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冬灌防冻方案,新疆北部越冬前1个月,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冻害指数年际对比

老刘聊三农 2025-02-17 19:09:07

薰衣草冬灌防冻方案,新疆北部越冬前1个月,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冻害指数年际对比

在植物世界里,薰衣草可是非常有特色的。它有着独特迷人的香气,外观上,那淡雅的紫色小花成簇成簇地开放,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它一般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别严苛,但更偏爱排水性好的砂质土壤。在很多地方都被当作观赏植物种植,也能用于制作香包、精油等。

我们先来说说薰衣草种植中的一个痛点。很多人可能觉得薰衣草看起来美美的,在网上看到别人种得特别好,自己也想种。比如说有网友就分享,他在家里的阳台种了一小盆薰衣草。一开始按照网上的教程,精心浇水施肥,满心期待着它能茁壮成长。可是一到冬天,问题就来了,薰衣草在低温环境下显得很脆弱,叶子开始发黄,花朵也没了,最后整个植株就有点萎靡不振。

在新疆北部,薰衣草的种植规模比较大,而且也有很多种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疆北部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对薰衣草种植很有挑战,这里冬季寒冷,有时候还会有大风天气。有一年,当地的一个薰衣草种植农户李大叔就说,前些年没有太在意冬天的防护措施,到了春天,发现薰衣草的产量明显下降了很多,很多植株都被冻死了,损失不小。

经过多年的摸索,当地形成了沟垄相间的种植体系来应对薰衣草的越冬问题。先说说这个沟垄相间的种植体系。大概在薰衣草越冬前1个月的时候,当地农民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他们会按照一定的规格来起垄挖沟,比如垄的宽度可能是30厘米左右,沟的深度大概是40厘米。把薰衣草植株种植在垄上,这样就相当于给薰衣草创造了一个相对的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里,当冬天的冷空气来袭时,垄上部分的土壤会先散热,而沟里的土壤相对温度能保持得高一些,就像是给薰衣草穿上了一双保暖鞋。

而且,这个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对水分的管理也有帮助。在冬天来临之前,需要对薰衣草进行冬灌。冬灌可不是随便浇浇水就行。在当地,会按照每株薰衣草大概3到5升的水量来进行灌溉。因为适量的水分在土壤里冻结的时候会释放热量,这些热量能够减少土壤中温度的快速下降。就好比我们冬天在暖水瓶里装了水,水在冻结的时候会有热量释放出来。

接下来聊聊冻害指数年际对比。当地农业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记录薰衣草的冻害情况。在没有应用现在这种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和冬灌措施之前,冻害指数可能在30%到50%,这就意味着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薰衣草植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而自从开始使用这些方法之后,冻害指数明显下降,现在基本能控制在10%左右。

我们还可以看看和其他种植方式对比的效果。比如说在距离新疆北部比较远的华北地区,有个薰衣草种植园。那里的农民张大哥就采用了比较常规的畦田种植方式。虽然也做了一些保暖措施,但是因为地形比较平坦,灌溉和通风情况不太一样,到了冬天,这里的薰衣草冻害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张大哥说,每年冬天他都会担心薰衣草过不了冬,要是天气突然降温或者遇到连续的阴雪天,薰衣草就会受灾。相比之下,新疆北部的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在防冻方面就显得更有优势。

再看看薰衣草不同品种在抵御寒冷方面的差异。像普罗旺斯薰衣草,这是比较知名的品种,它的花朵呈浅紫色,香气浓郁。这个品种相对来说在低温环境下还是比较脆弱的,在没有很好的防寒措施下,很容易被冻死。还有齿叶薰衣草,它的叶子细碎,颜色偏蓝紫色,比普罗旺斯薰衣草要耐寒一些。在一个小型的薰衣草科普基地里,工作人员种植了这两个品种。他们发现,在同样的冬季环境下,没有特殊防寒措施时,普罗旺斯薰衣草有近一半的植株会受到损伤,而齿叶薰衣草只有大约30%的植株出现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冷门的品种叫蓝山薰衣草,这个品种比较耐寒,它的外形和普罗旺斯薰衣草有些相似,但颜色更深一些。在和其他品种对比种植后发现,蓝山薰衣草在寒冷环境下比普罗旺斯薰衣草耐寒能力强很多,基本上能抵御更低的温度。

还有一个冷门品种叫森林小红帽薰衣草,它在寒冷的表现也有独特之处。这种薰衣草植株比较矮小紧凑,花朵是深红色的。它在冬季如果和其他一些薰衣草品种种在一起,它能够比其他品种更好地适应较低的土壤温度。比如说在冬季的时候,它周围土壤温度降到0℃左右时,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生理活性,而像马格努门薰衣草这个大众所熟知的耐寒品种在土壤温度降到2℃左右时就可能出现轻微的冻害反应。

再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种植案例。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种植户王阿姨种薰衣草已经好多年了。以前她种薰衣草的时候,冬天就是简单地给植株盖点干草,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村里推广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她刚开始还有点怀疑这个办法。结果第一个冬天,她尝试着给一部分薰衣草用了这个办法,另一部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到了春天,她发现用了新办法的那部分薰衣草长得特别好,几乎没有受到冻害的影响,花朵又大又香,而按照以前的方法种植的部分,就有不少植株被冻死了。从那以后,王阿姨就一直采用这种沟垄相间的种植体系了。

在新疆北部,土壤的类型对薰衣草的种植和越冬也有很大影响。这里的土壤类型多样,有砂壤土、壤土等。砂壤土的透气性好,但是保水能力差一些;壤土的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好。在采用沟垄相间种植体系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调整种植的密度和冬灌的量。比如在砂壤土的种植区域,种植密度会相对小一点,大概每平方米5到7株,冬灌的时候除了基本的灌溉量,还会额外多浇约20%的水量,以确保土壤能保持合适的湿度。而在壤土种植区域,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米8到10株,冬灌的额外水量大概是10%左右。

另外,地形地貌也是一个因素。如果是在山坡上种植薰衣草,冬季的阳光照射角度和时间会和其他平坦地形不一样。在山坡的阳面,接受日照多,土壤温度相对较高,那么在设置沟垄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小垄和沟的宽度比例,因为土壤升温快不需要太大的温差空间。而在山坡的阴面,为了更好地保持热量,就可以加大垄和沟的宽度比例,增加防寒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沟垄相间种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过去简单的“土垄 + 沟”结构,现在发展到会根据不同的土壤层结构进行优化。比如说,了解到薰衣草根系在30 - 50厘米的土层内比较发达,在冬灌的时候会更注重这个土层的土壤湿度和温度调控。而且,在这个沟垄之间还会种植一些冬季耐寒的小型草本植物,这些小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风固沙、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作用。

新疆北部的这种沟垄相间种植体系和冬灌防冻方案为薰衣草的种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是不同的地区环境差异很大,我们看到在华北地区就面临很多挑战,在其他地区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比如说在高海拔的山区或者气候非常干燥的沙漠边缘地区,这种种植体系要如何调整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0 阅读:0
老刘聊三农

老刘聊三农

提供植物种植技术,科普三农小知识~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