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传奇(一)

爱爱历史 2024-12-19 03:47:01

>>楚庄王,又称臧王,芈姓,熊氏,名旅,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话说商朝末年,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杰出的巫师鬻熊率部落协助姬昌起兵灭商,并成为首席火师,即以守火堆祭祀为职责。周成王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时,把鬻熊的曾孙熊绎封到其先祖的地盘上,也就是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因鬻熊之妻妣厉生熊丽时剖腹产而死,巫师就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故后人称自己的国家为“楚”。楚国历代国君筚路蓝缕。楚国发展到第六代国君熊渠的时候,先后打赢了庸国、扬越和鄂国,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了江汉平原,其见西周王室衰微,自己还不受待见,甚至被排除在华夏正统之外,就封三个儿子为王。又过了近二百年,到第二十代国君熊通时,其采取铁腕政策,又灭掉了权国,致蛮夷部族皆驯服于楚。在熊通要求周天子提升爵位而“未允”的情况下,其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此时,楚国是春秋诸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然而,周惠王只是授楚武王为南方夷越之长。

楚国“历代有名王”,故而能够长期保持强大并且最后才被秦国所灭亡。

楚庄王就是一位“名王”。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年龄不足二十岁的熊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即位之时正值晋国因晋文公去世而霸业中衰,以致无力外顾;楚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最重要的是爆发了公子燮和斗子仪的叛乱。

公子燮是楚庄王的叔叔,斗子仪则是若敖氏家族的,两人是楚庄王的师傅。当时,公子燮和斗子仪趁令尹成嘉和重臣潘崇出师讨伐叛楚的群舒之机宣布郢都戒严,当成嘉和潘崇回师时,公子燮和斗子仪挟持楚庄王外逃,两人途经庐地时被庐大夫戢梨所诱杀,楚庄王得以获救,重返郢都。

从此,楚庄王整天饮酒作乐,骑马打猎,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甚至还下旨不让群臣进谏。更恶劣的是,楚国的附庸国蔡国遭到晋国突袭时,楚庄王视而不见。

楚国很多忠心耿耿的臣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的只能和楚庄王一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如此,楚国国力江河日下,周边国家虎视眈眈,连已经臣服楚国的小国也开始蠢蠢欲动。

其实,楚庄王是洞若观火。楚庄王清楚地认识到,楚国最严重的内部问题就是若敖氏的专权,强大且庞大的若敖氏家族在五任楚王时期就产生了八位令尹,也就是宰相,大有尾大不掉之势。楚庄王实行韬光养晦之策实在是迫不得已,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

楚庄王没有出手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其需要暗中观察动态,需要甄别忠直之臣,也需要寻找机会打压若敖氏家族。

楚庄王即位第三年,其仍然没有发布一项政令。一天,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拥越女,尽情享受着钟鼓歌舞之乐。主管军政军赋的右司马伍举冒着杀头的危险问楚庄王: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便顺着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到了,它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就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高兴兴地退了出来。

这就是“一鸣惊人”典故的由来。

在三年时间里,楚庄王除了发现忠直之臣伍举、苏从,还发现了极具军事才能的庐戢梨以及蒍贾、孙叔敖父子;此外还重用了上百名贤臣,大多是三年内劝谏其远离酒色、奋发图强的。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蛰伏三年后,平百蛮,灭上庸,打响了称霸的第一战。

当年,楚国发生严重饥荒,戎人乘机侵扰楚国西南的阜山等四地;庸国国君统率附近的蛮族各部叛楚;麇国国君也联合濮族各部伺机攻楚。楚国似乎摇摇欲坠。

面对如此严重外患,若敖氏家族建议逃亡阪高。楚庄王知道那是死路一条,难道那些势力不会追击吗?司马蒍贾坚决反对迁都计划,其认为只要猛击实力较强的庸国,就可以瓦解反楚集团。楚国君臣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楚军出师半月,濮族各部慑于楚军之威各自散归。庐戢梨率一部进击庸军,在方城被庸军击败;其将计就计,七战皆退,庸军遂放松守备。此时楚庄王已向秦、巴借来援兵。之后,楚庄王率主力兵分两路对庸都发起猛攻。疏于防备的庸国无力抵御楚军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势,遂亡于楚。

0 阅读:2
爱爱历史

爱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