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DeepSeek-R1大模型发布以来,其凭借开源特性、低成本及高性能优势,迅速成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5年2月13日,已有近20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达成深度合作,覆盖从自主品牌到合资企业的全产业链。

1.吉利汽车作为首个官宣合作的车企,吉利将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融合,通过蒸馏训练提升车控、交互端侧模型的推理能力,实现用户模糊意图精准理解及2000+车载接口调用。旗下极氪品牌也完成Kr AI大模型与DeepSeek的集成,智能座舱助手AI Eva响应速度提升40%。
2.岚图汽车岚图知音成为首款量产搭载DeepSeek的车型,通过OTA升级实现多语义指令识别、AI创作(作诗、作画)等功能。其“逍遥座舱”从“命令式交互”升级为“朋友式对话”。
3.东风汽车旗下猛士、奕派、风神等品牌全面接入DeepSeek,猛士917智能座舱接入R1模型后,语音唤醒速度提升至毫秒级,并强化越野场景指令库。
4.零跑汽车:部署DeepSeek-R1的座舱支持多轮对话与文生图功能,依托四叶草中央域控统筹算力。
5.智己汽车:构建多场景AI矩阵平台,联合豆包、通义等大模型提升云端决策能力。
6.长城汽车:Coffee Agent大模型融合DeepSeek,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7.一汽-大众:将DeepSeek应用于新媒体营销平台,提升内容生产效率200%。

DeepSeek的普及不仅加速了AI技术上车,更推动了汽车行业生态的深刻变革:
1.技术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DeepSeek-R1通过开源与算力优化,使车企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媲美OpenAI的交互体验。例如,吉利通过蒸馏训练将复杂模型知识迁移至小型模型,开发成本降低30%以上。开源证券指出,该模型对算力的节约使其更易本地化部署,减少对云端依赖。
2.智能化技术平权加速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下放至10万元车型,打破此前30万元级市场的技术垄断。这一“深水炸弹”式策略迫使长安、吉利等车企加速研发,推动行业从“硬件溢价”向“软件定义”转型。

3.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升级智能座舱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例如奇瑞雄狮智舱可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座椅、播放音乐,并在抵达目的地前提醒日程安排;岚图知音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用户无需固定指令即可完成复杂操作。此外,车企通过数据服务、软件订阅等新模式探索新增收途径。
4.市场竞争格局重塑技术门槛降低使中小车企能快速接入先进AI能力,缩小与头部企业的差距。然而,市场也可能进一步分化:未能及时跟进的车企面临份额挤压,而具备二次开发能力的企业(如吉利、比亚迪)将形成技术壁垒。
5.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扩展智能座舱供应商(如斑马智行、亿咖通科技)通过适配DeepSeek优化交互架构;金融、IT等领域企业也借其开发风险评估、营销工具,形成跨行业技术生态。
结语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普惠时代”,其开源与低成本特性为行业注入活力,但也带来同质化挑战。未来,车企需在定制化开发、场景落地与用户体验差异化上深入探索,方能在AI驱动的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