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蕲春,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一条玉带似的河流,自北向南,蜿蜒于大别山的南麓。蕲河,带着山脉绵延的余韵,与奔腾不息的黄金水道长江,共同滋润出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之地。
自古以来,这里相传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明朝的时候明荆王,特意要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王府驻扎之地。
蕲春却自古人才辈出:宋代有文学巨擘吴淑;明代有“医圣”李时珍、著名战将康茂才;清代有著名文学家顾景星、陈诗,首创中国海运的陈銮;近代有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田桐,国学大师、“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等。而自20世纪以来,从蕲春走出的学人更遍布世界各地,教授级人物更多达4000多人,被誉为“教授县”。
全县有10名以上教授的村达31个,其中范铺村有“教授村”之称,从该村走出110多位专家、教授,更为传奇的是,在蕲州镇有一条叫东长街有“教授、博士街”之称,从这里走出教授博士级人物将近200位。
蕲州是环山面水的一块风水宝地。这条东长街地势较高,东西走向,街道两侧房屋坐北朝南,其前庭和后院均朝南,日照充足,空气对流,十分适合读书。且后院多深井,水清味甘,据说极养人。
东长街,长500米、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街。街一半是新,瓷砖小楼林立;一半是旧,青砖黑瓦,间有木楼。别看这条街貌不惊人,但时空倒转几百年,这里却是声名显赫的宝地,由于世代相传,崇尚读书,孜孜不倦,故显功名者代代有人。后世“扬鞭”追前贤徜徉在今天的“博士街”上。
这条街上,有个王氏家族“锄经祠堂”,意思就是告诫后辈,要“锄则带经,牧则编简”时刻不忘读书好学,哪怕是在务农放牛之时也要“手不释书”,一旦形成了这种学习的氛围,有着良好的学风,家族成员成材的意愿强烈,那更是人才辈出,同时,也也是中国“耕读传家”文化的一种最好的体现。
因此,这条街上,从二十世纪到现在,走出了近200位博士、教授,而且接近一半留洋海外。他们中,有正、副教授,有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农艺师,也有翻译家、作家、编辑等。
从这里走出的专家、学者,大都是家庭父子、母女、兄弟、姊妹都是博士。如曾任新华社译审的王北平,一子一女王愚王卓一个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个考上清华大学,后双双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如著名记者袁殊曾兼任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袁殊之女马元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专业客座教授,数学博士吴永辉、医学院博士吴永炘、物理系博士吴永焘,都在美国任教授,有北大教授黄恒学、武大教授桂国平、陶梅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熊汝成、江西教育学院音乐系王大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任党委书记郝翔……
在蕲州的大樟树村,因村中有两棵生长了近300年的大樟树而得名。黄侃1886年出生在村中一个书香门第。远祖中有以诗词书法闻名于世的黄庭坚,其父黄云鹄官至清廷二品大员,也是著名的经学家和散文家,是张之洞的密友。据介绍,“黄侃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其研习勤苦,加之天性聪颖,与其师章太炎共创‘章黄学派’,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多有创见,终成一代大师。”可惜黄侃命运不济,不到50岁便英年早逝。但其在国学上的成就却影响深远,毛泽东生前对黄侃非常推崇,他亲笔写给黄侃之子的信件,原件至今还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内
那么,为什么这些高级学者会在一个地方高度结集呢?有专家分析,一个地方崇尚学习成材之风,有浓郁的学风,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密不可分。你想想,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小孩子,每一个人都谈学习,说进步,讲名人成材故事,这对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多么大的熏陶!
而作为成材之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观念、自然环境等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家学渊源”“书香门第”、“家世因缘”,其实就是一种传统好学的家风,对一个家庭成员,除了学习成绩斐然,看重气节、品行、门风,立身做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重学、重教,成材之后,于人于学于家于国,皆成楷模。这样,就影响更多的后辈,从而对教育子女成材对我们更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