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军主力,新四军与八路军三个师的兵力及战果对比排名如何?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2-11 17:18:55

战火纷飞,抗日烽火遍及祖国各地。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关键战役中,由共产党指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犹如两把锋利的剑,直插敌人心脏。他们英勇战斗,为民族解放事业树立了永恒的丰碑。但关于这两支英勇部队在抗战初期力量对比,以及他们在八年抗战中的成长变化,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揭开历史面纱,对比研究八路军三个师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实力,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两支军队的辉煌历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重新携手。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并肩对抗日军。八路军包括115师、120师和129师,这三个师源自原来的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新四军是由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的。刚开始抗战时,这些部队人数和装备都不多,但他们决心战斗,精神十分坚定。

1937抗战起至1938年初,八路军三个师的兵力有所区别。115师人数最多,有1.55万人,包括两个旅、四个团和一个独立团。120师人数稍少,有1.4万人,和之前一样,也分成了两个旅和四个团。因为西路军之前损失较大,129师人数最少,仅1.3万人,但依然维持了两个旅和四个团的编制。新四军有1.03万人,下设四个支队和八个团,数量不如八路军的每个师。这表明在抗战早期,八路军的三个师的兵力都比新四军多。

军队实力不光看人数,领导团队也很关键。八路军三个师的领导层很厉害,出了六个共和国元帅,比如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聂荣臻和徐向前。另外,五位正副师长和一位政治部主任,都是我军历史上著名将领。新四军的领导层也很强大,首任军长叶挺和继任的陈毅都是元帅,两位政委项英和刘少奇也均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这表明,在领导力量上,八路军和新四军实力相当。在中间层军官中,八路军三个师的旅长和团长很多后来成了开国的大将和上将,比如115师的林彪和聂荣臻,120师的贺龙和关向应,129师的刘伯承和邓小平等。新四军的支队干部很多也是后来的开国大将,比如叶挺、项英、张云逸、陈毅等,他们的职位还略高于八路军的旅级军官。但是,因为之前的三年游击战很艰苦,消耗很大,新四军在团级以下军官的人数非常少,这影响了他们战斗力的增强。

因新四军干部不足,八路军从内部挑选了多位杰出干部支援新四军。这包括新四军的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第二支队司令员徐海东等高层将领,还有王必成、陶勇等众多优秀团级干部。另外,在黄克诚的带领下,八路军第五纵队也加入了新四军,使新四军的实力得到加强。抗日战争的火焰锻炼了新四军,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八年激战,新四军不仅战斗经验大增,人数也大幅增加。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战果丰硕。115师消灭日伪军约40万,创立了山东和苏北两大根据地,武装力量达59万。

120师击败了大约12万日伪军,自己有4.5万兵力。129师消灭了约42万日伪军,兵力接近30万。新四军同样击溃了大约43万日伪军,兵力有31万。对比来看,新四军在抗战中发展迅猛。歼敌数和115师、129师持平,有的还超过了120师。其军力跟129师差不多,比120师多,只比115师少。新四军在抗击日本侵略时表现突出,这为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它壮大打下了牢固基础。

抗战烽火中,八路军和新四军历经考验,为民族解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在前线上有效牵制了日军,在敌后则建立起广大基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到关键作用。抗战时期,新四军迅速壮大,引人注目。后来它成长为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跻身我军四大主力之列,彰显了其在抗战中的杰出贡献和雄厚实力。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深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和新四军英勇斗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辉煌成就,将长久地烙印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