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母亲河恒河,连一条像样的轮船都跑不了?真不是穷的问题

史镜观澜 2025-04-19 10:15:28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聊一聊印度的母亲河--恒河!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全线通航里程超7万公里,每年能运走近50亿吨货,1.8亿人次搭船出行,沿线城市全靠它吃水运的红利。

可恒河虽说也是印度的母亲河,地广水多,穿越人口最密集的平原地区,却几乎看不到像样的轮船。别说货船,就连能跑远点的客轮都少得可怜,河面上满眼是星星点点的小渔船和渡船。

这就让人好奇了:明明是印度最粗、最重要的河,怎么连个像样的航运系统都搞不起来?

一、一条“旱时旱死、涝时涝死”的河

印度处在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一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每年七八月狂风暴雨,九十月水量继续猛增,——而剩下的八个月,则干得风吹沙走石。

这种“雨季猛如虎、旱季水见底”的季节性降水,导致恒河流域的水量极不稳定:汛期4个月,水量占到全年82%;枯水期8个月,水量只占18%。

换句话说,恒河一年只有4个月有点“运货潜力”,其他时间大船根本跑不了。

再看咱们长江,虽然同样处在季风区,却靠全国上千座水库把水量调得服服帖帖:雨季蓄水防洪,旱季放水保航运——水位稳,船才跑得稳。

可恒河呢,没这条件。

二、不是不想修,是根本修不了

问题来了:那干嘛不学长江,也多修点水库来“削峰填谷”?

说干就干可不行,因为恒河这条河从地形到泥沙,全是“搞水库的反面教材”:

地势太平:恒河流域几乎就是个巨型澡盆,几百公里落差才几十米,哪有地方蓄得住水?

人口密度高:就算强行建库,一淹就是几百万人的家当,迁不动也赔不起。

北支流太陡、南支流太干:不是峡谷太窄修不了,就是水太少修了也白搭。

泥沙含量爆表:恒河一年带走的泥沙高达14.5亿吨,世界第一,比现在的黄河还狠。就算勉强修成水库,没几年就被泥沙填平了

别说像三峡那种“顶天立地”的大工程了,就连尼泊尔在恒河支流修的小水库,总蓄水量加一块也不够给恒河“解渴”的。

而且,恒河中下游的平均流速也偏慢、水面太宽、河底太浅,大船还没出发就容易搁浅。

三、身子在印度,河口却在别人家

再来一个大麻烦——恒河入海口压根不在印度,而是在孟加拉国。

1947年印巴分治,把恒河中上游留在了印度,入海口给了孟加拉国(原来的东巴基斯坦)。这就相当于你盖了栋别墅,门口却被邻居堵死了。

1971年孟加拉独立后,印度一急眼,跑去边境上修了个“法拉卡大坝”,硬把恒河60%的水引到加尔各答,改流入胡格利河出海。结果好嘛:——印度境内泥沙更多了,——孟加拉那边怒火冲天,——恒河航运更别想指望出海了。

再加上恒河口本来就在孟加拉湾的“内角”位置,远离国际航道,连靠海都没优势。大船不愿来,小船走不出,自然没人搞航运。

四、航运思维,被铁路取代

那历史上恒河就真的没搞过水运吗?也不是。

早在14世纪,恒河的支流亚穆纳河上就修过几百公里的运河,后来英国殖民者更是砸钱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恒河运河,主干道560公里,连灌溉带航运,挺风光一阵子。

但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印度大兴铁路,一下子把河运从舞台中央挤到角落里。

等到桥梁一座座架起来,为了省钱也图方便,这些桥的设计就压根没考虑大船通过的需求:桥底太低,大轮船根本过不去。

甚至在今天,印度很多城市的跨河桥梁仍然是低通行高度,桥下还加修“浮桥”来应急,别说货船了,连小游艇都不敢走。

五、政府也想搞,但挺难

2014年,印度政府启动了一个大项目,叫“Jal Marg Vikas”,也就是“水上走廊建设计划”,希望把恒河打造成能跑1500吨以上货船的国家级航运通道。

工程目标明确:修码头、建多式联运枢纽、疏浚航道。

瓦拉纳西港就是这个计划下落成的首个内河航运港口。2018年,它开通了印度独立70年来的第一条“恒河集装箱航运线”。

听上去挺鼓舞人心,但要真让恒河航运赶上长江,还早着呢。

恒河的问题,不是水太少,而是水太难管。地形不帮忙,气候不配合,人力一上去还被泥沙拖了后腿。航运这事儿,讲的是系统能力和地缘条件,恒河看似广阔,其实被天生的短板“封印”了。

所以,别看恒河“气质”像长江,但“命运”却注定和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不是一个赛道上的。

6 阅读:5085

评论列表

zhangzhu

zhangzhu

14
2025-04-19 15:57

长江能通航可不是靠着什么水库。“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个时候可没有水库。

岳云 回复 04-19 21:22
孤帆就不可能是大船[得瑟]

无忧

无忧

3
2025-04-19 11:06

我想问一下长江总长多少公里?通航7万公里怎么算出来的呢?

鱼满舱 回复 04-19 19:15
通过灵渠,珠江都是长江支流。

闷骚男GT80 回复 04-19 18:31
加上支流通航段~也没有7万公里!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2
2025-04-22 17:41

建国初期,大兴水利建议,,,每到秋冬,父辈们自带粮食,工具,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史镜观澜

史镜观澜

以史为镜,观天下大势,回溯历史脉络,洞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