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有一门三学士、父子皆状元之说,如宋朝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被人们称为“一门三学士”,如唐代的赵蒙、赵昌翰父子状元,北宋著名的“父子状元”梁灏、梁固等,一时成为成为千古的佳话。这传颂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很好,家风优良的传承,使家庭代代人才辈出,为国家作出贡献。
然而,在我们的近代,出了一个家族更牛,他这一门出了三个院士,一家二代出了九个专家,一家满门都成才,这在20世纪的中国,确实是非常罕见的,谱写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典范,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个家族,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他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这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可以说是神童级的人物。
梁启超前后有两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正房夫人李蕙仙是贵州人,她哥哥李端棻在晚清时曾任礼部尚书。当年,17岁的粱启超赴省会广州参加乡试,被时任主考的李端棻相中,主动将妹妹嫁给他。两年后,梁启超与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王桂荃是梁、李结婚时,李家带来的陪嫁丫头。因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喜欢,1903年经李蕙仙同意,收为侧室。孩子们称李夫人“妈”,称王夫人“娘”。
二位夫人共为梁启超生育了10个子女,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除了英年早逝的思忠和生下不久就夭折的“小白鼻”外,其余8个皆全部成才,每一个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一流专家。
梁启超的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其中思成、思永、思礼三人,分别是1948年中研院院士和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的院士。
梁启超自己虽然政务繁忙,但对子女的教育可谓是悉心培养,他非常细致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对每位子女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从学业、人生、情感到健康与理财观念,细细叮咛,反复讨论,以自己努力生活的身影与爱,为孩子建立信心,既有生命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细腻感的胸怀。
比如说,我们从他写给孩子们的数百封家书里,就告诉孩子们要用功刻苦学习,热爱自己的专业,不要炫耀自己的功绩,默默无闻地奉献,不要靠父亲的名声,而要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因此,他的这些孩子,他们学贯中西,善于把自己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知识技术运用在祖国所需要的研究上,把学问都用在祖国的建设上,有一颗爱国的心。
梁启超家族“满门俊秀”:梁思顺,长女,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早年入清华学堂学习,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选择了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去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后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于1946年赴美讲学及考察建筑教育。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妻为一代才女林徽因。
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并研究东亚考古。193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他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梁思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获图书馆学士学位。学成归国后,立即投身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在这方面被公认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
梁思达,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任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任职,后改为国家工商管理局。他曾参与科学院经济所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
梁思懿,三女,从事社会活动。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初念医预班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为了参加革命转入历史系。她曾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解放后她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会议。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梁思宁(1916年-),四女。生于上海,早年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因日军轰炸学校而失学。1940年在姐姐思懿的影响下投奔新四军,她参加革命工作数十年,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年-),五子,也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9月作为全国十名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之一,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梁启超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教育,一方面要有坚定温柔的父爱,更重要的是要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真实地演绎了一个百年家族的立世之道,的确是值得后世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