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范搭上这个药,再难搞的上热下寒也不怕。
之前有个上热下寒的患者怎么吃交泰芄都没有用,给他用上逍遥芄+香砂六君子芄,反而效如桴鼓,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从他的舌象来看,舌根白腻,舌尖红,确实是上热下寒。但关键在舌边鼓胀,舌苔厚腻很明显是肝郁脾虚,痰湿重的表现。可见造成他上热下寒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中焦淤堵。肝气郁结不通加上痰湿黏浊,像个隔板一样堵在中间,导致心火和肾水不能正常沟通。心火在上边烧着,肾水阴寒又长时间在下,慢慢的就造成了上热下寒的局面。

从患者症状来看,除了爱上火、心烦失眠、手脚凉、大便稀、夜尿多这些上热下寒的症状,还同时伴有胸闷、痰多、腹胀、心情烦闷等情况。
而交泰芄这个药里面只有黄连和肉桂,虽能清火温阳,但不能解决肝郁脾虚、痰湿淤堵这个根源问题,所以才看不到没效果。所以给他用逍遥散疏肝理气,搭配上香砂六君子芄健脾化痰,疏通中焦,中焦一通,上下恢复交通,上热下寒的情况也就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了。

个案分享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辨证调理。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好历害的搭上.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