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没错,花粉过敏又双叒叕来了!
花粉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风媒植物花粉的过度反应,表现为打喷嚏、鼻塞、眼痒、流泪等症状。
我国春季花粉高峰期从3月持续至5月中旬,花粉过敏主要致敏元凶是柏树、法国梧桐、白蜡树、杨树、柳树等风媒植物的花粉。这些植物看似“低调”,但花粉量极大,随风可飘散数公里,很容易被我们吸入体内,引发过敏反应,堪称“隐形过敏炸弹”。
花粉过敏可不是小问题,它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近35%的人口,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在我国,花粉过敏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北京地区约有1/4~1/3的呼吸道疾病是由花粉引起的。
打喷嚏≠感冒很多人一到春季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以为自己感冒了,其实这很可能是花粉过敏在作祟!花粉过敏和感冒虽然症状有些相似,但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重要提醒:若出现持续性咳嗽、喘息、全身泛红疹甚至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这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或哮喘发作,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防护“四部曲”:阻断花粉入侵预防花粉过敏,关键在于减少与花粉的接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护措施:
1、减少外出
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段时间。
关注花粉浓度预报,避免在花粉高发时段外出。
2、外出武装到“毛孔”
外出时佩戴口罩、帽子、护目镜等,减少皮肤暴露。
衣物尽量选择长袖长裤+光滑面料(减少花粉附着),回家前在门外拍打衣物。
使用花粉阻隔剂涂抹鼻腔,形成物理屏障,可以阻挡花粉进入鼻腔。
3、居家打造“无花粉堡垒”
回家后及时更换干净衣物,冲洗鼻腔,清洗面部及其他皮肤暴露部位。
家里要定期清洁床单、被褥、窗帘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要注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5点,选择清晨/雨后开窗。
4、避雷高危区域
少去柏树/梧桐密集的公园、郊外林区、正在修剪绿化的路段。
警惕杨柳飞絮期(4-5月),飞絮携带花粉且易引发二次过敏。
科学治疗:别让过敏“年年复发”如果已经出现花粉过敏症状,也不用过于担心,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直接缓解鼻黏膜炎症。可以减轻鼻黏膜的过敏性炎症。
2、免疫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也就是脱敏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原理是通过舌下含服或注射过敏原提取物,逐步让身体“脱敏”,疗程一般持续3-5年,尤其适合儿童和重度患者。
除了以上提到的防护和治疗措施,日常护理也很重要。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免疫力。
花粉过敏虽然恼人,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防护和治疗,就能轻松应对。记住,打喷嚏≠感冒!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不要盲目用药,及时就医才是关键。
参考资料
[1]王丽,朱丽珍,沈效东,等.花粉过敏的研究现状与应对措施[J].现代园艺, 2025, 48(1):31-36.DOI:10.3969/j.issn.1006-4958.2025.01.010.
[2]闵芳.如何平稳度过花粉季[J].生命与灾害, 2024(3):34-35.
[3]张灵爽.春季花粉过敏如何应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3-25(010).DOI:10.38281/n.cnki.nyyys.2024.0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