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是指创建封建王朝的皇帝,即封建王朝的第一代皇帝,代表人物秦始皇、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诚然,开国皇帝不仅文治武功,而且结局都是比较好的。不过,也有一些开国皇帝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特别是一些割据势力的第一代皇帝,更容易在残酷的斗争中不得善终。
一、王莽
王莽是新朝的开国皇帝。作为是西汉太后的侄儿,王莽以外戚的身份,掌握了西汉朝廷大权。公元9年,王莽成功篡夺了帝位。王莽称帝后,进行一系列变法,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新朝很快被灭亡。
在此背景下,王莽也被义军杀死,他的脑袋被割下来,当了皇家的收藏品。在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中,王莽是唯一一个集开国皇帝和亡国皇帝于一身的人,也是死得最惨的开国皇帝。
二、拓跋珪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珪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定国号大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
虽然拓跋珪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但是,他在取得一番成就后,开始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天赐六年十月戊辰日(409年11月6日),拓跋绍发动宫廷兵变,拓跋珪遇弑身亡,年仅三十九岁,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三、元善见
元善见是东魏开国皇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逃离洛阳,西奔长安。于是大丞相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年号天平,迁都邺城,由大司马元亶和权臣高欢共同辅政。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辅政。
武定八年(550年),元善见禅位于齐王高洋。后被高洋毒杀,年仅二十九岁。谥号孝静皇帝,安葬于邺西漳北。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其他开国皇帝不同,元善见即位之后就是一位傀儡。所以,他惨遭杀害则是令人感到同情的。
四、萧衍
萧衍是南梁开国皇帝。中兴二年(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在位初期,留心朝政,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中后期,大兴佛教,修建寺院,三次舍身同泰寺,并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怠于朝政。
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次年渡江攻破建康,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所以,对于遭到囚禁而死的萧衍,也属于不得善终的情况。
五、朱温
朱温是后梁皇帝。在唐朝末年,朱温先是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中和二年(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黄巢死后,朱温进一步以汴州为基地,扩张领土。此后,朱温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在关中地区。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61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六、李存勖
李存勖是后唐开国皇帝。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改元同光。因曾受唐赐姓李,入皇籍,故以唐室后裔自居,沿用唐国号,史称后唐。十月,灭后梁,建都洛阳。同光三年(925年),派兵灭前蜀,取得汉中及两川之地。
不过,李存勖在灭梁后心满志骄,大修宫殿,搜刮民财,猜忌功臣,宠信伶人。同光四年(926年)初,李存勖遣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的邺都兵变,李嗣源反而和这些士兵合流南下,回师攻洛。四月,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葬于雍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