两国的GDP非常接近,基本处于同一档次。
不过,大家不要忘了,印度可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在人均方面是比较吃亏的。有数据显示,印度当前的人口总数大约是13.5亿,排名全球第二。如果按照这个人口数计算,印度在2021年的人均GDP则大概是2300美元。
而作为对比,英国当前的人口总数大约是6700万人。而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英国在2021年的人均GDP应该可以达到4.74万美元左右。差不多是印度的20倍。
两国人均GDP的悬殊差距,其实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两国的经济水平差距。而在这巨大经济差距的背后,则是两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鸿沟。
以工业科技水平为例,英国作为世界上最为老牌的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就已经开启了工业化。工业基础厚,科技水平高,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工业科技强国。
比如在发动机制造领域,英国拥有世界三大航空引擎制造商之一的罗罗公司,也就是和劳斯莱斯汽车同名的那位。这是一家专注于涡轮产品生产的制造业巨头,在业内地位很高。尤其是他们家的飞机发动机,那几乎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产品。
单就市场占有率而言,罗罗发动机能够排到全球第二,仅次于通用电气。其中在干线飞机发动机市场,罗罗公司甚至能和通用公司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波音、空客这些咱们所熟知的飞机巨头,都是罗罗公司的忠实客户。
所以准确来讲,罗罗公司目前应该算是全球第二大发动机制造商。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门槛非常高。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如果能够自己造航空发动机,那么工业水平一定有两把刷子。由此可见,英国的工业水平应该是不俗的。即便这些年英国在工业领域大搞空心化,但核心技术还是没丢的。
作为对比,印度的工业科技水平可就差远了。作为英国曾经的主要殖民地,印度的工业起步并不算晚,曾一度是亚洲地区工业产能最大的国家。但比较可惜的是,印度在脱离英国之后,并没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工业基础,完成现代化的工业改造。在许多产业领域,印度因为英国人的离去,甚至还一度陷入了停滞。
所以,当前印度的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也不高。
比如印度的制造业,当前基本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即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事简单重复的流水线工作,以数量堆积产值。通俗点讲,就是和90年代咱们国家的加工厂一样,干最累的活,赚最少的钱。
好在印度人口足够多,拥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然的话,这个国家的经济将不会多少竞争力。
然而,这样的数量优势,并不能填补与英国之间的质量差距。毕竟人的效率再高,也没有机器来得扎实。而且因为技术水平限制,许多东西不是人多就能弄出来的。
所以总结来讲,在经济方面,英国相比印度是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
军事
印度是一个军事大国,拥有一支规模非常可观的武装力量。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的数据,印度当前的现役军队人数大约是145万,另外还有115.5万人预备役,以及252.7万人的准军事武装。总的算下来,印度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能够达到513.2万人。
在装备上,印度目前在陆地上装备有大约4600辆坦克,在海上装备有近300艘军舰,以及在空中装备有大约2180架飞机
作为对比,英国当前的军队现役人数大约是19.4万,另外还有3.7万人是预备役。总兵力满打满算也就是23.1万人左右。而在装备情况上,英国的陆海空三军总计装备有大约230辆坦克,75艘舰艇,以及近700架飞机。
很明显,在印度的庞大武装力量面前,英国人的军事力量是完全不够看的。无论是军队人数,还是装备规模,印度对英国都是绝对的优势,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碾压。如果单从上面的数字对比来看,5个英国估计都不是印度的对手。
不过话说回来,兵不在多在于精。衡量一支军队实力的强弱,不能只看数量,还得看质量。否则的话,当年英国人在征服印度的时候,早就淹没在印度的人海中了。
和前面的经济表现类似,印度军队的体量虽然很大,但实际的质量并不高。以装备情况为例,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老旧产品,能够拿出来撑场面的并不算多。比如印度空军当前所装备的战机,虽然有600多架,但大部分都是米格-21、幻影2000这样的老旧装备。真正能拿出来充当主力战机的也就那200多架苏-30。
但英国人不一样,他们财大气粗,走的是精兵化道路,不管是兵员素质、后勤保障还是装备水平,英国都能做到世界一流。
同样拿空军装备来对比,英国当前的主力战机数量虽然只有一百多架,但却是一水的台风战机。这可是一款正儿八经的四代机,性能水平完全不输苏-30。如此对比下来,印度对于英国的空中优势其实也就没那么大了。另外,英国的五代机也在陆续服役,并逐渐形成战斗力。而他们的加入,无疑能进一步缩小和印度的空中战力差距。
更为关键的是,英国是台风战机的主要研发方,拥有生产制造的基础。如果英国愿意的话,是有能力快速实现装备增长的。而且在相应的地勤维护上,英国也能做到自我保障。而印度在这方面则是短板,他们的主力战机都是进口,不管是更换还是修理,那都得去跟卖家谈,十分没有保障。
当然,这样的短板不只是针对战机,而是针对印度一整个的军工后勤体系。工业上的短板,让印度无法实现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绝大部分装备都只能进口。这使得印度军队的作战持续性受到了很大影响,毕竟要是自己的进口渠道被封锁,这些装备可就是打一点少一点了。而英国则是能够凭借自己发达的工业科技水平,实现武器装备的持续供给。
所以,客观来看,印度对于英国的军事实力优势其实并不大。
政治
英国人走后,印度继承了大英帝国在南亚的大部分遗产,成为了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所以在南亚这块地方,印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算得上是一个有着区域性的政治大国。英国在殖民时代落幕之后,丢掉了海上霸主的位置,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不复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辉煌。
不过,凭借联合国五常的身份,以及在英联邦国家中的主导地位,英国依旧能在全球具备较大的影响力,是毫无争议的全球性政治大国。国际话语权比起印度,只高不低。不说别的,单就一个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就足以令印度垂涎三尺。有句话说得好,玩归玩,闹归闹,别拿五常开玩笑。
综合来看,当前英国的综合国力,依旧是要强过印度的。不夸张地讲,在当今世界,比英国强的国家不会超过四个。而这里面,显然不会包括印度。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头号强国,主宰了一个时代,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即便英国如今在走下坡路,一时半会儿也下不来。同样,印度的起点更低,即便是爬得再快,想要达到英国的高度,也需要时间。而现在这段时间,显然还不够。
印度必胜!印度是英国的爸爸![红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