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北京饭店扩建,汪东兴发现大问题及时上报,周总理:立刻停工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3-25 09:58:52

1973年,中国重新拿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后,外交关系慢慢好转,参与国际上的外交活动也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来我们国家访问的外国朋友变多了,导致以前建的宾馆变得紧张起来,装不下这么多客人了。接着,北京饭店向国务院递交了希望扩大饭店规模的请求。

这个请求很快就传到了主管外交的周恩来总理耳朵里,他下令后,建筑专家张镈接手了为北京饭店东楼扩建做设计方案的任务。不过,就在北京饭店扩建工程快收尾的时候,汪东兴发现了点儿不对劲儿,他赶紧往上报,上面很快就让先停下,说要重新整改......为啥快建好的北京饭店突然要停下来不建了?是哪儿不对劲了吗?

【李先念提出增高北京饭店】张镈得知要负责设计北京饭店东楼时,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长久以来都有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北京饭店能融入咱们中国的建筑特色。早先的北京饭店东楼和中楼,是由法国的一位建筑师打造的,满满的都是西方古老的味道。张镈觉得,北京那些招待外国朋友的饭店,外表上不应该去追求西方的样子,而应该好好展现咱们中国的建筑特色。所以,他尽管身体已经不舒服了,但还是坚持设计了20个方案,提交给国务院来选择。周总理仔细对比了20套方案后,觉得第20号方案的设计更符合咱们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风格。

接着,他从文件堆里翻出了第20号方案,递给了管理北京八大饭店的相关部门,让他们好好琢磨和检查一下这个计划,确保没问题后再动手做个模型出来。不过,等有关部门把模型建好后,那时候的李先念副总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之前,李先念同志仔细看了看20号方案的模型,发现北京饭店东楼只设计了14层,高度才50米,他觉得这样的设计太占北京市中心的地方了,有点可惜。所以他说,北京的土地很宝贵,用掉一块就少了一块能种菜的地方,得好好利用这些土地,如果条件允许,就把房子建得高一些。另外,李先念同志对北京饭店有个具体的想法,他希望饭店能往高处建,多增加几层用来当客房。掌握着财政大权的李先念,从钱袋子方面考虑本是理所当然,可他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给了一位年轻建筑师可乘之机,差点儿让中南海的安全亮起红灯......这些年轻建筑师本就觉得张镈的设计太过时、太保守了,所以当李先念提出意见时,他们立刻就表示赞同,把原来的20号方案给废弃了,不再考虑张镈的设计,转而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高楼方案。看着那些年轻建筑师的做法,张镈心里头真是有说不出的苦,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们说明最初设计的想法,还特地提到了北京对天安门周边建筑的规划要求,就是不能在那儿盖高楼。

不过,张镈费了好大劲劝说,却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在那个特别的时候,年轻建筑师都把张镈看作是过时的建筑师,根本不理睬他的看法。经过一番反复的沟通,加上李先念同志的点头同意,张镈最后让步了,决定把北京饭店东楼的高度定在100.25米。1973年春天,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开始动工了,这件事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特别指派北京市建工局的局长伍子玉来现场负责。工人们满怀为国家添砖加瓦的热情,不辞辛劳地日夜赶工。国庆假期结束后,那家饭店已经盖到了14层楼那么高。可就在这个时候,张镈猛然间发现了一个超级大麻烦......

【汪东兴发现饭店隐藏危险】说来也怪,国庆节假期一结束,施工那会儿,有个当地的工人跟张镈闲聊时提起:这新东楼哪儿景色最美?那肯定是西边没错,天晴或者雨后,往远了能瞧见西山连绵起伏,往近了能看见故宫巍峨耸立。不过,这么一句随便聊聊的话,却让张镈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因为在那西山和故宫的中间,藏着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中央领导们住的中南海……发现这事儿以后,张镈心里就像被塞了块大石头,憋得他难受极了。不过,设计方案是由上面领导审批定的,我自己没办法去改动它。张镈就跟北京饭店管事儿的人说,把正在装修的东楼西边那块儿的窗户玻璃,全都换成带花纹的或者是不透明的磨砂玻璃,还有啊,那边儿先别安排外国客人住。

不过就算已经有了这个解决办法,张镈心里还是挺担心的,因为他以前听说过,守卫中南海的汪东兴同志对周边楼房的高度特别上心,就连五层楼那么高的建筑,他都会派人去仔细检查,更别提现在已经有十四层楼高的北京饭店了。结果跟张镈预想的一样,汪东兴在中南海溜达时,老远就瞅见了北京饭店正在盖呢。这让他一下子警觉起来,因为他竟然能清楚地看到那边人们忙碌的样子,要是那边有人用了高倍望远镜,自己这边的一点点动作不就都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了吗?汪东兴一直负责中央的安保任务,从来不敢放松警惕,所以一发现问题就马上向周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听到这事儿,吓了一跳,马上吩咐中央警卫团的政委杨德中,让他赶紧去北京饭店的施工地点,告诉他们马上停止施工!

【周总理商议规划饭店施工】杨德中一行人踏进施工场地的时候,张镈心里顿时明白了这事儿可不简单。不过,杨德中并没有对工程提出批评,他只是转达了周总理的话,说总理晚上看到了工地上亮着的灯光。觉得新东楼建得快要跟中南海比肩了,得赶紧叫停施工才行。见张镈他们还是很慌张,杨德中便去找了工程项目的头儿,告诉他们自己是周总理派来问问情况的,让大家别那么害怕,一起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接着,杨德中带头开了一场关于新东楼的临时会议。会上,建筑专家和工程师们各抒己见,但讨论来讨论去没啥实际成果,还有人脑洞大开,提议说要把故宫午门再加高,好用来挡挡视线。可是,当这个计划提交给周总理审阅时,他很快就否定了,强调方案得遵循两大基本要求。

首先得记住,千万别损坏那些文物;其次呢,可别干出那种“此地无银,偏偏又自掘坑埋银牌”的傻事来!总理也发觉,那种大家七嘴八舌的会议根本想不出好办法,得找专家来一起商量才行。10月29号,总理让杨德中去请张镈,还有设计过人民大会堂的万里和赵鹏飞,一起到北京饭店的工地现场看看,希望能听听他们三位专家的建议。看过饭店的整体布局和楼层后,万里说出了自己的点子:总理觉得不妥,所以就决定把原本打算建的接见厅、宴会厅和其他设施都挪到现在的位置,这样既省钱,也不用浪费已经做好的东西。听到这番话,杨德中立马表示不同意,他觉得万里的这个想法似乎是有点冲动了,没怎么考虑周全。他刚才瞧了瞧,发现只要饭店有10层楼高,就能瞅见中南海的上半部分,而要是楼层再高点,那中南海里面的景色就全都尽收眼底了。现在北京饭店一共有14层楼高,如果把接待厅设在这儿,外宾很可能就会忍不住眺望中南海了。

因此,杨德中考虑要把已经盖好的那几层楼拆掉几层,但这么做肯定会花钱,而且其他人也都不赞同这个主意。看到两个人意见不合,张镈想到,要是盖到15楼,从地板上就能眺望到毛主席的书房。于是,他就让杨德中去跟周总理说说他的想法,建议大楼就建到15层高。至于10楼及以上的楼层,可以用来做别的,不公开给人参观。周总理赞同了这个想法,可却让设计院的专家们犯了难,他们都跟张镈说,要是在14楼装上顶部,那整栋楼的外观可就不好看了。眼看着这次会议即将毫无成果地结束,张镈心里特别沮丧,他一直梦想着重新设计北京饭店,可眼下这事儿却乱成了一锅粥。不过,就在他因为不顺心事儿犯愁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说周总理要见见主要的设计师。

【张镈重新设计北京饭店】晚上十二点,张镈和万里、赵鹏程一块儿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的西边大厅。一迈进大厅的门,他就瞧见周总理已经早早地在那儿等着了。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说抱歉,周总理就已经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张镈同志,人民大会堂建好后,咱们差不多有14年没见了吧。”张镈也关心地问了问总理身体咋样,俩人聊了几句家常后,周总理就让张镈说说新东楼改造碰到的难题。张镈把工友们提到的既好看又省钱的问题,一一跟总理讲了一遍,并说这事儿还得再琢磨琢磨。周总理瞧了瞧新东楼的模型样品,说道:“上了10层楼就能瞅见中南海,这让我心里挺不踏实的。”琢磨这事已经有一个礼拜了,他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后来,总理采纳了张镈早先的想法,说要把10间以上的屋子另作他用,不向公众开放。周总理想知道,对于朝西的窗户,张镈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想法可以分享一下。关于这个,张镈提议把所有朝西的窗户都换成结实的遮阳墙,外表上还是做成窗户的样子。周总理对这点表示了赞同,接着张镈又一次说起,楼如果盖到14层会影响整体看起来的美感。

周总理沉思片刻后说:“造大屋顶成本太高,咱们做个小点的斜坡顶怎么样?这样既方便排水,人也爬不上去。”谈完新东楼的事情后,时间悄悄溜走到了凌晨2点45分,周总理跟那三个人握了握手,告诉他们早点回去睡觉。三天后,张镈拿着修改后的新东楼设计图,到人民大会堂去向周总理做情况说明。周总理对张镈他们的设计挺高兴,他们按照规划,给新东楼的西边加上了门窗遮挡,还打算在西华门那里建个屏风楼,挡住往西看的视线。为了更准确地决定建屏风楼的地点,周总理在11月4日特地带着张镈等人,上了平时不开放的西华门城楼去查看。当一行人走到西南角的楼阁时,张镈留意到这个地点正对着北京饭店新建的那栋东楼,他立刻就跟周总理汇报了这事儿。在这儿建一座26.7米高的遮挡楼,就能挡住从新东楼看向中南海的视线。总理微微颔首,嘱咐他们,在西华门西边可以多建些房屋,但样式得和故宫搭个配,还有啊,那些朝西的房子窗户就做成不透光的。这样一来,北京饭店的设计规划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张镈根据周总理的指导方针,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北京饭店的设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有了周总理的力挺和帮助,张镈这次设计的房子没人再插手,他很快就给总理交上了最新的图纸,并且很快就获得了批准。施工重启后,周总理经常亲自到工地看看进展,问候工人们,到了1974年,经过张镈的新设计,北京饭店扩建工程顺利完成。

【结语】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张镈重新打造的北京饭店,建造时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不过,最终的效果相当惊人,它的样子特别壮观有派头,完全摆脱了法国设计师那种传统的西洋风格,重新展现出了融合中国元素的新面貌。后来,北京饭店慢慢变成了北京城里现代化和国际化结合的一个标志,是外地游客来北京时最愿意住的地方。

自打改革开放以后,北京饭店还一直是举办重大外交活动和会议的首选之地。所以,对北京人来说,这家饭店不光是个高档住宿的地方,还带有特别的政治意义,它一路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时代的不同变化。2006年12月17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饭店被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总部酒店,同时也是奥运期间国际奥委会的总部和运作中心。现在,这家拥有1000间时髦客房的北京饭店,已经历了多次的扩建和翻新,慢慢成长为一个完备的商务型高档酒店。不过,它还是保持着那个年代的老样子,就像那时候的老一辈人一样,默默地看着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一步步成长壮大!

0 阅读:16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