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还没开,但智能驾驶这场大戏,真要像工信部4月16日那场闭门会一样,被摁下“降温键”?
安全风暴真要来了?
说白了,这场风暴,剑指的就是那些恨不得把“自动驾驶”写在脑门儿上的车企们。
测试风险、宣传误导、功能滥用,这些“野蛮生长”的后遗症,是时候好好治一治了。
你品,你细品,监管的最终目的,可不是把创新扼杀在摇篮里,而是要让大家伙儿明白,安全才是1,其他都是0。
只有安全可靠的智驾技术,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话说回来,咱们先看看这合资品牌,之前总觉得他们在智能驾驶这块儿慢半拍,但大众和地平线的合作,是不是要搞个“弯道超车”?
NE时代的数据摆在那儿,国外车企品牌在高级辅助驾驶层面,确实落后于国内新势力品牌。
这次大众直接all in地平线,把HSD方案用在了CMP平台首批6款车和MEB平台升级版1款车上,这步棋,够狠。
地平线HSD这套东西,搭载了J6P芯片,号称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城市路况,还搞了个对标3A游戏大作的HMI,这玩意儿能缓解人机互信焦虑?
我有点怀疑,但谁知道呢,万一真能让用户觉得更安心呢?
如果这次合作顺利,大众真能打破合资品牌在智驾领域的“魔咒”,率先落地城市NOA功能,那可就真成了“合资之光”了。
为了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智能化转型,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宣布将在中国大幅扩张其研发团队。
截至2024年5月,CARIAD中国团队的规模已超过1500人,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大。
看来大众这次是真想在中国市场搞出点名堂来。
再说说这“平权加速”,博世和奇瑞这对CP,目标是把高速NOA+城区记忆行车辅助驾驶,干到10-15万价格区间的车上,直接对标比亚迪。
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事业部(XC)中国区总裁吴永桥不止在一个场合公开诉说博世与奇瑞在落地高速NOA+记忆泊车功能过程中的艰辛。
双方团队基于地平线J6E/J6M芯片攻关组合辅助驾驶。
吴永桥几乎每日都与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博士沟通、交流项目过程中的问题。
博世派驻50人团队,驻扎在奇瑞,每日工作到凌晨。
2023年底,博世全球首个高速NOA项目量产并交付,上车奇瑞星途星纪元。
2024年5月,奇瑞星途星纪元上线NEP城市辅助驾驶(Beta版本)。
奇瑞猎鹰500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搭载于iCAR V23等车型,并计划应用于瑞虎7L、瑞虎8系列等油车。
博世还挺实在,2024年6月,博世宣布将在中国无锡追加投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大其汽车电子和智能驾驶系统的生产能力。
这钱砸下去,能不能砸出个未来?
这俩哥们儿联手,能成功狙击比亚迪,让更多人享受到智能驾驶的便利?
拭目以待。
接下来,就得说说智驾领域的两大顶流:Momenta和华为。
这俩,一个“第三方”,一个“亲儿子”,各有各的玩法。
Momenta的优势在于它的“第三方”定位,够客观,量产工程化能力也强,比亚迪、智己、丰田、奔驰都信它。
Momenta与通用汽车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
华为呢,那就更不用说了,技术过硬,直接和自主车企深度绑定,打造智能新品牌。
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融合技术。
2024年城市NOA软件方案市场,华为占比67%,Momenta市占率13%。
从数据上看,华为是真猛。
但Momenta也不差,声量大,合作的车企多。
2025上海车展,这俩隔馆相望,正面PK,有好戏看了。
但话说回来,咱们还得看看那些自主品牌,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比亚迪、深蓝这些车企,现在都是自研和华为并重,这到底是真心的,还是迫于无奈?
是不是时刻想着切换到更优方案?
奇瑞汽车于2023年12月正式成立智能汽车研究院,旨在加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地平线和比亚迪也在合作,2024年1月,地平线宣布与比亚迪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基于地平线芯片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你看看,这关系,真够复杂的。
主机厂、供应商,大家都在找自己的位置,都在寻求更强的竞争力。
自主品牌与供应商的合作,到底是真诚携手还是貌合神离?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我们不仅能看到新技术的展示,更能看到各方势力的角逐,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并重,智能驾驶,风起云涌啊。
未来会怎么样?谁知道呢,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