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一隆常德会战与国民政府军的辉煌战果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2-14 15:03:41

1943年,全球战火纷飞,中国抗战正处于危急关头。太平洋战场形势动荡,美军逐渐增强,而日军则连连失利。那年7月7日,《中央日报》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社论,阐述了我国对战争的深刻认识——这是一场关乎善恶是非、公理与强权的斗争。蒋介石对形势的判断是,1943年将成为决定世界战局的关键年份。他展望了战后的世界,包括日本无条件投降、人类解放、联合国军事机构的设立以及战后国际和平组织的建立。这些愿景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期盼,也反映了全世界热爱和平与自由人士的共同心声。

到了关键时期,日军为改变不利局面,在中国战场发起了常德之战。这次战斗,不只是军事力量的对决,也是双方意志和策略的对抗。当时太平洋战场形势逐渐清晰,美军控制了海洋,日本势力逐渐缩小,关键海上补给线被切断。面对太平洋战场压力,日军不得不将驻华主力师团南调,同时在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他们在华北对中共军队实施大规模“扫荡”,同时在华中、华南集结兵力,发起了常德会战,意图提升士气,扭转局势。为这场战役,日军倾尽全力,动用了约10万士兵和253架飞机,其中包括武汉地区的伪军。特别要指出的是,日军需要依靠傀儡政权的军队来补充兵力,这一情况本身也显示出他们兵力不足的困境。对比之下,在第六战区,国民政府军部署了四个集团军加上江防军,总人数大约20万。他们还拥有大约200架飞机,其中包括中美合作组建的战机。尽管飞机数比日军少一些,但国民政府军掌控着主要战场,地理上更占先机,因此在空中作战方面反而有更多优势。国民政府军制定了详尽的战斗方案,计划把日军引到沅江两岸,然后集结强大兵力将其包围消灭。依据此计划,第十、二十六、二十九集团军将在华容、宜昌西部和当阳西北等地抵挡日军,减少其战斗力;第七十四军守卫湖南常德,抵挡日军正面进攻;第十八军作为机动部队,寻找机会消灭敌人。11月2日,日军在华容与松滋间发动攻击,与国民政府军正面交锋。尽管一度占领南县、公安等地,但第十集团军展开反击,加上连续大雨引发的洪水,这些因素都阻挡了日军的进攻,未能实现其目标。11日,日军发起猛烈攻击并派飞机轰炸,连续几天战斗后,陆续拿下了津市、澧县、石门等地方。面对日军进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修改了作战策略,计划将日军引到常德附近进行包围并消灭。

国民政府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被派往常德,第一○○军的主力设在桃源西北,旨在阻止和攻击日军;第十八军从三斗坪向南移动,对日军后方形成压力。到了24日,日军在常德郊区形成包围,与坚守阵地的第五十七师激烈交战。然而战局迅速转变。到了26日,国民政府军多路部队成功将常德和桃源的日军包围,并且包围圈在不断减小。27日,国民政府军攻回桃源,击溃众多日军。30日,第十军收回了常德南部的德山和南驿,同时肃清了沅江南岸的残余敌人。日军为了改变战局,不惜代价,用飞机和炮火猛攻常德城,还投放了毒气。整个常德城被大火吞噬。第五十七师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与日军进行了激烈战斗,战斗从城外蔓延到城内。面对人数劣势,第五十七师依然坚定防守,最终仅余下500多人。到了12月初,日军攻占常德,余程万带领两百多士兵成功突围。现在城外国民政府军的攻击越来越激烈,把城里的日军紧紧围住。到了8号,国民政府军成功拿回常德,日军全面败退,慌忙逃跑。11月30日,在常德城东北,第五十七师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中、美空军交替支援,对日军飞机进行猛烈打击。夜幕降临,街巷战斗愈发激烈,日军尸体横陈。同时,中国军队在外围也展开猛攻。

在常德以南的沅江南岸,中国军队于30日收复德山,并攻占了南岸的车站。在空军的掩护下,1日,青天白日旗再次飘扬在德山和南岸车站上空。常德城上空的青天白日旗也依然迎风飘扬。从常德向西北两个方向,中国军队突破了日军的防线,于30日晚抵达临澧城郊外,并发动猛攻,城内燃起了熊熊大火。日军退却,中国军队紧追。在常德周边的漆家河、长岭岗、河洑三角地带,我军借美军飞机支援,对其发起多面攻击,击溃敌众。在常德会战里,中美空军一共出击216回,派出了1467架次战机和280架次轰炸机,主要职责是保护我军陆军。他们成功击毁敌机25架,造成19架受损,并摧毁了12架地面敌机。中美空军联合,对台湾和海南岛发动大规模空袭,还攻击了日军东南沿海的航运,显示日军难以确保其空军基地和海上补给线的安全。中国空军以恩施、芷江、衡阳、梁山等为基地,出动约200架轰炸机和攻击机,共进行了261次行动。现在中国空军的飞机比日军的好。陆军在空军支援下对日军进行了强烈进攻,结果日军伤亡超过4万人。常德会战中,国民政府军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胜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日军虽然占领了常德和桃源等地,但战线拉得过长,补给出现困难,无法长期保持对广大区域的控制。二是国民政府军士气高涨,信心十足,反观日军,其进攻意志减弱,即便暂时占领常德,最终还是被中国军队在周边地区包围并击败。第三,日军只打内部战,但国民政府军守中有攻,计划和指挥做得很好,把所有兵力都用上了。第四,国民政府军的情报工作很准很细密,这帮助它在远距离作战中占了上风。最后,中国空军有效打击,严重削弱了日军的补给和通讯。

常德会战获胜,这之后国民政府军再接再厉,又赢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的重大胜利。同时,在湖北西部,国民政府军还连连取得不少小范围的胜利。1943年11月25日,国军攻克当阳城,历经三天夜战,击毙日军超过800人,彻底清除了余敌。同时,另一支部队夺取了城外机场,击毁日军飞机两架,破坏了多个仓库和兵营,并收集了丰富的军需物资。国民政府军在宜昌一带28日发起攻势,攻入龙泉铺,击毙日军300多。同时,另一部攻击宜昌东北的东山寺等地,焚毁日军多个仓库。当晚,部队突袭荆门北关,与日军激战,造成日军重大损失,还炸毁了弹药库。这些战斗显示,国民政府军着力摧毁日军机场上的飞机。进攻开始后,国民政府军精心策划并充分准备,连续获得重大战果。尽管战斗非常激烈,国民政府军依然镇定自若,成功夺取了胜利。但是,连续的胜利让国民政府放松了警惕,低估了日军的实力,这为后来在日军发起的“一号作战”中的大败埋下了隐患。常德会战的胜利,无疑是抗战历程中的亮点,它不仅重创了日军的傲慢态度,也极大地提升了国人对抗战的信念。然而,尽管我们取得了胜利,也显现出一些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虽然胜利是关键,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预见潜在风险,这样才能确保最终在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