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才女科学林媛,手持15项专利,却放弃美国高薪执意回国效力

南萧看花回 2024-04-17 09:22: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享受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的伟大喜悦。也缅怀南方大雪灾和汶川特大地震的悲伤。

大地震噩梦过后,无数年轻人怀抱重建灾区的爱国梦,来到了四川。

这些人中,也包括她!

一个传奇女科学家!一个手握15项专利,年拥千万高薪的留美博士后。

噩耗传来后,她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了祖国,来到了四川。

她就是林媛!

放弃高薪,毅然归国

每一次重大决定的背后,都需要破釜沉舟勇气。

2001年,林媛28岁,中科院物理研究站博士后。高学历、好工作,可谓人生赢家。

但就在这时,林媛却做出了一个,令家人和朋友既惊讶又佩服的决定。

她要出国深造!

是因她在愈加繁忙和重要的工作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

彼时受国内外条件限制,我国理工学科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平,与欧美一些顶尖院校和研究所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经过慎重考虑后,林媛申请了美国高端学府——休斯顿大学的留学名额。

初到美国得克萨斯州时,陌生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林媛一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她不仅需要适应中西方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还需要一边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留学开销。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林媛的“沉默”,结束的快速又猝不及防。

两年的留学时光转瞬即逝,林媛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

对于普通人来说,努力学习,认真研究,是为了获得一份高薪工作。这亦无可厚非。

但对林媛来说,她看重的不是薪资高低,而是“前景”,或者说是她能在那里获得多少知识养分。

幸运地是,在她即将从休斯顿毕业之际,隶属美国能源部的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就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Los Alamos实验室,不仅在美国,甚至世界科研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里,云集着来自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们。

同样,林媛也在这里迎来了人生中又一个“高峰”。

林媛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子科技领域。在实验室的几年,她参与多个博士后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就。

几十篇研究论文,十多项专利技术,让林媛这个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彻底在美国高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站稳了脚跟。

2006年,闻名中外的美国Intel公司向林媛伸出了双手,邀请她担任封装与硅工艺集成高级工程师。

作为研究电子科技领域的学者,进入Intel公司,林媛已经站在了行业的最前端。

只要她留在Intel,继续研究,再过几年,不论是年薪千万,还是名利双收,都将唾手可得。

然而“5·12汶川大地震”,惊动世界的同时,也成为了加速林媛再一次做出重大选择的催化剂。

她要回国!

其实关于回国,是林媛早有的计划。突如其来的灾难,不过让她更坚定了决心,加快了回国的步伐。

普通人跳槽换工作,尚且需要犹豫再三。像林媛这样,完全改换一个环境,这样的魄力会令很多人感到惊讶。

但如果,了解她的成长环境和性格脾性,就会发现,似乎做出这样的决定,才更像“林媛”。

“巾帼不让须眉”

林媛并不是四川人。

她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

单从长相上来说,林媛带着一种南方姑娘独有的灵动与温柔。可从性格上来说,更有一种那个年代女孩少有的坚韧。

学生时代的林媛,就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和天赋。

高中时,林媛没有和大多数女生一样,选择父母眼中“好出路”的文科,而是一往无前地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理科。

三年后,她以“广西省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成功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

而这又是令人吃惊的一个选择。

毕竟作为省状元,即使是清华北大,对她来说,也早已是手到擒来的选择。

就好像她后来出国又回国的抉择一样,林媛走的每一步总是让人惊讶又敬佩。

在异国他乡独自漂泊的七年里,林媛身上“巾帼不让须眉”的赤子之心,磨砺地更加透彻。

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之后,痛彻心扉的林媛,再也按捺不住归心似箭地报国之心。

她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热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样的赤子之心感染下,她没有选择条件、环境、待遇等各方面情况更为优越的大城市,而是选择来到了四川。

去到了那个刚刚经历了灾难,仍是一片荒芜的灾区。

可能这是作为科学家的她,独有的一种报国方式吧。

不把“学成报国”当成一句口号,而是哪里需要支援,就往哪里贡献力量。

2008年7月,林媛如愿抵达成都,入职电子科技大学。与此同时,她在第一时间就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至今为止,林媛带领的科研小组,已经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

在取得的相关创新技术中,已有16项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同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

凭借这些卓越的成绩,2014年林媛入选了“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名单。

潜心科研的同时,在学校任职的林媛,也没有忘记自己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更多科技人才的责任。

利用曾经在Intel公司任职的经历,林媛投身产学研合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路演,激励他们独立探索,引导学子们在科学领域开阔更广阔的天地。

长期以来的社会认知中,提到“科学家”一词,人们普遍想到的大都是男性。

在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获得者中,女性的占比也极低。但林媛用切身实际证明,科学领域的巾帼,亦可以不让须眉。

尤其选择研究方向时,林媛那种不同凡响的魄力,尤展现地淋漓尽致。

新领域抢先占领 “山头”

回国之后,林媛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在部分尖端技术方面,与欧美强国之间的差距。

同时她深知,欧美对技术的封锁,也让我们难以在朝夕之间实现后来居上。

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地今天,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已经崛起,机会平等地摆在了每个国家面前。

在林媛看来,要想不在新领域中继续被“卡脖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抢先占领 “山头”。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说:“科研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这句话,林媛一直记在脑子里。

所以回国后,在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时,林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难度较大领域——柔性电子器件。

也是她,在国内最早开始研制可延展性无机薄膜传感器。

作为电子科技领域深耕人才,林媛希望运用所学,推动电子行业在新兴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使我国在科技博弈中抢先占领新高地。

林媛所谓的可延展柔性无机薄膜传感器,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可以让硬邦邦的电路板,变得比绷带更柔软。

林媛与美国加州大学合作,研制出一种贴在人的皮肤表面,就可以检测人体多种身体信号的“智能绷带”电路板。

这种柔软型电路板的出现,在人类健康学,甚至在医学、脑科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智能绷带”出现之前,医生想要监测病人24小时的动态心电,就需要在病人胸口绑上一个很硬的盒子。

“智能绷带”出现后,就可以将硬邦邦的盒子换成柔软轻薄的电路板,不仅更加便捷,使用者也更加舒适。

同时,也可以将其制成状若无物的“手表”,成为陪伴健身人士的“好伙伴”。

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实现这一过程的背后,是力学与材料学、微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实验。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林媛带领团队利用不同研制技术,着眼于衬底研制,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性能的无机功能薄膜传感器。

如今在氧化物薄膜材料这个新领域中,林媛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处在领先水平。

不仅实现了她希望的‘自由航行’,也成功站上了国际科技新高地。

时至今日,林媛已经年过半百。面对取得的种种成就,她依然态度谦和,一如刚回国时她说的:

“为祖国奋斗,我不需要考虑名利。”

但谈起未来的研究计划,她依旧信心勃勃。表示:将继续深耕于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领域的结合,为治疗慢性疾病而努力。

参考文献:

《“她”从时代中走来——天府巾帼故事》四川省总工会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22

【奋进“十四五”】林媛:以人为本,找准方向,做好规划,推动落实——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林媛在2021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2021-03-01

王之康 杨丽可 陈伟.《林媛:抢占科技新高地的“巾帼奇兵”》.中国科学报, 2019-05-08

0 阅读:0

南萧看花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