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苏轼一生辛酸坎坷,死对他是一种解脱,但很少人知道,就算苏轼魂归天国,在他身上仍然发生了一段辛酸得让人落泪的故事……
一、苏轼死后仍遭“围剿”公元1100年,大宋天子赵佶登基,大赦天下,苏轼也在赫免之列,并且被朝廷封为正七品的朝奉郎。官虽小,但苏轼终于可以回京安享晚年了。然而,长期的流放生活严重损害了苏轼的身体,还没有走到宋都开封呢,65岁的苏轼病逝于江苏常州。
应该说,苏轼死在这个时候是幸运的,因为如果他还活着,接下来宋廷发生的事情,一定会让他痛不欲生。
一年后,宋徽宗赵佶以蔡京为相,重启新政。既用新政,必黜旧党,将旧党所属一干大臣赶出京城,这是北宋传统。宋徽宗命蔡京开列一个旧党人士清单,蔡京列出了包括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在内的120人,宋徽宗对此120人分别定罪,亲笔书写了这120的名字,镌刻于石碑,立于端礼门外。称之为“扬恶”。也就是让京师所有官员和百姓都知道,这120人,就是阻碍改革的坏人。
(宋徽宗)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说:
“轼、庭坚获罪宗庙,义不戴天,片纸只字,并令焚毁勿存,违者以大不恭论。”
要求将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诗词文集等搜集起来焚毁,来了个宋朝版的“焚书”。一时间鸡飞狗跳,各地官员纷纷到百姓家中搜寻苏、黄作品,搜出来后投入专门设立的火场焚毁。一些隐瞒不报,藏匿不交的百姓,被官府以“大不恭”的罪名收监。而有些官员则趁机上下其手,藏匿苏轼作品,以待高价牟利。
在徐州护城河边,曾有一块苏轼书写的有关治理黄河水灾的石碑,按蔡京的要求,石碑也要砸掉。可当时的徐州太守不忍心,让人将石碑扔进了护城河。后来徐州太守换人,苗仲先来到徐州,苗命人在夜间将石碑打捞起来,私自拓了几千份收好,次日即装出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当众砸烂石碑。碑没了,拓片就值钱了,苗仲先发了大财。
苏轼的书画诗文乃北宋文化之精魂,此次围剿“苏轼之魂”,给北宋文化带来巨大损失。经此运动,苏轼留存世间的作品所剩无几,这便是我们现在很少看到苏轼真迹的原因。
二、金人利用苏轼在北宋昏君佞臣花大力气要抹掉苏轼的痕迹时,北方的金国却磨刀霍霍,整顿兵马,分二路南下侵宋了。公元1127年初,金军攻破开封城,俘徽、钦二帝及文武官员、宫女数千人北上。在激烈党争中虚弱得只剩一口气的北宋终于蹬腿闭眼。
金兵进入原北宋统治区域,按金国的方式统治中原人,但并不理想。因为北宋遗民们虽然痛恨宋徽宗、宋钦宗这种昏君,但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又让他们只认赵家天子,对于新主人完颜晟(金太宗)颇有不服。金太宗由此心中不乐,苦苦思考着怀柔之法。
一日,金太宗在书房中随手翻看桌上摆放的书籍,不经意间翻到了一本苏轼的诗集,思索片刻,顿时喜形于色。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苏轼之才气,不仅誉满北宋,在与北宋并立的辽、金等其它政权中,亦是家喻户晓。大金国上至皇帝,下至草民,都喜欢苏轼与黄庭坚的诗、书、画。尽管原北宋境内二次焚毁苏、黄作品,如今已难觅真迹,但金人却有自北方带来的苏、黄作品。
(金太宗)
金太宗看到苏轼诗文,忽发奇想:何不利用苏轼与黄庭坚在北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巩固统治呢?他立即召集群臣,诏令:苏轼、黄庭坚为忠烈之臣,在金国范围内大量刊印他们的诗文、书法作品,大肆宣扬他们为官理政之先进事迹。同时宣告,金之所以灭宋,是因为宋残害苏轼等忠烈之臣,重用蔡京等奸佞之徒,以致国穷民弱,大金国不是侵略,是替天行道。
随后,金太宗施行了一系列尊重宋人、承用宋制的怀柔政策。
金太宗这番操作果真收到了实效。要知道,苏轼在宋人心中地位超然,苏轼活着时被贬谪、被流放,死后又遭围剿,作品竟被无情焚毁,此等不公正待遇,早已令宋人不满,但宋人敢怒不敢言。现在金人为苏轼伸冤,长舒了宋人心中这口怨气,顿时让宋人对金太宗有了好感,觉得他是个识得贤愚,辩得忠奸的好皇帝。
在稳定了占领区的统治秩序后,金太宗贪欲之心又起。当时北宋虽亡,南宋新立,金太宗欲渡长江,直取临安,捉赵构,灭南宋。此时,他需要一个借口,一个理由,以为出师之名。
很自然地,他又想到了利用苏轼和黄庭坚,开始制造这样的舆论:为了替苏轼、黄庭坚报仇,必须出师伐南宋,以“扫除妖孽”。
于是在公元1127年冬,金太宗下诏追击宋高宗赵构,金国虎狼之师再次扬鞭奋蹄。这可吓倒了远在扬州的宋高宗。
三、宋高宗再利用苏轼宋高宗听闻金军再次南下,弃扬州,渡长江,奔建康(南京),金军追至建康,宋高宗又分别逃至杭州、越州、明州、定海……后金军久寻未果,班师回朝,宋高宗才得以回到杭州,偏安一隅。
一国之君,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狼狈至此!
为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赵构一直在思考应对金兵之策,然而,他不愿依靠主战派戮力抗金,只想以和平方式消弥金兵攻势。
针对金兵打出的扫除奸佞、为苏、黄复仇的旗号,赵构想到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办法,就是为苏轼和黄庭坚等人昭雪伸冤,让金兵由“出师有名”变成“出师无名”。
可笑,金国之出师攻南宋,贪欲是主因,报仇乃借口,赵构不抓主因,却纠缠于借口,愚之极也!但他却开始不折不扣地推进他的方案了。
(赵构)
赵构欲昭雪苏轼,有一大难题摆在面前,就是苏轼之罪乃其父宋徽宗亲定,若昭雪,则等于否定父皇,这可是皇家大忌。冥思苦想许久后,赵构决定走“迂回路线”。
赵构找来南宋宫廷画师马和之,命其作一幅山水画,将苏轼名作《后赤壁赋》的意境尽最大可能展现出来。马和之熟读苏轼作品,对《后赤壁赋》意境有深刻领会,接旨当晚即投入工作,很快完成画作,取名《赤壁后游图》。赵构见到画作,顿觉眼前一亮,画中布局、意境、山水、人物、草木,无有不中意者,于是拿起笔,在画作背面亲自书写了苏轼的《后赤壁赋》全文。这样,前面是画,后面是诗,诗画结合,很好地展现了苏轼文章的意韵。
此画很快在朝廷亮相。朝中百官看到马和之手上的《赤壁后游图》,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要变天了吗?是要给苏轼平反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在朝堂,在街头巷尾也是沸沸扬扬。
尽管苏轼离世已数十年,但他的传奇长留世间,人们忘不了他,忘不了他的作品。如果真有为苏轼平反的机会,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
赵构看到他的试探得到如此多人的支持,大喜,这可是民心所向啊!顺应民心吧。于是下旨,谥苏东坡为文忠公,追授“太师”官衔,刊发苏轼的诗文,让时人阅读、呤咏、品评。一时间,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苏轼热”。
赵构此举,为苏轼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管怎么说,都属善举。只是,究其目的,竟是利用苏轼阻金兵之南下,并非真心实意要为苏轼伸冤。
(赤壁后游图局部)
一代文豪,生前身后事皆不能做主,所受冤屈也是在敌国的“帮助”下才得以昭雪,这算不算一种辛辣的讽刺……
“旧党”的名声其实就是被两人给拉低了:司马光、苏辙。
就算电视剧拍了,也不给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