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徽明、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等大家的书法作品,都具备这个共同点

寓书喻画 2022-02-16 15:30:38

艺术作品是哲学思想的物质化。因而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矛盾,不断调和矛盾,最后使矛盾相对协调统一的过程。

艺术作品产生过程中,艺术作品完成后,矛盾一直伴随其左右,没有矛盾就不会有艺术作品产生,形式构成与气韵生动就是一对矛盾。

过于强调形式结构的作品,反而少了些雅致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代书坛对书法艺术创作中形式构成的高度关注。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艺术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当代书坛的书法艺术创作,由原来的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书法艺术的形式构成,到现在受到极大关注,甚至是走到“太过”的一面。

为什么会说是走到太过的一面呢,当代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书家,都很注重形式构成,在创作时特别注意整幅作品的整体效果,强调局部的对比关系,强调视觉冲击力。但过多关注形式构成,就会失去很多气韵生动的美。

应该说邱振中先生是形式构成比较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有关形式构成的理论可以说影响了当代很多中青年书家的创作,但就是这位形式构成的积极倡导者,他也是辩证看待形式构成与气韵生动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关系。

他说他非常喜欢一位当代中青年书家作品,这位中青年书家很关注形式构成,有很多作品写得极精彩。

邱先生曾在南京看到一位书家的作品,突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强调形式构成作品最大问题是缺少一种雅致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韵生动。如何处理和解决形式构成与气韵生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书法最终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修养

这种感觉我也曾有过,曾有段时间非常关注形式构成,觉得只有按照形式构成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书法艺术,其它的只能叫做写字。

但后来这种认识在慢慢改变,我们不能把中国书法艺术等同于其它门类的展览型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后归宿、最高境界可能不是去展览,而是走向人的内心,成为艺术家个人修养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已。

我们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不可能不去考虑笔法、章法等问题,这些结构的东西很重要,但书法艺术最后还是要看一根线里的内蕴,那种静静的没有烟火气的润泽和雅致,这里面就不仅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设计和思考了。

这思考不是对笔法的思考,不是对作品整体把握的思考,而是人生境界达到一定修养以后的自然而然流露。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我也曾和当代书坛非常有影响的著名书法家沃兴华先生探讨过这类问题,最后我们觉得,那种线条里内蕴的东西,那种静静的没有烟火气的润泽应该是书法艺术所说的“人书俱老”的境界。

比如八大、弘一法师、谢无量等等,他们作品所呈现给我们的是那样“修养”的线条,但如果只是去临习他们的作品,肯定不会得到其精髓,而只是皮毛。

所以在我们追求的过程中、在我们年轻时,还要有更多的想法和思考在里面,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老的时候形成自己面貌的坚实基础。

结语:

艺术创作就是这样,突出一方面,就会减弱或忽略另一方面,总是在这样此消彼长中实现着一种曲折前进。

形式构成使我们对笔法、章法更加理性,突出艺术的现代性,却忽略了更多人文和自然天成;气韵生动使艺术的内蕴凸现出来,使我们更加重视文人修养,却忽略了艺术的现代意识。两者是很难兼顾的,在两者中徘徊更是痛苦的,正因为痛苦,才具有了艺术的魅力。

——END

3 阅读:1465
评论列表
  • 2022-03-20 14:49

    东拉西扯的

  • 2022-02-17 09:04

    好文章,说到点子上了[点赞]

寓书喻画

简介:徜徉字中,踯躅画前,晓喻其中,寓意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