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部至今依旧“叹为观止”的历史“神剧”,即大名鼎鼎的《走向共和》,电视剧开篇讲述的即甲午战事。剧中甲午海战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资金加之朝廷的腐败,从而导致舰队没有得以及时更新换代,武器弹药质量低劣,或受潮影响了火力。实际上这也是流传至今的一个历史观点,但海战的失败果真是由于缺乏炮弹火药吗?
一、争相引用的西洋人回忆
1929年,英国人泰莱撰写发表其回忆录《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此书经由我国史学家张荫麟先生翻译后在中国开始流传。在文章中泰莱写到当时的北洋海军主力舰艇,即镇远舰与定远舰上,作战时一共只有3枚真正的炮弹,其余的都是日常练习使用的假炮弹,而这也是导致中国大败的重要因素。
此说法一出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且不说泰莱西洋人的身份给其说法带来的“权威性”,关键是这种说法十分符合人们对晚清政府贪污腐败的固有印象。时任《大公报》著名报人王芸生在其名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对甲午海战的描写几乎完全引自泰莱的回忆录。如果说王芸生不是专业的学者,盲目采用泰莱的说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专业学者萧一山与罗尔纲也在其论著当中大量引用泰莱关于甲午海战中国缺乏炮弹的说法,就十分让人惊讶了。这足以反映出泰莱的说法在当时社会各界的流行与接受程度。
二、泰莱与甲午海战
那么这个泰莱是何许人也?
泰莱,中文名戴乐尔,在中国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之后成为了海关的一名外籍工作人员。甲午海战爆发之后,出于好奇心与探险精神,泰莱主动请求加入北洋海军,并成为定远号副管带(副船长)的助手。
定远舰复制品
有人或许有疑问,既然泰莱是甲午战争的亲身经历者,为何还要说他的回忆是不对的呢?其实按常理来说,亲历者的回忆自然是十分真实可靠的,但在泰莱这里就不那么可靠了。首先一点,泰莱撰写回忆录的时间是1929年,此时距甲午海战已经过去了近40年的时间,一个正常人很难保证在老年状态还能清楚地记起三四十年前的事情,更不用说炮弹究竟有几枚这样的细节问题了,但泰莱不但回忆了,甚至能清楚地记得船上只有3枚炮弹,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次,泰莱在回忆录中更是错误百出,他的身份不过是定远舰上副管带的一名助手,但在回忆中他却将副管带李鼎新记成正船长,他还自诩为定远舰的“副司令”。如果说泰莱对中国海军的建制并不了解,这还情有可原,但泰莱总不至于把当时的管带刘步蟾当成空气了吧?
刘步蟾
再就是许多细节泰莱都可以说是“胡说八道”,比如北洋海军的炮弹一直由天津机器局负责生产,而天津机器局仅在1880年一年便生产出数千枚炮弹,且炮弹的生产供应都是走正规流程的,但在泰莱的回忆里,生产炮弹却成了洋人提醒李鸿章之后,才让他记起的事情,泰莱在中国工作数十年,难道连这一基本的官场工作流程都一点不了解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点,就是泰莱的说法根本不符合常识,且不说每年生产数千发炮弹的天津机器局,会在战前仅供给北洋舰队主力舰艇很少的炮弹,两艘主力舰在数小时的战争中仅依靠“3”枚炮弹,就能与日军僵持好几个小时吗?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天津机器制造局
三、到底缺不缺炮弹
其实除泰莱之外,像总税务司负责人赫德等西方人也持有此种观点,但他们连战争都没有经历过,显然说法较泰莱更为滑稽。那么真实的海战中,北洋海军究竟有没有因缺乏炮弹而失败呢?
这还需要新的可靠证据。而北洋舰队参展官兵的回忆与书信显然比西洋人的说法可靠一万倍,在时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信中,他早在海战开始前的20天里,即为定远、镇远舰准备了至少150枚开花炮弹,除大口径火炮之外,丁汝昌还准备了若干小口径火炮,以及相应的更多数量的炮弹。
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
如果说丁汝昌是后方将领,那么前方一线参战将士的回忆就更为可靠了。据济远舰大副何广成的记载,他虽极力抨击提督丁汝昌与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海战中犯下的种种错误,并力求为“逃跑将领”方伯谦解释,但他没有一丝一毫关于因缺乏炮弹而导致战争失败的记录。就连当时的普通士兵,在战后接受询问时,也只是将失败原因归结为“提督无权”、“功罪不明”、“战备不精”、“船械不备”、“洋员滥用”等,如果说两艘主力舰队只有3枚炮弹,早就成了将领与士兵的众矢之的了,不会在战后的询问中依旧守口如瓶。
由此可见,泰莱的说法一定是无稽之谈。海战的失败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有船舰型号落后、火炮技术落后导致发射速度过慢、舰队阵型老旧迟钝、将领指挥不力等种种因素,无论如何,绝不会因为仅有“3”枚炮弹而战败。
甲午海战
看完觉得说了些啥但又觉得什么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