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中国打不还手?中方出手后,法国急了,欧盟威胁将中方告WTO

何仪聊巨大的世界 2024-10-10 17:19:25

欧盟的焦虑与无力:一场自导自演的贸易闹剧

还记得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事件吗?本以为只是例行公事般的贸易摩擦,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活脱脱一部国际版“农夫与蛇”。

中国这次不仅没惯着,反手一记“白兰地反倾销”,直接打懵法国,欧盟更是搬出WTO这尊“休眠火山”试图施压。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这届欧盟,真是“戏”比天高,操作拉胯。有人说,欧盟这波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深究其背后的逻辑,你会发现,这场闹剧远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

一、贸易摩擦升级: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事情还得从今年10月8日说起,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而在这场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围剿”中,法国跳得最欢。

或许是眼红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太猛,法国不仅在欧盟内部极力推动对华关税政策,还多次对中国放狠话,一副“吃定你”的傲慢姿态。

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就在欧盟宣布对华关税决议的四天后,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一招可谓精准打击。要知道,中国可是法国白兰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几乎所有出口到中国的欧洲白兰地都来自法国。

中国这一反制措施,直接把法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边厢,法国贸易部长索菲-普里马斯急忙跳出来,一边抱怨中国“令人难以理解,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一边又掩饰不住地表达“失望”之情。

那边厢,欧盟也没闲着,立马搬出“杀手锏”——WTO,声称要将中国告上法庭。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欧盟这波操作纯粹是雷声大雨点小,试图用“法律武器”挽回颜面。

首先,WTO的仲裁机构早就被美国搞得名存实亡,类似的贸易摩擦案件堆积如山,根本排不上号。

其次,欧盟一边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一边又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这种双重标准和“恶人先告状”的做派,只会让国际社会更加看清其虚伪面目。二、焦虑与无力:欧盟贸易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欧盟为何要在这件事上死磕到底?答案其实很简单:焦虑,以及背后的无力感。

长期以来,欧洲国家一直以“老牌工业强国”自居,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却显得步履蹒跚。

反观中国,凭借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持续的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异军突起,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都已将欧洲甩在身后。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也在增长,但与中国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相形见绌。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强势崛起,欧洲传统汽车工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一些欧洲国家选择抱团取暖,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阻碍中国产业升级。然而,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欧盟如果一味沉迷于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失去未来发展的机遇。除了焦虑,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进退两难也暴露了其外交策略的无力感。冷战结束后,欧盟一直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内部利益分歧严重,缺乏统一的外交政策,欧盟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难以形成合力,只能在美国的阴影下亦步亦趋。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日益激烈,欧盟在对华政策上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欧盟不愿放弃与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利于中欧关系发展的举措。

此次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事件,就是欧盟这种“骑墙”心态的典型表现。

一方面,欧盟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自身汽车工业,另一方面,又担心激怒中国,损害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只会让欧盟在中美博弈中更加被动,最终沦为牺牲品。当然,欧盟的焦虑和无力,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老化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长期以来,欧洲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而在新兴产业领域却缺乏足够的投入和创新,导致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标签,向“世界创新高地”迈进。

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欧洲国家如果不能认清形势,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那么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三、 以小博大:欧盟误判形势,自食其果在这场闹剧中,欧盟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高估自身实力,低估中国反制决心。

在一些欧洲政客看来,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比较低调,应该不会对欧盟的挑衅做出太强硬的反应。然而,他们忘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中国这次对法国白兰地的反制措施,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欧盟不思悔改,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未来将面临更多更严厉的反制措施。

正如美国智库专家所言,如果中国真的要反击,那么欧盟的农产品、奢侈品、化妆品、汽车等行业都可能成为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欧盟的反制,并非出于报复,而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公平公正。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持着自由贸易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动辄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打压遏制。

面对这种不公正待遇,中国不可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中方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发生贸易摩擦,但也不怕任何挑战,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欧盟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欧盟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将会对其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广泛的“朋友圈”。

如果欧盟继续对中国进行贸易霸凌,只会将中国推向其他国家,加速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边缘化。四、 前车之鉴:从历史和现实看欧盟的战略误判

回顾历史,西方国家曾多次试图通过贸易封锁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长期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然而,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而是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封锁和技术禁运。然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却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不断设置贸易壁垒,试图阻碍中国发展。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试图通过打压遏制来阻碍中国发展的企图都是徒劳的。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美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不惜损害全球贸易秩序,对中国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贸易战。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贸易战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速了自身衰落。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社会撕裂加剧。欧盟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本应从中美贸易战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然而,欧盟却选择了与虎谋皮,与美国联手打压中国,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

五、 未来走向: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中国有句老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盟应该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利益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合作共赢是双方最好的选择。欧盟应该加强与中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当然,中国也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执意与中国对抗,那么中国也将奉陪到底。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希望欧盟能够认清形势,做出明智选择,与中国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 阅读:0

何仪聊巨大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