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白瓷双龙柄壶 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流行一种双龙柄壶,多见于西安、洛阳两京地区。这种壶很好认,肩部两侧各塑一龙形柄,龙头向上衔于壶口。
我看到这种双龙柄壶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壶用起来不方便啊!
的确,这种壶,向里注水、向外倒水都不方便。两个龙头把壶口挡了大半。因而目前一般认为这种双龙柄壶是专门的陪葬明器,而非实用器。

左上:东晋鸡首壶 右上:胡瓶 左下:鸡首龙柄壶 右下:双龙柄壶
三国至隋代瓷器中常见鸡首壶。随着时代演进,鸡首壶的形体由矮胖向瘦高发展。这一变化被认为多多少少受到了外来胡瓶的影响。
到了隋代出现了鸡首龙柄壶,此时的鸡首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装饰。在隋代鸡首龙柄壶的基础上,唐代舍弃了鸡首,推出了双龙柄的新造型。

这件白瓷双龙柄壶高51.5厘米、口径10厘米、腹围83厘米,盘口细颈,丰肩鼓腹,腹斜下收。
两侧肩部各腾起一条长龙,挺拔向上,后弯曲下垂,将头探到壶边,张口咬着壶沿,似在贪婪地吸吮壶中的琼浆玉液。
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简单干练。特别是龙身背上的凸起鼓钉,增加了趣味性。

颈部饰两道凸弦纹。肩部有一块圆形贴塑装饰,好像是兽首。
双龙柄壶多见素身器,带有模印贴塑花纹者较为少见,品级应该更高。
这件文物时间是唐代,出土信息不明(博物馆标识说“馆藏”),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