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老先生谈到“宗教”这个话题时,有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宗教就是用九百九十句真话去包装一个谎言”,那个谎言便是“信我者得永生”。
世界是辩证的,往往一个条件的改变就会让无比正确的认识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如果用九百九十九个谎言去包装一句真话呢? 我们会发现,这可能与曾老说的情况没有区别。
我们觉察到的永远只是信息,是片面、受外部条件影响的现象;而我们选择相信的是现象与逻辑的结合,或者说我们所认为的“真”,其实是现象背后的逻辑。
所以,人们感知到的必不完全确实,所信的也必不完全是真;或者就如佛陀说的,一切皆空——所谓真并不确实,不确实就是假。
当一个人到达的高度他人无法企及的时候,他人便无法获得他的视角。自然,这个人的讲述对于他人来说就没有了现象,只留下逻辑。佛门有句话“无缘不度,不信不度”,既然无缘,就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更谈不上度不度你;有缘但你不信他,宗教自然也无法对你产生任何作用。
所以,宗教只对那些有迷惑,渴望解脱者有作用。而真正能解决这些人问题的,是那九百九十九句的正确或者谎言,而并非是最后那一句“信我者得永生”是否是真的。因为,那句话的高度常人难以企及,常人也不可能再进入诞生那句话的时空。
从古到今的圣人,都行无言之教。他们乐意给门徒讲故事,也愿意去收集整理他人见解。但他们却并不热衷于自吹自擂,包装自己的结论、观点,因为他们尊重不一样的声音与看法。孔子如此,老子如此,佛陀如此,甚至六祖慧能也如此;就算在近、现代,有些伟大的革命家也有类似作风。
古代圣人中以释迦牟尼为例,他出家的时候已经29岁了,作为王子他必定受过良好的教育。释氏创立佛教的认识论基础之一是“前世今生来世”轮回观,然而这种观点并非其原创认识,而是来源于古印度吠陀时代的经书。有趣的事实是,佛教经卷浩如烟海却只能追溯到他死后徒弟们组织的王舍城结集。
像孔子、释迦牟尼这样的角色,他们行的是“师道”,其本身的思想必然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不过,包装他们思想的另九百九十九句却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也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
第一千句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生命中用好或者学好那前面起包装作用的九百九十九句,就好比曾仕强老先生最初读的那本《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