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科贵在韩先楚身边工作了20年,陪着他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韩先楚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
而身为韩先楚秘书的姚科贵,也无怨无悔的每天跟随着将军沉浸在繁忙的工作中,就连妻子临盆生产,他都顾不上回家陪伴一下妻子。
对于姚科贵的兢兢业业,韩先楚全部看在了眼里,他对姚科贵非常欣赏和满意。
后来,韩先楚身患重病,当他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时,开始安排一些身后事。
他首先要办的竟然是亲自给余秋里打电话,请他帮忙给自己的秘书安排一个工作。
为韩先楚挑选秘书韩先楚将军16岁的时候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不久后就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加入党组织后,韩先楚便坚定了跟随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
在革命道路上他英勇且智慧,很快受到了上级的注意,一步一步从普通红军战士成长为了我党的高级指战员,指挥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恶战,立下的战功数不胜数,同时也让敌人闻风丧胆。
1946年,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的韩先楚率部发动了鞍 (山 )海 (城 )战役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勇激战,获得了战役的胜利。
随后,韩先楚又率四纵主力连夜赶赴新开岭,与蒋介石装备精良的嫡系部队,展开了激战。
他亲自前往主攻阵地去勘察敌情,然后与指挥部一起制定作战方案,按照这个作战方案,只与敌人大战了半天,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敌人的一个整师被我军全部歼灭。
1948年,韩先楚又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他率第三纵队在战场上神出鬼没,快如利剑,把国民党军队打得晕都转向,所以敌人把韩先楚的部队称为“旋风部队”,因此,韩先楚也赢得了一个“旋风司令”的美称。
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惨败给韩先楚,杜聿明感慨道:“韩先楚的‘旋风部队’是真的难对付啊!”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被党中央委以重任,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
韩先楚在打仗方面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却欠缺了一些。
这都是因为小时候家中穷苦,没钱上学,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后,光顾打仗了,没有充足的时间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只在延安学习过一段时间而已。
但是进入新中国后,和平了不需要打仗了,急需的是用文化知识来建设祖国了。
虽然韩先楚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但当时我们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所以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且任务繁重,急需有个得力的助手来协助他工作。
组织上给他安排了秘书,但是都不是太合适,所以来来回回已经换了好几个了。
经过一阵子的挑来选去,组织上决定让姚科贵去协助韩先楚工作。
成为韩先楚将军的秘书姚科贵是1950年参军的,进入部队后,因为表现出色,组织上想重
点培养他,于是被送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学习,并加入了党组织。
毕业后服从党组织的分配,进入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
无论党组织把姚科贵放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姚科贵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1965年,姚科贵因为工作需要,从28军调入了福州军区党委办公室做秘书工作,当时的福州军区司令员就是韩先楚。
1966年的一天,姚科贵与军区政治部的领导一起到下面的县武装部做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结束后,领导对他说,要为司令员挑选一个合适的秘书,估计调你过去的可能性比较大,要有个思想准备。
虽然姚科贵现在也是做的秘书工作,但让他去给司令员去做秘书,他心里有些忐忑了,姚科贵怕自己的资历以及能力水平达不到首长的要求,难担此重任。
领导没有对他说得太多,只是笑着安慰他说,合适不合适领导们心里有数,不要想太多,有个心里准备就行了。
1967年,刚过完春节,姚科贵就接到了调往韩先楚司令处的通知,就这样,姚科贵开始跟随韩先楚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0年。
为韩先楚将军当秘书的日子韩先楚将军在福建任职期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
韩先楚将军很清楚,自己领兵打仗,抓军队建设很在行,但如今抓国家的经济建设,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还欠缺不少。
所以每次省里开会,地方的干部发言时,他听得非常的认真,会后还要认真地看会议记录,他说,听这些干部发言,就相当于上课,得认真听。
为了把地方的工作做好,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
在福建工作的那段时间,他需要处理的工作非常多,所以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每晚都工作到晚上12点之后,第二天天不亮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而作为秘书的姚科贵就像韩先楚将军的影子,将军工作到几点下班,他就陪伴在将军忙到几点,将军早上几点起床工作,他就几点起床与将军一起进入工作。
韩先楚将军出外调研,身边也一定又姚科贵的身影相伴。
在韩先楚将军身边工作的那些日子里,姚科贵的脑子里从来没有过“8小时”“周末”“节假日”这样的概念。
有时候,周末的时候,韩先楚将军也会给姚科贵放一两天的假,但这种机会并不多,有时候即使放假回家,一有紧急工作,姚科贵就又得立刻返回。
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姚科贵才能踏踏实实地休息两天。
那样高强度的工作的确很辛苦很累,但是,姚科贵慢慢就习惯了下来,他干得非常认真,出色,而且无怨无悔。
因为他看到韩先楚将军都快六十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但还在默默的为党和国家没日没夜的工作,所以姚科贵有的只是感动和对将军的敬佩之情。
在韩先楚将军的影响下,姚科贵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干好自己的工作上,而疏忽了自己的小家。
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陪着将军在外面调研,妻子怀孕的时候他无法陪伴在她身边,就连妻子临盆生产的时候,他都顾上陪她去医院。
儿子都快三岁了,却不认识他这个当爹的。
一次,父子见面后,儿子一声奶声奶气地“解放军叔叔好”,顿时让姚科贵泪流满面,这是对家人愧疚的泪水。
但是,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国家他只能选择舍弃小家,只是辛苦了父母和妻子。
将军和秘书的深厚情谊姚科贵这个秘书非常称职,韩先楚对他这个得力助手非常的满意,姚科贵的付出和辛苦,他也全部看到了眼里。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韩先楚将军成为兰州军区司令员,姚科贵随着将军的调动来到了兰州。
那时的韩先楚将军已经60岁了,由于常年废寝忘食的工作,身体透支得很厉害,他的体质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弱。
但即使这样,他来到兰州之后,仍然不分昼夜地工作,坚持到艰苦的地方去调研。
韩先楚将军刚到兰州时,为了尽快了解军区的实际情况,他多次深入到边塞进行实地考察。
身为贴身秘书,姚科贵紧紧跟随着韩先楚将军形影不离。
不过姚科贵跟着将军考察,可不是看看就行了,他是要做笔记做记录的,韩先楚在闲暇休息的时候,他会翻看着笔录进行分析研究。
姚科贵的文笔特别好,就这点,将军对他是非常的欣赏。
韩先楚将军与姚科贵经过多年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升华到了家人般的亲情。
在姚科贵心中,早把韩先楚当成了自己的长辈,而韩先楚也早把姚科贵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甚至比儿子还亲。
姚科贵虽然年轻,身体素质也不错,但因为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也给累病了。
韩先楚将军非常心疼他,严肃的命令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好好休息,并派警卫员开车陪着姚科贵去医院看医生。
在姚科贵养病期间,经过亲自来探望他,询问他的病情,并嘱咐他一定要让病好利索了才能开始工作。
姚科贵在将军身边工作这些年,其实有好几次上级想重新给他调动一些工作,但是,将军实在舍不得他离开,所有不同意他调走。
而姚科贵同样也不愿意离开将军,就这样继续地留在了将军身边。
韩先楚将军进入古稀之年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的肝病越来越厉害,最后竟然发展成了肝癌,从1985年开始,他的肝癌开始恶化,于是党中央安排他到到武汉东湖疗养。
在将军疗养的那段时间,姚科贵仍然不离左右地陪着他身边,陪他聊天,听他讲战争时期的那些往事。
1986年2月韩先楚将军生日那天,姚科贵早就给将军定好了一个大蛋糕,那天,将军非常高兴,他吃了很大一块蛋糕,但是,姚科贵却躲到门外偷偷的哭了,因为他预感到,这可能是将军最后一个生日了。
庆祝完生日的第二天,韩先楚将军拄着拐杖来到姚科贵的房间,先是询问了一些姚科贵家中的情况,然后叹了一口气道:“你跟着我有20年了,秘书和助理的工作全落到了你身上,疏忽了对家人的照顾,有几次调动的机会,我也没放你走,你的前程被我给耽误了。”
将军的几句话让姚科贵顿时泪流满面,他哽咽地说:“首长快不要这么说,您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那么多,我做的这些和您比算什么呀。”
韩先楚将军又叹了口气道:“哎.....我不能再耽误你了。”
韩先楚将军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感觉到自己的时日可能不多了,他强忍着病痛拿起电话给余秋里打了过去,他声音虚弱的说道:“我身体不行了,麻烦组织给我的秘书姚科贵安排个合适的工作吧,他很有能力很有才华,全被我耽误了,现在不能再耽误人家了.....”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将军与世长辞,终年73岁。
姚科贵含着泪帮着韩先楚将军的家人处理完将军的后事,然后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组织把他安排到了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任职,主要负责军队的教育工作。
1988年,姚科贵荣获少将军衔,后来又授予中将军衔。
姚科贵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姚科贵同样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