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幕后故事:临事退缩的堂兄施中诚官至中将,其丈夫施靖公最终结局如何?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5-02-19 19:31:30

施剑翘在《手刃孙传芳》(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1993年第3期)中回忆(本文黑体字均出自该文):“几度依赖别人报仇的打算都失败了,又不愿年轻的弟弟去冒险牺牲,但是父仇不报,死不瞑目。那么怎样办呢?有一天在报上看到刘金桂情杀滕爽的报道,对我启发很大。刘某也是个女人,她能冒生命的危险杀人,我为什么为报父仇就不能亲自动手杀死孙传芳呢?”

施剑翘要杀孙传芳,是因为孙传芳当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的时候,打破军阀混战“君子战”的惯例,残杀了被他俘虏的山东济南镇守使、询威将军施从滨——当年的军阀混战,只要一方主帅或主将宣布下野或被俘,战争就算结束,赢家有义务为输家提供优渥的生活保障,甚至还会给对方留一块地盘收税,也可能出路费让对方“出国考察”。

孙传芳俘虏施从滨后傲慢且残暴地将其钝刀斩首示众,这不但犯了“江湖大忌”,也让施从滨的子女恨得心头滴血。

施剑翘为了替父报仇,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施中诚早年丧父,是伯父施从滨抚养长并送入保定军官学校。

有史料说施中诚是施剑翘大舅的儿子,这显然跟施剑翘的回忆录对不上号:“我是个女子,弟弟们又年幼,要报父仇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叔兄施中诚身上。中诚早年丧父,从小为我父母所教养,已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他曾在我父亲遗像前宣誓,坚决为我父报仇。”

施从滨是张宗昌的副手(张任山东督办时,施是帮办),所以对施家子女都很照顾:任命施中诚为团长,把施中权、施则凡送去日本士官学校读书。

施剑翘对施中诚无疑是很失望的:“中诚当了烟台警备司令之后,只顾个人吃喝玩乐,将报仇的诺言置之脑后。我悔恨之余,写了一封长信责骂他。以后,我们七年没有通过信,这是我依赖别人报仇的第一次失败。”

堂兄靠不住,施剑翘有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施中诚的保定军校同学施靖公在阎锡山的晋军当中校参谋,在济南工作期间曾住在施剑翘家中并对施剑翘关心抚慰,并表示自己受过施从滨恩惠,一定要杀了孙传芳为“恩公”施从滨报仇,感动之余又发现报仇有望,施剑翘毫不犹豫地嫁给了施靖公。

施靖公结婚之后可能是过得太幸福,也就不想报仇了,这让施剑翘既失望又愤怒:“谁知报仇的问题他不但不闻不问,甚至不让我提一提。他竟是一个自食其言的小人,这时我才觉察到我自己又受骗了。这是我依赖别人报仇的第二次失败。”

堂兄和丈夫都靠不住,幸好1929年施剑翘八弟施则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带着一把武士刀回来了,但是施剑翘却不想让他去冒险:“他想报了父仇以后再行工作。我虽然报仇心切,但是怕年轻的弟弟万一不能完成使命,反遭危险,更会刺伤老母之心,还是让他先行工作,再图报仇。”

施剑翘想让施中诚和施靖公动手,却不想让亲弟弟冒险,这是可以理解的,她后来自己动手,更是证明了勇气与担当,比较而言,曾经信誓旦旦要杀孙传芳为施从滨报仇的施中诚和施靖公,确实有点不地道,1935年6月,施剑翘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天津娘家,一方面是与“丈夫”分开,另一方面也是要追寻孙传芳的行踪。

发现孙传芳行踪并掌握其出行规律后,施剑翘事先立下的遗嘱,表示要把两个儿子都“交妹妹纫兰抚养”,可见他与施靖公是彻底恩断义绝了。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我在大衣口袋里打开手枪的保险,枪一出袋,照准孙传芳的右耳后,打了一枪。孙立即倒在太师椅的右扶手上。我又向孙的后脑和后背打了两枪,脑浆已流出来。我打完三枪以后,把手枪的保险关好,放在口袋内。”

施剑翘从容不迫地散发了事先准备的六十多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两首诗和她刺杀孙传芳的原因,并在卡片上说明他击杀孙传芳后就主动自首,这也为她后来被轻判和特赦提供了有利证据。

施剑翘1935年11月13日击毙孙传芳之后,一审因为主动自首而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二审和三审均为有期徒刑七年,1936年10月14日获特赦,这样算来,施剑翘被关押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1946年4月19日施剑翘接受《大锡报》新闻编辑孙云年采访时介绍了自己出狱后从事的工作:报得父亲被杀之仇后,施剑翘在西南联大学习一年后,当过教师,也当过航空委员会指导员 ,后来又创办私立从云小学并自任校长,该校学生大多为贫民子弟和孤儿、流浪小孩。

施剑翘成了名动一时的“侠女”,那么“临阵退缩”的施从滨侄子施中诚、女婿施靖公的结局又如何呢?

施剑翘有大恨也有大爱,而那两个临阵退缩者的经历,就比较有意思了:施靖公与施剑翘的两个儿子都考上了解放军的军校(二野一个,三野一个),但是施靖公却无人提起,不管是施剑翘还是施中诚,都没有在采访中说他去了哪里。

至于那个深受施从滨养育之恩的施中诚,则平步青云,最后居然还当上了七十四军副军长(当时的军长是王耀武)、军长,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首都警备司令、第十一绥靖区副司令官、青岛警备副司令、整编第三十二师师长、任台中防守区中将副司令官。

我们从施剑翘与施中诚夫妻的合影中,似乎可以判断出兄妹二人已经重归于好:施中诚是1948年晋升的中将,这张照片上施中诚的领章上是两颗星(历史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处理后看不清了),可见这是1948年或之后拍的,那时候孙传芳已经被刺杀十三四年了,而施剑翘与施中诚不通书信的时间只有七年。

军阀混战是有“规矩”的,孙传芳坏了规矩丢了性命,最后连名声也坏了——据施剑翘回忆,如果自己动手晚一些,孙传芳就当汉奸了:“我下了决心不久,从施靖公来自北方的客人谈话中,知道孙传芳正在天津与日本特务土肥原勾结,阴谋发动华北事变,孙想做‘华北王’。”

孙传芳为自己当年的荒唐付出了生命代价,临事退缩的施中诚后来官至中将,也没有进战犯管理所,而施靖公则无人问津,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有趣的问题:施剑翘无疑是一位孝女、侠女,他的堂兄施中诚、丈夫施靖公,又应该如何评价?如果开枪击毙孙传芳的是施中诚或施靖公,当局又会如何判决?

0 阅读:16
半壶老酒半支烟

半壶老酒半支烟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