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丰富生活,陈洪绶斗草图给了示例,还有哪些习俗正被遗忘?

寓书喻画 2023-06-22 12:05:02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楚人悲屈原,千古意未歇。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传承发展至今,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今天已然众人皆知。那么,千百年前的古人,在端午节又会有哪些娱乐活动呢?

我们继续“穿越古今”, 管中窥豹了解古人那些精彩丰富的端午活动,共同感受古人充实快乐的精神生活吧。

赏摘花草

端午节赏摘花草已有悠久历史。汉代农事古籍记载:端午这一天储存药材,以消除毒气。

南宋民间岁时记也提到:五月五日(端午),人们竞相采集各种药材,可治百病。

人们认为,端午是一年中草木药性最强的日子,阳气旺盛。因此,在这一天采摘玉簪等草药成为了一种乐事。端午节被称为“草药节”,正是源于此。

但寻找和采摘草药的斗争习俗却并不广为人知。

斗草并不仅仅是比较珍贵的草药,而且要以对仗的形式报出花卉名称。同时,数量多、品质高的草药才能胜出。

清代文学作品中就曾出现斗草文字,载于其中的“金盏草对玉簪花”、“慈姑花对妒妇草”等句,正是最简单的斗草用语。

陈洪绶《斗草图》,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陈洪绶的《斗草图》,展现的正是斗草习俗:画面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神态各异的五位仕女围坐成一圈斗草的场景,一部分是作为背景的怪石与老松,两者虚实呼应,相得益彰。

远处靠右的仕女一边盯着下方正在展示花草的同伴,一边轻轻地将自己的花草放回裙摆处,右手挽着裙摆底部自然而然地要盖住自己的“收藏品”。

左端仕女的目光既像是在认真看着同伴诉说花名,又像是在耍小心思,瞄着她左手边正在收拾花草的同伴,等待机会偷看,五人中也只有她是手部紧紧捂住在腹部前,生怕自己的花草会掉下的样子。

三位仕女的坐位形成了一个倒三角,焦点是正对视着的两位仕女。

手中轻轻撵着花草的仕女,注视着坐在她对面的同伴,双唇紧闭,似乎是已经报完花名,等待下一位接上。

而右手拿着纨扇的仕女已经技穷,头部随着弯下的身子略微低下,直接伸出左手左右摆动,像极了是在告诉其他人她退出游戏。

正伸出左手准备挑出一朵花草应战的仕女,一副自信满满、气定神闲的表情,早已想好如何应对,至此,画面就定格在了这一瞬间。

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时,我们素以叶柄相勾,彼此相拽,断者为输,叶柄相连者为胜,这恰是古老意趣的转换与延续。

绘制钟馗

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版本的传说,如“伍子胥说”、“恶日说”和“夏至说”等都很重要。但无论传说如何不同,从其起源和相应民俗活动可以得知,端午并非一个吉祥之日。

古时的农历五月瘟疫易流行,死亡人数众多,因此端午节也是一个驱邪辟毒的节日。除了人们熟知的饮用雄黄酒外,悬挂钟馗像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在唐代以前并没有钟馗像,直到明末清初时期,钟馗像才被悬挂在端午节期间,而在此之前则是仅在过年时张贴。

我们还是以陈洪绶的作品为例。

钟馗一般给我们的印象要么怒且圆睁,要么幽默诙谐,要么正义凛然,要么温文儒雅。而这幅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钟馗像轴》所塑造的钟馗却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形象。

陈洪绶所塑造的钟馗神态肃穆,衣冠整洁,身穿龙纹补子朝服,头戴花束,腰系玉带,并且佩有剑鞘,目视前方,微步前行,在这威严肃穆中不失诙谐幽默之气。

此画笔法奇倔奔放,用笔苍劲有力,粗犷处方见苍润,纤细处圆转流畅。衣纹方宽,形体夸张,除了胡须和菖蒲叶子上的线条是顺畅的,几乎所有的线条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夸张,虚入虚出的顺畅的线条和这种方硬的充满张力的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许多趣味。

陈洪绶《钟馗像轴》,苏州博物馆藏

结语:

除赛龙舟、斗草、画钟馗外,古人在端午时还有射柳、打马球等众多娱乐活动。

所谓射柳,就是把鸽子放在葫芦里,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然后弯弓射中葫芦,让鸽子飞出来,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这项活动可不是普通人能玩的,需要精准的射箭技巧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而打马球,则是骑着马在场地上策马击球,用球杆将球打进对方的球门,看谁的球数最多。这项运动在古代是贵族们的专属活动,彰显着他们的身份地位。

此外还有赛龟、踏青、吃雄黄酒等活动,每一项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这些古代娱乐活动,虽然已经不再流行,但它们所包含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人追求刺激和乐趣的一面,也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END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将最美好的祝愿包在粽子里,送给每一个需要感恩的人。愿各位“粽”有所爱、与“粽”不同、不负“粽”望、“粽”星捧月、才华出“粽”一举高“粽”,所有好运接“粽”而来!

1 阅读:30
寓书喻画

寓书喻画

徜徉字中,踯躅画前,晓喻其中,寓意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