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只是三品内史,为何能令满朝文武都畏惧?

佳霖谈历史 2024-10-17 22:04:54

传统概念中,一个官员的品级越高,往往意味着他的权力也越大。

但在唐朝,不是这么回事。

唐朝绝大部分时间里,一、二品只是虚职,三品官员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比如狄仁杰,生前最高不过是正三品内史,却有权代天巡狩,令百官畏惧。

为什么三品官的权力要大于一、二品官呢?

这得从隋朝的中央官制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篡位的情况屡见不鲜。

隋文帝杨坚就是典型。

所以杨坚建立隋朝后,吸取教训,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五省六部制。

所谓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吏、户、礼、兵、刑、工。

五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

这其中的秘书和内侍二省,一个掌图书典籍,一个掌侍奉宫掖,地位虽崇,却不管政务。职权相对较轻,没什么存在感。

故而真正掌握核心权力的部门,便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这也是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的来源。

隋唐两朝,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长官尚书令为正二品。副长官左、右仆射为从二品。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长官纳言为正三品,副长官门下侍郎为正四品上。

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书,长官内史令为正三品,副长官内史侍郎为正四品下。

都是实权部门,凭什么尚书省正副长官的品级就要高一级,甚至高两级?

因为按照行政隶属,六部是尚书省的下级机关,这就导致尚书省的权力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其他机构。

例如编制方面,尚书省属员超过五百人。而中书、门下两省,不过区区几十人。

也正因为权力较大,有隋一朝,尚书令基本空置,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为左、右仆射。

以上提到的三省正副长官,都有权参与国家决策,均为宰相。

因此这么一改,相权就被分散了,宰相从之前的两三个,变成了一群。宰相的品级、待遇也集体下滑。

那有人要问了:宰相才二、三品,一品留着干啥呢?

留着封赏。

你想嘛,如果宰相是一品,他要是再立了功,皇帝还能拿什么赏?

难不成要封王、加九锡?

所以干实事的,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就到顶了。

从二品以上的三师、三公、东宫三师、尚书令等,留着给宰相赠官加衔用。

隋朝倒闭后,唐朝承袭隋制,除将内史省改称中书省,内史令改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称侍中外。其余基本一样。

就连尚书令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一职务,也是很少授予外臣。

既然是为了分权,那这三个机构平时是怎么相互制衡的呢?

举个例子,民间反映公厕不够,意见上达门下省。

如果门下省认为不合理,就打回去。

门下省认为合理,就签署审核意见,交由中书省讨论,并呈送皇帝御览。

若皇帝责成解决。中书省即按皇帝指示起草诏令,然后把诏令发给门下省审核。

无论审核能否通过,门下省都要在诏书上签署意见,返还给中书省。

如果审核不通过,门下省就会在诏书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涂改,然后打回中书省。

这种涂改、打回诏书的行为,有个专用称呼,叫做“涂归”。亦称“封驳”、“封还”等。

如果通过了审核,则由中书省呈送御前,皇帝御画“可”字,复回门下省。

此正本由门下省存档,再另外抄录一份,加盖印玺,交由尚书省执行。

理论而言,这套制度堪称完美,既可以防止大臣威胁皇权,又可以约束皇帝瞎搞。

但理论和现实,从来都是两码事。

因为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谁当宰相,还不是他说了算?

贞观年间,李世民就觉得自己发令,魏徵封驳(魏徵长期担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严重影响效率,遂将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有事大家当面商量。

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位于门下省。

可合署办公后,侍中仍然是主导,效率依旧不高。

并且,也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像李世民那样,愿意给臣下权力,用来约束自己。

所以唐高宗李治继位不久,便将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了中书省。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址变动,可考虑到唐朝三省制的核心是分权制衡。

这个变动,表明三省从制衡优先,转向了效率优先。

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率,李治还把宰相由正式职务,变成了临时岗位。

怎么变呢?简单,直接给提拔者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即可。

前面说过,中书令和侍中均为三品官。

所以顾名思义,被提拔者加“同三品”或“同平章事”衔后,虽然不是中书、门下的长官,但他们与中书、门下的长官享有同等权利、待遇。

这么干,对皇帝而言,好处太多了。

举个例子,某位县令很有本事,被皇帝看中,想委以重任。

如果走流程提拔,熬资历,那过程就漫长了。

但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就能一步到位。

同样的,如果哪天皇帝看县令不爽,直接收回头衔即可,县令回去接着当他的七品芝麻官。皇帝也能省去繁琐的罢免流程。

由于好使,有利于加强皇权,渐渐地,左、右仆射、中书令和侍中,也变成了给功臣和元勋加授的虚衔。

能在政事堂里讨论国家大事,以及和皇帝沟通的,全是“同三品”或“同平章事”。

换言之,这时候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即使贵为尚书省左仆射,也只是管理尚书省的官员而已,并不是宰相。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治这么干,武则天自然也这么干。

武周时期,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宰相,不必受资历限制。

此外,武则天还将尚书省改称“文昌台”,左、右仆射改称为左、右相;

门下省改称为“鸾台”,中书省改称“凤阁”,中书令改称内史。

其他的乱七八糟的改动,在此不啰嗦。

而经此改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变成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在《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自称官“同凤阁莺台平章事”,这显然是闹了乌龙。

所以到了第三部,导演又改回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历史上的狄仁杰,属于标准的官三代。

不过,狄仁杰并没有什么不良脾性,他从小嗜书如命,学习刻苦,且心怀赤诚,为人正直。

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年至679年),狄仁杰出任大理寺丞,在一年之内,他判决了无数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却无一人冤诉。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为大唐赫赫有名的大侦探。

后来,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等,误砍了李世民昭陵的几棵柏树。

李治得知消息,震怒不已,认为这亵渎了皇家的颜面。下令将权善才等人处死。

当时,朝中大臣谁都不敢求情,唯独狄仁杰理直气壮,引经据典,成功地说服李治,救下了权善才等人的性命。

此事过后,狄仁杰从一线办案的官员,变身为监督政法工作的御史。

在侍御史的岗位上,狄仁杰兢兢业业,不管是谁犯法,都毫不留情。

狄仁杰的表现,受到了武则天的注意。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先将狄仁杰外放刺史,随后又召回洛阳,任命为尚书左丞(正四品上),让他步入了大唐的权力中心。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朝为周,史称武周。

第二年,狄仁杰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但好景不长,长寿元年(692年),因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

直到四年后,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河北震动,狄仁杰才得以重新启用,调任魏州刺史、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正四品上)、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理纳言(正三品)之职,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从三品)。加授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正三品)。

同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71岁。

武则天为他辍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从二品),谥号文惠。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追赠狄仁杰为司空(正一品)。

从狄仁杰的履历就能看出,唐朝宰相可以有实权,死后也可以追赠一品。

但生前想要有过高的品阶地位,门都没有,三品就到头了。

而之所以如此,便是唐朝皇帝精心设计的结果。

唐朝皇帝在定官制时,特意将实权职务的品阶定得较低,防止相权过重,继而保证自己的权威不受影响。

因此,别看狄仁杰的内史(中书令)只是三品,但要搁在现在,大致相当于书记处书记,顶级大佬的存在。

加之狄仁杰深受武则天信任,自然就能令百官敬畏。

2 阅读:398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