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乱世中,不少武将因为参与各个诸侯的激烈较量,所以惨遭杀害,比如颜良、夏侯渊、张郃、关羽等名将。当然,也有一些人则是落下了被逼自尽的结局,这同样属于不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东吴被逼自尽的武将。
一、朱据
朱据是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和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对于朱据来说,出自吴郡朱氏这家世家大族。在此基础上,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
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后,将女儿孙鲁育嫁给了朱据,并任命他为左将军。公元246年,朱据被晋升为骠骑将军。公元249年,朱据又担任了丞相这一官职。但是,公元250年,孙权决定废除孙和的太子之位,将孙和幽禁起来,另将孙霸赐死。朱据与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以泥涂首,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宫殿外为孙和求情,孙权十分反感,斥责他们无事找事。
因为牵涉到东吴的二宫之争,朱据后来被贬为新都郡丞,还未上任就遭到中书令孙弘进言诬害,当时孙权病重在床,孙弘就自己写诏书赐死朱据。最终,朱据被逼自尽,时年五十七岁。
二、吕据
吕据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因吕范的长子早死,故由吕据继承吕范的南昌侯爵位,并升任为安军中郎将。
孙权重病卧床时,任命吕据为太子右部督。太元二年(252年),孙权去世,太子孙亮即位,任命吕据为右将军。建兴元年(252年),魏国出兵攻打东兴,吕据率军奔赴东兴抗击魏军,再立战功。建兴二年(253年),孙峻杀死诸葛恪,升任吕据为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五凤二年(255年),吕据为假节,与孙峻等进攻魏国的寿春,回军途中遭遇魏将曹珍,在高亭将其击败。
公元256年,权臣孙峻病逝,而他的弟弟孙綝,继续执掌东吴大权,并架空了皇帝孙亮。对此,吕据十分不满,就准备废掉孙綝。当然,因为计划被提前泄露,吕据和朱据一样,都是被逼自尽的结局。
三、诸葛融
诸葛融是诸葛瑾的幼子,也即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诸葛融不仅非常聪慧,而且性格比较宽厚。在诸葛瑾、诸葛恪获得重用后,诸葛融也担任了骑都尉、奋威将军等官职。但是,公元253年,在兄长诸葛恪死于东吴的内部争斗后,诸葛融也遭到了牵连,最终被逼自尽。
四、孙仪
孙仪(?-255年),扬州吴郡富春(浙江杭州市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都护征虏将军孙皎之子,丹杨侯孙胤之弟,曾任将军,无难督,封侯。五凤二年(255年),孙仪与张怡、林恂等人谋划诛杀权臣孙峻,结果事败自杀。
五、万彧
万彧(?——272)字不详(一说字文彬,疑出自《江苏毘陵万氏宗谱》,但未见参考文献原文),号左山。孙休去世后,万彧向濮阳兴推荐孙皓继任孙休之位。孙皓即位后,万彧被册封为右丞相。
凤凰元年(272年),孙皓出游未归。万彧与留平商议废立之事,不幸事泄。孙皓归后设宴招待二人,在酒中下毒。因赐酒的侍者私减赐他的酒量,而留平服用另外的药物解毒,二人才得以不死。万彧回家后,在忧郁之中自杀而死,也即万彧是被孙皓逼死的。
六、楼玄
楼玄,字承先,生卒年不详,沛郡蕲县(今安徽宿州东南)人。吴景帝孙休在位时,楼玄任监农御史。孙皓即位后,楼玄历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后来负责殿中事务。因多次违背孙皓心意,遭人诬陷流放广州。后来,楼玄又被流放交阯,最终在孙皓的逼迫下,楼玄选择自杀。综上,和蜀汉、曹魏一样,东吴也是内乱频繁,这导致多位武将死在自己人手中。
喻氏名言句句经典
没一个出名,我一个三国游戏迷,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冰封千里 回复 10-16 13:20
前两个还算是有点名气,尤其是朱据,毕竟小虎丈夫
吉川裤囊 回复 10-16 17:13
印象中楼玄算是个内政人才,指数应该过8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