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乌会谈陷僵局,技术性共识难掩核心裂痕普京备战长期博弈

杨嘟嘟侃 2025-03-28 11:50:08

美俄乌三方在沙特利雅得结束会谈,就黑海航运安全、能源设施保护及战俘交换达成技术性协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这些进展为“和平开辟操作空间”,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言“领土问题未被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推迟年度国情咨文,被外界解读为酝酿战略升级——这场看似突破的会谈,实为各方回避核心矛盾的权宜之计。

根据联合声明,三方同意暂停袭击黑海商船与能源设施,美国承诺协助俄农产品出口恢复,并推动交换2000名战俘。这些措施短期内可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因黑海航运中断导致的小麦价格上涨23%趋势有望遏制。然而,声明对领土归属、北约东扩、制裁解除等关键议题只字未提。泽连斯基在记者会上披露,美俄声明中19%的条款存在实质分歧,尤其是停火监督机制缺乏第三方核查力量,违约后果也无明确约束。

三方战略目标的根本冲突在此次会谈中暴露无遗:美国试图通过有限让步为特朗普竞选造势,其承诺降低俄海运保险成本的同时,却未放松对俄石油限价措施;乌克兰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的底线,但军事上已丧失18%领土控制权;俄罗斯则要求西方全面解除制裁,作为落实粮食协议的前提。这种矛盾在能源领域尤为突出——俄方同意恢复氨气管道供应,但坚持欧洲必须先支付被冻结的300亿欧元能源款项。

会谈期间,俄军在前线的行动却陡然升级。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在别尔哥罗德州新增3个装甲师,哈尔科夫方向的炮击强度提升47%。更值得关注的是,普京打破23年来惯例,推迟原定2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俄联邦议员科西基娜透露,演讲可能调整至4月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内容或将宣布“特别军事行动”转入新阶段。分析认为,普京或在等待战场取得决定性突破,为谈判桌上争取更大筹码。

克里姆林宫的备战不止于军事。启动的19项“国家项目”中,8项聚焦无人机、高超声速武器及核能技术研发,4项涉及数字卢布和北极航道基建。这些举措剑指西方制裁软肋——俄央行数据显示,进口替代率已达72%,本土无人机产能提升至每月2000架。与此同时,普京在公开讲话中淡冲突化冲突话题,转而强调“物价稳定与就业增长”,民调显示民众对战争的关注度从62%降至22%,社会焦点成功转向民生。

尽管会谈为冲突降级带来希望,但各方底线难以调和:乌克兰无法接受领土割让,俄罗斯拒绝在主权问题上让步,美国则受制于国内党争无法实质性调停。泽连斯基称“和平需用实力赢得”,暗示将发起春季反攻;普京则指示部队“保持战略耐心”;特朗普为兑现竞选承诺,施压乌克兰在4月10日前签署稀土矿开发协议。正如兰德公司报告所言:“当谈判成为各自国内政治的延伸,技术性共识不过是风暴前的平静。”

这场持续三年的地缘博弈,正从战场厮杀转入制度消耗战。俄乌每天仍在付出300名士兵伤亡的代价,但决定胜负的关键已转向谁能更快修复经济创伤、凝聚社会共识。普京的国情咨文或许会给出答案——是选择战略收缩巩固战果,还是冒险升级重塑欧洲安全格局。唯一确定的是,真正的谈判从不在会议室,而在导弹射程与芯片产能的竞赛中。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谦州谦河

谦州谦河

4
2025-03-28 14:25

对于乌俄停战谈判,普京曾经对记者说:乌克兰迟早会被俄罗斯全部占领。

杨嘟嘟侃

杨嘟嘟侃

让你随时掌握世界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