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80后来说,你问他,你都看过什么国产儿童电影?
那自然不在话下,张口就来,什么《霹雳贝贝》《小铃铛》《珊瑚岛上的死光》《狼犬历险记》《三毛从军记》等。
《狼犬历险记》
可一旦我们成人,即便有了娃之后,似乎也很难再关注这方面题材的作品。
然而,总有些人不抛弃,不放弃。
比如,张磊。
啊,这个说的不是在下,而是西北大学的张忠华老师。
他原名也叫张磊。
2006年,张老师拍摄了《紫陀螺》,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早年间的《紫陀螺》带有着明显的回忆、记录与怀念的情感特质,以席布鲁「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为线索,讲述女老师米兰送「紫陀螺」,引导席布鲁走上学习正轨的故事。
故事总是相似的。
10余年后,张老师又开发了《树上有个好地方》。
通过儿童视角的直观表达,真实再现了「坏小子」巴王超过的日常行为和心理活动。
围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以幽默活泼的陕西方言和轻喜剧的表演风格,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教师、教法下,在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道路上的不同导向结果,引导大家思考教育的意义、人生的价值,顺便让80后们深深地怀旧一把。
01.《树上有个好地方》的时间选择在90年代。
远远不是当今孩子能够体验过的童年,反而是如今我们这群80后大叔大嫂们的集体回忆。
一开场,教室里孩子们声嘶力竭地吼叫式背诵笔画,就一下子把大胡子带回到当年。
每个孩子面目狰狞,动作夸张,劲头十足,非常贴合当年的状态。
然后,巴王超过同学出现了。
虎头虎脑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坏小子」,天真好奇、淳朴可爱,他正在同学的掩护下聚精会神地盗取娃娃书。
哦,娃娃书,也叫小人书。
我们小学时,很多学校、公园里都会有书摊,上面放着各种,有三国,有水浒,有聊斋、西游、隋唐演义等。
很不幸,巴王超过同学被校长殷神仙抓了个正着。
作为学校里的典型反面教材,果不其然,巴王超过又被Diss。
「如果你这次考试能考两个一百分,我就把图书室的娃娃书全部都给你」
能这么说,显然校长跟燕双鹰一样:「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我赌你考不到2个100分。
就这样,巴王超过同学在学校被学霸嘲笑,被校长鄙视,被老师批评,完了在家里还要面对父亲的蔑视,算是「度日如年」。
终于有一天,那个人还是来了。
由于原班主任生产在即,一位女大学生实习老师来到了学校,名叫粉提。
粉提老师漂亮、温柔、善良,支持孩子,还让巴王超过当上了图书管理员。
在粉提老师的感召之下,「熊孩子」巴王超过的考试成绩不仅从59分提高到了73分,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爱,并在小小的心灵里面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起健康的人格。
02.张忠华是临潼人,所以拍摄地大部分都在临潼雨金街道和高韩村。
所有角色,除了粉提老师,都操着一口陕西话,非常有地域特点,而且显得颇为淳朴。
更重要的是,《树上》基本平衡了写实与浪漫,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了浪漫主义关照,既有纪录片的美学风格,也有着属于导演自己的小情怀。
粉提老师发现巴王超过浑身写满了小抄,拉着他跑到河边洗澡。
此时,河水波光粼粼,粉提老师在近处,巴王超过在远处,由于逆光,能够看到娃的阴影,既柔和,又美丽,衬托出粉提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巴王超过对错误的认识。
当然,这些都是小菜。
整个片子最有心思的神来之笔就在于「垫脚」。
粉提老师男盆友来村里看她。
宿舍中,都是年轻人么,各诉衷肠,保不齐就有些亲密举动。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床底下还藏了个巴王超过。
虽然作为孩子,可能还有些懵懂,但他知道谁关心爱护他,对他好,那自然也要有所回报。
清澈的风铃声中,粉提老师掂起了脚,巴王超过弓着身子,悄无声息地在老师的脚后跟垫上了木块,老师这样就不累了。
虽然心里有着不愉快,但他像一个小小的,合格且暖心的小可爱,默默地付出。
这些都让《树上》在表达童真的同时,完美地解决了「立意」与「立象」问题。
03.作为一部儿童题材的影片,必然躲不开教育这个话题。
至少在《树上》,就深刻反映出了不少内容——教育方式。
搞笑担当,骊山同学
影片没有直接表现出粉提老师代表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殷神仙等传统教育观念的矛盾冲突,即便有,也都掐死在萌芽中,往往通过视觉呈现出来,把决策与判断交给观众。
这么看来,张老师还是「求生欲」很强的,没有把自己的观点置于其中,也就避免了被可能被直白地批评所左右。
比如:
作为一名80后,绝大多数的我们,从小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包括现在的环境也一样,鸡娃、内卷到天边。
那么,以殷神仙、巴王超过他爹这一类的就属于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会用一套固定的模板来衡量娃的好赖。
但凡跟学习无关的东西,那铁定是不能出现的。
抛开学校,家庭教育层面也是如此。
巴王超过他爹,除了批评,就是冷嘲热讽。娃进步了,没有表扬和鼓励,反而是因为「三好学生」奖状问题揪着不放,很难发现娃身上的闪光点。
在这里,我突然觉得似乎在说自己,有时候我对我娃也是这样。
唉,果然同类教育模式下的产物,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方法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对的。
可以说这不是「教育」,只是「管教」。
关注所有外在而形式的东西,完全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成长、心灵建设、人格帮扶上面,统统是缺席的。
那么,如此之下,顽皮又聪慧的巴王超过自然就成为了「熊孩子」。
结局只有2种。
要么,收起「小聪明」,驯化为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宝宝。
要么,放飞自我,彻底成为堕落的「熊孩子」。
前者就是贾红苗这样的「好学生」——成绩优秀,班级楷模,平日里板个脸,动不动还批评教育其他同学。
对这样的娃,张老师也给出了足够的「关照」和讽刺。
所谓贾红苗,都是「假」的,自然真不起来。
所有孩子该有的天真、童趣、顽皮在她身上都没有,反而是被调教到严丝合缝的驯化产物。
那么,相反的教育模式下,粉提老师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
她懂得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发现孩子身上的美、闪光点,并因势利导,包容、鼓励孩子。
更重要的是,她不为成绩论。
在粉提老师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初心与本真。
成绩固然是一方面,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地方。
不过,能把娃培养出健全、健康的人格,也是功德一件,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04.影片结尾,因为一些「内心小烦恼」,粉提老师被从树上的秋千摔落。
巴王超过他爹一怒之下,砍倒了大树,而巴王超过那份纯真的童年净土也随之崩塌。
「树」的意向很直白。
那是一个精神家园的存在,是其内心的最美好和最珍贵的「好地方」。
当粉提老师能够上树的时候,其实,大树和粉提老师已经合二为一。
「好地方」终归是消失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消亡。
它的消失其实也代表了新的成长和人生新的阶段。树桩上的新芽,寓意着重生与希望。
即便是一颗生长在少有人烟的荒野中,它终究也会有自己成材的一天。
正如张老师所言:「我希望告诉孩子们在一片荒凉的沙漠里,一棵歪脖子柳树也能作为风景,也能让人看到希望。我们所有人不该有阶级之分,而只有工种之分,马路工人和工程师一样需要被尊重。所以,我们需要沙漠里的一棵树,需要奋斗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个人」。
2023年,《树上2》也已发布。
从名字上来看,《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致敬了《放牛班的春天》。
王建房成为新的「来者」,作为一名文艺与武力双优的美术老师,为已经初三的巴王超过带来新的可能。
而那颗活跃的种子还在继续生长。
PS:
当看到粉提老师点名的时候,委实吓了我一跳。
我差点就起立,准备双手接卷子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