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是个好人

朝不慵 2025-04-22 15:00:30

罗马教廷的第266任教皇,方济各昨天在88岁的高龄上去世了。对咱们中国人来说,罗马教廷和教皇什么的,都是非常陌生的存在,至少大部分人都不太关注。但在世界范围内,即使是现在,罗马教皇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而已故的这一位方济各,是做得非常好的一位,是一个好人,配得上德高望重这几个字。罗马天主教在他那里,越来越活成了一个好宗教应该有的样子。

方济各是个好人,当上教皇之后,他过得很简朴,以身作则地削减教廷的开支。他不住豪华的宫殿,而是住在简朴的招待所里。出门也不愿意用专车,而是非常亲民地跟其他教士、其他工作人员挤一块。

当上教皇的十几年来,方济各一直热心地为穷人,为难民的利益奔走呼告,一直在呼吁和平。甚至离世前夕,还在惦记着加沙身处险境的难民。他为人宽和,作为教皇,他常常能够理解他人不符合教条的行为,并不呆板。

要是一个人一辈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做善行,我们就必须说他是个好人。要是这个好人恰好身居要位,那我们就必须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可能有人会说,为穷人和难民奔走呼告能有啥用呢?是的,除了从精神层面上,给人们带去一点点安慰和鼓励之外,确实基本没啥用。

但善意始终是善意,前面说“罗马天主教在方济各那里,越来越活成了一个好宗教应该有的样子”,好宗教应该是啥样子呢?我想应该不是让人去迷信去沉迷,不是把教条强加在人们身上,而只是激发人们更多的善意,给困境里的人们更多的安慰和帮助。

等等,我们现代人还会需要宗教这些迷信的东西?不是说一定需要,但有一部分人,确实在有些时候,心里会有这种需求。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永远一帆风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一直坚强如铁,有些时候,我们免不了要碰上一些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难题。在被这些难题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心底盼望冥冥之中能有一个全能的神来帮自己一把。

承载这些情绪需求的,其实就是宗教,就是对妈祖,对各类神灵的信仰……你可以说这样的想法不科学,但不科学的想法,如果能在关键时刻给人们一点鼓励,帮助人们渡过难关,那就非常地科学啦。

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大到一时难以解决,在这些终极难题面前,其实是需要一点点神秘力量的支持和慰藉。

说回罗马天主教,搁几百年前,那是牛得不行。当年罗马统一过欧洲,把天主教传播了出去。后来罗马不行了,碎了一地,不过天主教没碎,依旧牢牢地主导着欧洲上至国王贵族,下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个欧洲的老百姓,都是教皇所代言的上帝的子民。

咱们中国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而在欧洲,教皇就是 “天”。欧洲的国王们,都得由教皇给他们加冕,给他们认证,才具有合法性。1077年,德国的皇帝亨利四世得罪了教皇,只能冒着风雪前往意大利北部,在教皇的宫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得到了原谅。英国的亨利八世想杀掉老婆换一个,那都得得到教皇的点头同意。

教皇所代表的罗马教廷,当年向全欧洲征税,富得流油,川宝看了都得流下羡慕的泪水。那时教皇和教士们以信仰来治天下,但自己手上往往并不那么干净,非常让人讨厌。后来欧洲人实在忍不了了,怒而踢倒了罗马教廷的火锅,杀得血流成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了,资产和权力大规模萎缩,反而越来越变得慈眉善目了。像方济各这样宽厚、和善的教皇,反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世界,并得到人们尊重的。

方济各离世前一天,会见美国副总统万斯。事情赶得挺巧的,见到二十四小时候后,教皇就离世了,国外的网友都在社媒上质问万斯:“你对他干啥了?你说过一次谢谢吗?”

其实都是在表达对最近一些事的愤怒,以及对已故教皇的悼念吧。

0 阅读:0
朝不慵

朝不慵

理解世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