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江西某地步行街因改造需要,当街拆除红军雕像。说实话,对于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像,如果是先行拆途运走,再进行其他相关的破坏处理,我估计很少有人不理解。但是如果是在当街打砸这种具有历史浓厚情感的雕像,当用大铁锤重重砸在雕像身上的时候,与砸在老百姓的心里,砸到国人的信仰之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近些年以来,由于城市化改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很多地方对一些历史遗迹和先辈的塑像进行了拆除。说实话,如果确因城市发展和社会需要,悄悄的拆除无可厚非,但是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用一些相对比较暴力的方式来拆除那些带有浓厚历史色彩和特殊意义的标志和雕像,我个人认为十分不妥。

毕竟人类是有情感的,而中国人最讲究感恩,也更注重对一些长期倾注了人们思想情感的东西格外珍惜。我记得不久之前,有一些地方因为拆除一些宗族祠堂而引发了“保祠活动”。其实在很多老百姓心里,一些古老的建筑,一些宗族的祠堂,已经不是建筑的本身了,而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感依托,一种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就比如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论漂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他年老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回归故土,正所谓“落叶归根”。这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家国情怀,再说大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的民族认同问题。如果我们因为一些小小的利益问题,就不顾老百姓的情感,暴力拆除这些历史色彩的文物或者雕像,明显是一种极为不理智,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

而红军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不仅体现在课本上和历史上,其实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血液和骨髓之中。因而,这些雕像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雕像,而是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情感,一种对革命先烈们无比敬仰的崇高情感。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种当街用暴力拆雕像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显得很不合适。就当下而言,受西方文化思想的侵蚀,尽管整个社会上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一度扭曲了社会风气。但是在对待一些历史人物上,对待一些为了新中国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的情感上,大家还是高度认同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连这些老百姓心中最脆弱的情感部分都遭到了破坏,那还谈什么信仰,谈什么历史认同和民族认同呢?

我记得前几年,台湾很多地方兴起了一股拆除老蒋雕像的热潮,不仅受到了很多台湾老百姓的反对,就连国内很多老百姓也觉得十分不妥。而如今,其实很多现象在我们国内也同样存在,不仅是历史人物,某些地方就连一些革命先烈的雕像、画像甚至其他一些代表着他们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的标志也进行了拆除。表面上看,似乎有的地方要进行所谓的“现代化”建设,但是实际上这些标志的拆除,可不仅仅只是实物的拆除,更像是要抹去我们很多人对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难道不是么?我们看一看现在的教材上面,小时候那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哪里去了?《狼牙山五壮士》、《可爱的中国》、《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一系列课文似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明星网红的所谓“励志”故事和一些外国人的日常小故事。这意味着什么呢?是要我们淡化历史记忆,与世界接轨么?

我想,如果不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或者是一些人,一些群体别有用心的行为,那若干年之后,我们的民族便真的没有什么信仰了。虽然网上一直有不少公知鼓吹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我一直是十分反对的。因为信仰的定义并不是像公知们定义的那样,难道只有相信鬼神才是信仰?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人民的很多优秀传统都是信仰,比如中国的孝道文化,中国人的民族情怀,中国人民的感恩之心,中国人对待自己祖宗和革命先辈的缅怀,这都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不能拿西方那套标准来定义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就如同我们不能用中国人的处世标准看待西方世界一样。对于一些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有着重大贡献的历史群体,我们唯有以一种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才能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当然,对于这起暴力砸雕像的事件,我们并不能责怪那些工人,因为他们只是按照上级的命令来做这件事情的。对于他们来说,或者生存比信仰更为重要,即便是他们不愿意砸,主办方也会重新找到另外的人来砸,这是很明显的。对于这一行为来看,很明显伤害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感情,这种行为的恶劣影响决不比某些群体修改教科书里面的内容小,毕竟这种行为最直接,也最伤感情。因此有网友呼吁要严惩相关责任人,做到杀人儆百的目的。在我看来,这种方法可行,通过处理当事人,给整个社会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凡是侮辱一些革命先烈,凡是侮辱了老百姓最淳朴感情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惩,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坚定国人的信仰,才能够形成强大的民族认同。就像我们宣传的那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