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杨尚昆病逝,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丧事从简,埋在四哥身旁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3-25 10:00:28

新中国一建立,杨尚昆就被毛主席任命为了中央办公厅的头儿。后来,杨尚昆帮毛主席和其他党中央领导处理了许多繁杂的日常工作,直到1988年4月,他被选为了国家主席,一辈子都在为改革开放的事业努力。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身为一位资深革命者,杨尚昆在1998年临终之际,留下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遗愿:他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一切从简,并且能和四哥葬在一起。听到杨尚昆的话,在场的人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纷纷感慨万分。那么,杨尚昆提到的那个四哥到底是谁啊?为啥他想跟四哥埋一块儿呢?他们之间到底有啥故事呢?

【思想启蒙,志同道合】1907年,杨尚昆在四川潼南的双江镇出生了(现在这个地方归重庆管),他在家里兄弟姐妹里是老五,而他的四哥,也就是杨尚述(也叫杨尚达),是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头人之一。杨尚述,大伙儿都叫他杨闇公,“闇”念起来就像“安”一样。他比杨尚昆年长九岁,在家里是老四,所以杨尚昆亲切地叫他四哥,我们平时也都习惯叫他杨闇公了。1920年,22岁的杨闇公从日本学完东西回来后,立马就加入了革命的大队伍。那时候,他还老给杨尚昆讲五四运动啊、北洋政府那些事儿。就在这时,杨尚昆幼小的心灵里慢慢种下了革命思想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之后,在杨闇公的激励下,杨尚昆也成功考入了那时候的国立成都高师,而那时的校长,正是辛亥革命的老前辈吴玉章先生。杨闇公在杨尚昆上学那会儿,有次外出宣传革命,碰巧遇到了比他年长二十岁的吴玉章,两人就这样认识了。聊了一会儿,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都对北洋政府的残暴统治感到非常气愤。就因为这样,杨闇公和吴玉章很快成为了关系很好的朋友。受到杨闇公和吴玉章的启发,杨尚昆在学校里积极参加了学生革命组织,并且读了很多书,像《共产党宣言》和《新青年》这些。那时候,年轻的杨尚昆心气儿高,免不了会因为报纸上的一些看法和杨闇公产生不同意见,甚至拌起嘴来。

每到这个时候,杨闇公就会去找些有关的资料来证实,然后好言好语地劝解杨尚昆。这样做不仅让杨尚昆在思想混乱时不走弯路,还加深了兄弟俩的情谊。另外,作为杨尚昆的四哥,杨闇公不仅在家庭里特别疼爱弟弟的成长,在革命队伍中也是时刻留意着杨尚昆想法上的变化。杨闇公常找吴玉章,让他在学校多关照下杨尚昆,想给杨尚昆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不过,杨尚昆在学校的一次读书活动中,因为热情洋溢地聊起共产主义,结果引来了一些高年级学生的打扰和挑事。

面对对方那盛气凌人的样子,杨尚昆心里一点也不害怕。他迅速在脑子里回想杨闇公以前讲过的革命道理,然后一一反驳对方的错误说法,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连连称赞。没想到对方一下子就被激怒了,竟然打算对杨尚昆动手。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吴玉章听到动静后立马冲了过来,接着他一拍桌子大声责骂,把对方那几个人吓得赶紧推开房门,头也不敢回地慌忙逃走了。后来杨闇公一查才发现,那几个人根本就不是学校里的,而是军阀派来的几个年轻间谍,他们偷偷溜进学校,想找机会捣乱,破坏我们的革命宣传。幸亏吴玉章那天及时赶到,杨尚昆才得以安然无恙。杨闇公认真地告诉杨尚昆说:“五弟,你要是心里打鼓,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四川这么大,搞革命可不是闹着玩的,挺危险的。不过,怎么选还是得看你自己。”

让杨闇公没想到的是,杨尚昆一听就马上说:“四哥,你在外面忙着宣扬革命,那情况可比我危险多了,你都不胆怯,我还有啥好怕的?”听了杨尚昆那番真诚的话,杨闇公心里马上涌起了一股骄傲的感觉。但吴玉章后来悄悄找到杨闇公,让他劝劝杨尚昆,别再掺和革命的事儿了。但是,稍微想了想,杨闇公就态度坚决地说:这是我五弟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作为哥哥已经和他聊过这事了。既然他心意已决,那以后咱们就带着他一块儿宣扬革命思想!”吴玉章听后,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果断地点头表示同意。后来,通过吴玉章的介绍,杨闇公结识了刘伯承。他们三个因为想法相同,很快就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啥都能聊。为了找到拯救国家的方法,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当前的形势,分享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想法。

1924年,国共两党头一回携起手来合作。这下子,一场要打倒北洋政府的大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为了跟上这股大革命的热潮,杨闇公打算在成都搞一个场面壮观的革命宣传大会。然而,军阀杨森虽然是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表,他一开始答应了杨闇公开大会的请求。但大会一开场,杨森就变卦了,硬说杨闇公是在聚众捣乱,想抢他的权力,于是强行打断大会,还逮捕了好几十个参加大会的年轻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杨闇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直接去找杨森讨个说法。幸运的是,杨森那时候正全神贯注于“打造新四川”的计划,他不希望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阻碍自己在四川实施“新政策”。所以,经过杨闇公的一番有理有据的争辩后,他决定把所有被捕的人都释放了。经历了这事儿,杨闇公算是看清了军阀的真面目,这下他更加下定了决心,要把他们的反动统治给推翻。

【齐心协力,同舟共济】1925年,18岁的杨尚昆在成都高师念完书后,就加入了杨闇公带头搞的革命活动。虽然杨闇公非常缺人帮忙,但他觉得杨尚昆和军阀打交道的经验还不够,所以只安排他干点轻松的活儿。杨尚昆对此挺不高兴地说:他可不是来帮杨闇公做副手的,而是要自己带头搞革命。听到杨尚昆的话,杨闇公立马对他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大为赞赏,立马就分配给他一些宣传革命的工作。没想到,刚踏入革命大门的杨尚昆竟然漂漂亮亮地把任务完成了。不过革命路上危机四伏,杨尚昆能把工作做得顺顺当当,全靠战友们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帮忙。虽然每次都能平安度过危险,但事后知道情况的杨闇公心里还是吓得砰砰跳,感到十分后怕。但他明白,是他带着弟弟走上了这条路,为了国家的明天,有些付出是躲不掉的!但杨闇公作为哥哥,还是拼尽全力保护杨尚昆。所以在举办孙中山追悼大会之前,他只给杨尚昆安排了一些比较安全、放心的差事。不过了解杨闇公想法的杨尚昆,不愿意只在背后待着,追悼会那天,他忙忙碌碌地带着大家搞起了革命的事情。

瞧着杨尚昆不停歇的忙活样,杨闇公在台上讲得越发带劲,不一会儿就把大家的革命热情都点燃了。大家情绪高涨,都纷纷指责军阀毫无人性,行为残暴至极。瞧瞧,杨闇公干的这些活儿,确确实实为大革命攒足了人气,还给四川的革命浪潮添了把火。所以,1926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让杨闇公来当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就像是四川省委一样)的第一把手,他得全权管好四川那边国共两党的合作事情。那时候,杨闇公特意给杨尚昆找了个“跑腿传信”的活儿,让他负责记下会议要点和送信。借着干这份差事,杨尚昆的革命工作能力很快就上了一个台阶。可是,因为革命活动越来越激烈,工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险恶,杨闇公就赶紧建议杨尚昆去上海大学,一边念书一边继续投身革命。1926年5月份,杨尚昆在杨闇公的陪伴下,来到了重庆的朝天门港口,打算坐船去上海。

在杨尚昆即将出发的时候,杨闇公眼泪汪汪地抓着他的手不放,反复叮嘱他到了上海务必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多钻研些革命的道理,等再相见时好让他分享自己对共产主义的领悟。听到对方的话,杨尚昆赶紧使劲地点头,眼眶泛红地说:“四哥,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以后多保重,我该走了!”就这样,两兄弟在难舍难分中道了别。望着杨尚昆渐渐消失的身影,杨闇公迟迟没回头,不愿离开。就在这时,长江上猛地吹来一阵大风,浪花被吹得老高,一下子就把杨闇公的鞋子给溅湿了。那一刻,杨闇公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1926年11月,为了协助北伐军,中共中央让杨闇公在重庆组建了一个军事领导团队,他亲自担任头儿。他们的任务是发动四川的沪顺起义,想法子把泸州和顺庆那块的军阀拉到自己这边来。这时候,杨尚昆左等右等都没收到杨闇公的回信,心里既失落又害怕,最终还是踏上了去苏联留学的旅程。可那时候的杨尚昆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眼巴巴地盼着四哥的信,但四哥其实已经永远离开了他!和杨尚昆分开后,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陈毅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紧接着就发起了沪顺起义。起义一开始,他们的队伍很快就攻下了泸州和顺庆这两个地方。

见首战胜利,杨闇公心里特别高兴。可没想到四川的军阀很快就调集大批军队,再次杀回来,对起义军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因为力量悬殊,杨闇公只好让起义军先撤走。可是让杨闇公难过的是,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打下南京那会儿,英美国家的军舰居然说“要保护他们国家的人”,然后大胆地朝南京开炮,想要阻止正在进行的大革命。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也叫“三一八”惨案或“南京事件”)。见到外国势力插手干预,杨闇公气坏了,他决定在3月31号那天,在重庆的打枪坝组织个群众大会,带着大家游行示威,好好谴责下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还有四川那些军阀是怎么欺负咱们老百姓的。没想到四川的军阀刘湘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给蒋介石打电话问该怎么办。蒋介石一听,气得直咬牙,说:“带兵去平定,一个活口也别留!”收到蒋介石的答复,刘湘脸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冷笑。

【兄弟情深,继承遗志】因为杨闇公那时候名声太响,把四川的革命运动搅得热火朝天,所以刘湘想先摸摸杨闇公的底,看看他的立场如何。可刘湘没想到的是,杨闇公对那套威胁加好处的手段根本不为所动,刘湘的恐吓信他压根就没当回事。到了1927年3月31日,杨闇公还是照计划开了大会。那时候,杨闇公站到台上,把刘湘干的坏事一一说了出来,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结果台下面的人全都大声叫好,掌声响个不停。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竟然对在场的无辜百姓下起了毒手。刘湘一挥手,那些藏在会场周围和混进人群里的杀手,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顾忌地向没有武器的老百姓开枪。

随着枪声四起,人群里不时爆发出一波接一波撕心裂肺的哀嚎、呼救和埋怨声。扫射停止后,会场里到处躺着尸体,血像河一样流淌。这就是让所有中国人痛心疾首的重庆“三·三一”大惨案。还好,有大家帮忙,杨闇公赶紧离开了那个地方。但那狠心的军阀不肯放过他,立刻就派人去抓杨闇公,一心想要他的命。尽管杨闇公在行动时万分小心,连外貌都做了伪装,可倒霉的是,在去武汉的路上他还是被抓了,被关在重庆佛图关,由军阀蓝文彬盯着审问。

一开始,敌人想用甜言蜜语诱惑杨闇公,想让他离开共产党,站到军阀那边去。没想到杨闇公一听这话,立马就火了,大声骂道:“你们这些做尽坏事的叛徒,算哪根葱啊!都快没命了,还在这儿瞎嚷嚷什么!”敌人一听,马上撕下了伪装,变得凶狠起来。他们立刻从架子上抓起皮鞭,对着杨闇公就是一顿狠抽。瞧见杨闇公一脸倔强,啥都不肯说,他们立马抄起一块烧得火红的烙铁,狠狠地烙在了他的身上。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严刑拷打,杨闇公疼得好几次都晕了过去,但他从头到尾都没丢掉革命者的那份勇气和原则。敌人拿冷水把他浇醒,然后凶巴巴地警告他:“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放弃革命跟我们混,不然今天你就完蛋了!你就不怕掉脑袋吗?”杨闇公捂着伤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说:“你们顶多能要了我的脑袋,但休想让我放弃革命的信念和决心!头掉了碗大个疤,志气我可不会丢!”见拉拢不成,军阀动了杀心,打算解决掉杨闇公。就这样,在1927年4月6日,年仅29岁的杨闇公被残忍杀害。那时候,在苏联学习的杨尚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难过极了,忍不住在大家面前放声大哭起来。

后来,杨尚昆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不由自主地想起和四哥杨闇公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把拳头攥得紧紧的,努力不让泪水再次流下来。不过因为实在太想念杨闇公了,他到最后眼泪忍不住哗哗直流。但杨尚昆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相反,他把悲伤转化成了动力,时刻拿杨闇公作为自己的榜样,鼓舞着自己继续革命。在之后的共产主义征程中,杨尚昆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勇敢的品质,为党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一建立,杨尚昆就被毛主席任命为了中央办公厅的头儿。后来,杨尚昆替毛主席和其他党中央领导分担了许多繁杂的日常工作,并且在1988年4月成为了国家主席,他把一辈子都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大业中。可没想到的是,杨尚昆这位老革命家,在1998年快不行的时候,留下了一个特别简单的遗愿:他希望能简简单单办丧事,跟四哥葬在一起。听到这话,在场的人一下子就懂了他的心思,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心里头感动得不行。现在瞧瞧,重庆潼南区的杨尚昆陵园,就在那儿,离杨闇公烈士陵园直线走过去大概500米远。这既体现了杨尚昆心里一直挂念着四哥杨闇公,也反映了他们兄弟俩在革命道路上结下的深厚情谊。

【结语:】说起杨闇公这辈子,时间不长但却活得特别精彩。在党的初创时期,他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为推动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党史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特别是对四川党的历史而言,杨闇公做出的贡献和成就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价值,不可忽视。而且,说到杨闇公和杨尚昆两兄弟,他们之间的感情真是既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又鼓舞人心,是一段传颂的好故事。说白了,杨尚昆选择回老家安葬,就是想一直陪在他特别敬重又总是想念的四哥杨闇公身旁。

现在看来,这份感情已经不只是兄弟情谊和革命友谊那么简单了,它也提醒着我们:得好好珍惜和家人共度的每一天,毕竟,真挚的情感虽然能长存心中,但一生中能真正体会到的也就那么一回。

0 阅读:0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