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军购上要独立自主因为这四个坑爹条件再好的进口货也不能放心用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2025-04-28 20:26:36

在军购问题上,独立自主是每个有志国家的基本选择。这和武器性能无关,而是和军购的附加条件有关系,海外军购上有四种坑爹情景,能气得人只想剁手。

你买的货,卖家有权第一时间征用,比你的彩礼还不靠谱。最近的俄乌战争中,东方大国印度(这次真的是印度)就成了受害者,印度购买的T90坦克就被大毛军队给无偿征用了。印度陆军急的直跳脚,但也没法子,因为这就是军购合同的自古以来。

早在一战前,大英帝国就玩了这一手。当年的大英帝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是世界第一造船厂,为了造船它不惜给赫德等人回扣,给本国2名公爵、2名侯爵、50名伯爵和男爵、3名下院议员、21名陆海军官员赠送股份。大英帝国的权贵们,也亲自出马帮助它推销军舰。它建造的战列舰“里约热内卢号”就先后被卖给了巴西和土耳其(土耳其又给这个军舰起了个名字叫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买家真给钱,它也真给了这些国家的买主代表回扣。

但大英帝国一看对面的德国人战列舰建造速度上来了,自己可能顶不住,就直接动用了卖家特权。这个特权规定,大英帝国出售的军火,它都有条件无偿征用。土耳其已经付款的军舰,卖家英国还是派舍伍德林地步兵团直接包围了接船的土耳其水兵,把买家的军舰变成了自己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事后丘吉尔还亲自为这一行为找借口,称大英帝国对德国只有七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优势,不能让和德国关系密切的土耳其多出两艘战列舰(另一艘还没交货)。

土耳其被大英帝国的行为激怒,彻底倒向了同盟国一边。在一战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土耳其造成了协约国20多万人的死伤,一战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打出了离心力,也打没了丘吉尔的海军大臣职位。土耳其算是硬气的买家,但软弱的买家还是主流。东方大国印度的T90就被卖家大毛可劲使唤,它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你买的货,要存在卖家的仓库里。这一条款主要是美国人颁布的,日本海自购买的标准导弹,就不能放在自家仓库里。美国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把这些导弹存在关岛的基地里。

咱们东南某省外购的AIM120导弹,也在美国关岛的基地里,存了好几年。这些武器买家付账了,但必须给卖家打报告才能使用,至于买家会不会被这一条款坑死,美国卖家那是真不管。

你买的货,你用它打谁我说了算。巴基斯坦的F16按照条款就不能和印度空军交战(巴基斯坦:那我买它干嘛?),埃及外购的美国战机也不能对以色列作战,这些买家已经出钱的装备,它们还真没法自己使用。

因为买家需要的导弹等军火都被卖家控制,美国军火公司就真不给埃及空军相应的导弹;就敢不给买家的飞机进行维修,韩国空军的F35上天也要从美国军火公司那里领密码,买家想闹大新闻,卖家不答应也没辙。

卖家可以出售技术机密,卖给你的对手,坑你没商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岛战争,阿根廷空军打出了飞鱼导弹的名气,堪称最强买家广告秀。但卖家法国达索公司反手就把飞鱼导弹的技术参数给了英国,坑得阿根廷人欲哭无泪。

这些都是军购常识,所以咱们的前辈只要有可能,就尽量要自己研发生产国防装备,先解决“有”的问题后,再一步步提高装备性能。而不是像军迷一样,只看武器性能,就要过军购、集邮的瘾。军购一时爽,掉坑火葬场!唯有自主研发和生产海量装备和打药,打起仗来腰杆才硬!

0 阅读:8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舌尖上的战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