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陆探微,集各家于一身的绘画巨匠,他不仅有兼容并蓄的胸怀,并且有灵动巧妙的艺术构思与创造,用笔犀利,又因曾受王献之一笔书法的启发,将书法性用笔之妙趣移于画笔之上,以“笔画”与“秀骨清像”共同达到了“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最高境界,因而成为“第一人”。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
他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
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甚至高于其师顾恺之。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顾恺之《洛神赋图》
清瘦飘逸,洒脱超然陆探微,吴人,生于晋末宋初,是刘宋孝武帝到南齐武帝时期的著名画家。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这一时期多战乱,国土长期分裂,朝代频繁更迭。
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由于普遍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他们寻求各种精神寄托,还有一部分人则喜欢沉湎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
这段时期中,曾涌现出诸多名流雅士,无论是性情豁达而文采飞扬的嵇康,还是不拘小节潇洒豪放的阮籍,皆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美谈。
顾恺之《洛神赋图》
二百多年后,一位妙笔丹青的画家出现在南朝宋明帝刘彧的皇宫画苑,虽常在皇帝左右侍奉,为宫廷贵族写照而备受推崇,却地位低微,不被士人主导的文化圈认同。
他,就是南朝画圣陆探微。
陆探微,与东晋顾恺之、南朝梁张僧繇并称为“六朝三杰”。时人评价他“笔迹劲利如锥刀,盖移书法之用笔于画法,自然秀骨天成,体运道举。”
陆探微擅长画肖像和人物,学顾恺之,兼工蝉雀,绘画作品涉及的题材也较为广泛,且既有山水草物,也有大量的宫廷写照。
顾恺之《洛神赋图》
陆探微师从于顾恺之,因用笔连绵不绝、错落有致,故号为“密体”。他的人物画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风格劲健挺秀,世人称之画风为“秀骨清像”。
《历代名画记》称其为:“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画断》云:“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
谢赫《古画品录》将其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对其画作画风评价之高,推崇备至,远超其师顾恺之,历朝历代著录其作品甚多,如过江之鲫,但明代以后不再见其真迹或摹本传世的记录。
顾恺之《女史箴图》
以书入画,气脉不断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在论陆探微“一笔画”谓:“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笔可就也。乃自始至终,笔有朝揖, 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记载:“昔张芝学崔援、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通,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
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论。”
陆探微继张芝“一笔书”之后,开创了独特的“一笔画”风格,“精利润媚,新奇妙绝”。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一笔画”笔墨不仅用于书法中的一点一撇一捺,通过运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使得线条、笔墨显得浓淡相宜,于粗细方圆间极尽变化之能事,形成作品不同的形态、意境、趣味,表现出不同的情境、情感与情绪。
正如张彦远所说:“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陆探微是很好的将中国画中书法性用笔纯粹的体现出来,将笔墨书写的精神性与人生、社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创始人,而后世的文人画家如倪瓒等更是将“以书入画"发挥的淋漓尽致。
顾恺之《烈女传仁智图》
当然,陆探微的“一笔画”,并不是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一笔而成”,又或者说,《历代名画记》中针对“一笔书”与“一笔画”“一笔而成”的提法,也并非指的是数量上的简单笔画数“一笔”,而是与连绵不断之“气”密不可分。
抓住了“气”,就抓住了陆探微“一笔画”的内在精神,画中的一笔一画、笔墨、构图都是“气”的表征,运笔时的轻重缓急、婉转曲折种种分寸的把握也是作者情动于中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意境。
顾恺之《烈女传仁智图》
结语:
陆探微承顾恺之画脉,人物造型秀逸清癯,用笔劲利而又连绵不断,有“一笔画” 之称,与顾恺之同为“密体” 画的代表,并称“顾陆”。擅长宗教人物、肖像、蝉雀、马匹等题材。陆氏虽被古人列为“六法”皆备的画家,但却无一件作品甚至古摹本流传至今,实为憾事。
注:因陆探微真迹、摹本均失传,故,此文中配图为其师顾恺之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