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钟爱“大洋马”,抛弃后十万买断二人关系,告诫不得入风尘

星红岁月本人 2025-02-06 10:49:45

《——【·前言·】——》

1931年,一份十万大洋的协议,终结了张学良与白俄美人谷瑞玉的婚姻。

从舞厅相遇,到少帅夫人,再到一纸禁令不得重返风尘,这段跨国情缘,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谷瑞玉的身世

1917年的深秋,圣彼得堡城内枪声四起,谷瑞玉站在府邸窗前,看着街道上的暴乱场面。

作为沙俄将军的女儿,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小姐,老爷让您立刻收拾行装。"女仆匆忙跑进房间,声音里带着惊慌。

十月革命的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俄罗斯,贵族们纷纷逃离。

谷瑞玉一家连夜离开圣彼得堡,辗转数月才到达天津法租界,这里是那个年代的"远东巴黎",汇聚了无数像谷瑞玉一样的白俄贵族。

逃难的生活并不好过,家里带出来的财物很快就花光了,谷瑞玉不得不找个谋生的出路,一位白俄友人,向她推荐了奥林匹克舞厅。

"这里是天津最高档的舞厅,客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友人说,"以你的家世和教养,一定能得到重用。"

踏入舞厅的第一天,谷瑞玉就引起了轰动。

她不同于一般的舞女,举手投足间透着欧洲贵族的优雅。精通俄语、法语和英语的她,很快就成了舞厅里最受欢迎的舞伴。

"听说她是俄国将军的女儿。"客人们私下议论。"难怪这么有气质,跳起舞来像个真正的公主。"

在舞厅工作期间,不少达官显贵都想追求谷瑞玉。但她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即便沦落风尘,她也没忘记自己的身份。

张学良初见

1924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奥林匹克舞厅格外热闹。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郭松龄的陪同下来到这里。

"少帅,您一定要看看那位谷小姐。"郭松龄指着舞池中央说,"她可不是普通的舞女,是正经的俄国贵族。"

张学良顺着郭松龄手指的方向望去。

舞池中央,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女子正在起舞,皮肤白皙如雪,整个人仿佛在发光。

"这位谷小姐气质不凡。"郭松龄继续介绍,"会说三国语言,待人接物也很得体。在天津上流圈子里很有名气。"

张学良看得入了神,谷瑞玉的每个动作都那么优雅,完全不像是在舞厅工作的女子,她的眼神清澈,笑容端庄,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当晚,张学良就让人送去了邀请函,约谷瑞玉第二天共进晚餐,让他意外的是,谷瑞玉婉言谢绝了。

"少帅别着急。"郭松龄笑着说,"谷小姐一向很注重分寸,这样的女子,更值得用心追求。"

此后,张学良经常出现在奥林匹克舞厅,每次来都会请谷瑞玉跳舞,从不越矩,渐渐地,谷瑞玉对这位年轻的少帅,也有了不同的感觉。

有一次跳舞时,张学良轻声问:"为什么总是拒绝我的邀请?"

谷瑞玉优雅一笑:"少帅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张学良认真地说:"在我眼里,你就是那个俄国将军的女儿,是位真正的贵族小姐。"

这句话触动了谷瑞玉的心。她第一次感受到,有人真正尊重她的出身和身份。

就这样,张学良用真诚打动了谷瑞玉,在郭松龄的引荐和见证下,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舞厅里,所有人都看得出,少帅是真心喜欢这位白俄美人。

第二天,张学良就派人给奥林匹克舞厅的经理,送去一份厚礼,请他多多关照谷瑞玉,经理马上明白了少帅的心意,特意给谷瑞玉安排了更好的待遇。

"少帅对您很有意思。"经理对谷瑞玉说,"您也看到了,他不像别的公子哥儿那样轻浮。"

谷瑞玉确实感受到了张学良的不同。

他每次来都穿得很正式,举止得体,从不趁机占她便宜,更让她感动的是,张学良会用生涩的俄语跟她说话。

"您是怎么学会的?"谷瑞玉问。

"找了个俄语老师。"张学良笑着说,"想跟你多聊聊天。"

一个月后,张学良在法租界买下一座洋房,让人精心装饰好。他请郭松龄陪同,正式邀请谷瑞玉共进晚餐。

这是谷瑞玉第一次踏入张学良为她准备的住所,餐桌上摆着她最爱的俄式菜肴,墙上挂着圣彼得堡的油画。

"这些都是我托人从国外买来的。"张学良说,"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家的味道。"

席间,郭松龄充当着两人的见证人,对谷瑞玉说:"少帅是真心待你,不然也不会这么用心。"

谷瑞玉被张学良的诚意打动了,这顿晚餐之后,她答应了张学良的追求,张学良立刻送来一串珍珠项链,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定情信物。

相恋岁月

谷瑞玉不再出现在舞厅。张学良给她安排了私人教师,教她中国的礼仪文化。

天津上流社会很快就传开了消息:少帅有了一位白俄夫人。

起初有人不以为然,见过谷瑞玉的人都说:"这位夫人不简单,举止得体,谈吐优雅,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张学良也经常带着谷瑞玉,出席各种社交场合。

每次谷瑞玉都穿着得体的旗袍,把中西方的优雅完美融合,她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郭松龄看在眼里,也为两人感到高兴。他对张学良说:"谷小姐确实难得,既有贵族气质,又懂得进退分寸。"

这段时期是谷瑞玉快乐的日子,找回了往日的尊严,更得到了真挚的爱情。

张学良对谷瑞玉极尽宠爱,在法租界置办了一座带花园的洋房,专门聘请园丁种植谷瑞玉喜欢的玫瑰,每到花开时节,满园的玫瑰香气四溢。

"这让我想起圣彼得堡的夏天。"谷瑞玉常坐在花园里,眼神中带着一丝怀念。

1930年初,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张学良忙于政务,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连续几天都见不到人,只派副官送来一些日用品。

谷瑞玉明白丈夫的身份特殊,从不抱怨,心里清楚,这段感情正在悄然改变。

她开始减少社交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看书或者在花园里散步。

终成陌路

1925年冬,一场意外改变了谷瑞玉的命运,郭松龄叛变事件爆发,张作霖的人马在搜查过程中,发现了郭松龄,与谷瑞玉的一些书信往来。

"这些信件,是怎么回事?"张作霖把信件摔在张学良面前。

信中内容并无不妥,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这种往来已足够让人生疑。

张学良一言不发,他知道谷瑞玉与郭松龄只是普通交情,在父亲面前,他不便多做解释。

从那以后,张学良与谷瑞玉的关系急转直下,他们还住在同一屋檐下,已经很少交谈,谷瑞玉依然每天准时摆好早餐,等着张学良回来,却常常等不到人。

1931年春天,张学良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赵一荻。

这位知书达理的中国女子,让张学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愫。

谷瑞玉察觉到了丈夫的变化。有天晚上,她在书房等到深夜,终于等到张学良回来。

"你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谷瑞玉轻声问。

张学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对不起。"

第二天,张学良让心腹送来了十万大洋。"少帅说了,这些钱是给您开始新生活的。"

心腹说着,递上一份协议,"不过有两个条件:对外,不能再说是张学良夫人,不能以这个身份立世,还有一点就是不能再步入风尘。"

谷瑞玉看着协议,想起了当年在奥林匹克舞厅初见的场景,拿起钢笔,安静地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收拾行装时,只带走了从俄国带来的几件旧物。

那些年张学良送的珠宝首饰,一件都没有带走,临走前,她最后看了眼花园里的玫瑰,它们正值盛放。

离开天津后,谷瑞玉买下一座小院,开始了独居生活。

有人劝她改嫁,她只是淡淡一笑:"这辈子,那些经历就够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谷瑞玉始终保持着独身,她每天打理花园,看书,过着平静的生活。

偶尔有故人来访,谈起往事,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都过去了。"

岁月流逝,谷瑞玉始终保持着,那份贵族气质,仿佛还是当年那个,端庄优雅的白俄女子。

最终,带着对那段往事的沉默,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0 阅读:0
星红岁月本人

星红岁月本人

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