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的受益问题上,大多数人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乌克兰本身。毫无疑问,美国每年近600亿美元的军援成为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取得攻势的关键支持,使其能够在战略层面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这背后的真相时,我们会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
乌克兰是直接受益者,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在这一援助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当共和党拒绝拨款600亿美元用于乌克兰军援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透露了一个残酷而深刻的现实:乌克兰军援的90%最终会回流到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其中的逻辑相当残酷,因为乌克兰军援的武器订单主要流向了美国的军火巨头,令这些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更进一步的影响是,由于乌克兰战场的持续,北约国家不得不增加国防开支,大量购买现代化武器,这为美国军工集团带来了丰厚的订单。
这种“一投入九回报”的商业模式并非偶然。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订单几乎全部流向美国军工企业,为它们带来巨大的利润。这其中包括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通过向乌克兰提供14套,美国不仅有效打击了俄军,还成功进行了口碑营销。在一年时间内,全球售出了600多套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成为了一项极为成功的军火交易。这也直接反映在军工企业的股价上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洛马和雷神的股价1年内分别增长了37%、26%、24%和17%。
除了对军工企业的巨大贡献外,美国对乌克兰军援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好处。首先,美国能够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大量削弱俄罗斯的常规作战力量。其次,通过将乌克兰军队打造成北约最强大的盟友,可以加强北约成员国的安全感,使其更倾向于依附于美国的领导地位。这对于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导力是一种重要的体现。
在经济层面,德国成为了乌克兰战争的最大受害国。由于俄乌冲突导致欧洲长期存在战乱,国际资本和热钱纷纷回流美国,这也有利于欧洲的制造业流入美国,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俄乌战争使得中西欧国家的军费支出急剧增加,为美国军工企业创造了更多订单,推动了美国军工业的繁荣。
总体来说,美国对乌克兰军援是一项相当划算的交易。每一块投入都能在巨大的军火交易中得到丰厚回报,不仅满足了美国军工的商业利益,还通过增强北约地位、加强对西方国家的领导力、削弱俄罗斯实力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收益。这场看似关乎国际安全的援助行动,实则是一个美国利益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