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首次谈及台湾问题,他说有信心与中国达成协议,防止两岸发生冲突。
特朗普表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能够阻止大陆收台。尽管他并未明言是何种手段,但关税可能是他向大陆施压的一大武器。
去年十月,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就曾表示,如果大陆选择武力收台的话,他会对其加征150%到200%的关税。
在更早一些时候,特朗普对台湾问题就显得不那么上心了。他认为要美国横跨太平洋去援助台湾“不太现实”,要求台湾主动把防务预算上调至GDP的10%,还暗示台湾要交“保护费”,给台当局带来不小的压力。
针对特朗普上台后的涉台方针,岛内舆论着重关注三点,一是特朗普2.0对于台湾究竟意味着什么;二是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否有条件;三是特朗普会不会把台湾当成讨价还价的筹码。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从台湾的视角来看,重返白宫的特朗普究竟意味着什么?可以明确的是,特朗普对台湾的看法,不同于美国两党在二次大战后奉行的国际主义外交政策。特朗普不搞意识形态、民主价值那一套,所以他认为台湾太小、太弱、太远,不值得美国耗费偌大心力去援助它。
所以,对比拜登曾多次公开表示将“武力援台”,特朗普要显得保守得多,他对这个话题总是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从来不肯轻易翻出自己的底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暧昧即动摇,动摇即怯缩,这或可说明特朗普并不那么关注台湾问题,或者说台湾问题只是他与中国博弈可堪一用的棋子,不值得上升到地缘战略的地位。
其次,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否有条件?这是一个比较愚蠢的问题,或者说是许多“台独”都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没有条件,那么它图个啥呢?难不成真的是为了宣传“民主伙伴”的团结互助?
只不过,美国与台湾之间抱有相同的默契,不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最起码也要涂上“民主阵营”的外皮。但特朗普不同,他直接把“保护费”搬到台面上来讲,直截了当地戳破了“台美关系”的实质,不是“民主伙伴”,而是“狗与主人”。
所以说,李敖大师当年才会说,台湾就是美国的一条“看门狗”,给人家当狗也就罢了,可悲的是连狗粮都要自己买。
最后一个问题,特朗普会不会把台湾当做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太多讨论的空间,因为结果是必然的。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后,就曾试图“把台湾当成筹码”,所以他才会在胜选后接听蔡英文的祝贺电话,甚至质疑“美国为什么要继续接受‘一中政策’的约束”。
然而,特朗普的“赌局”失败了。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自家内政,是两岸人民自己的事情,不接受、也不可能允许特朗普把它当做筹码来跟自己谈判。
于是乎,特朗普很快就重申了对一个中国的支持。这并不意味着他悔悟有多快,而是他认识到很难把台湾问题转化为跟中国谈判的筹码。
不过,对于美国的决策层来说,台湾的剩余价值还未榨干,目下还不是抛弃台当局的时候。所以特朗普目前的主张是倚仗关税武器,确保两岸之间不会爆发冲突,直到美国把台湾吃干抹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