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南方日报报道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结果,27位新当选议员和媒体见面,发表自己对未来施政想法、看法。
立法议员,“新思维”代表狄志远发表当选感言,争斗则香港乱,只有和是香港发展之道,他强调港府要多倾听市民声音,拉近与市民距离。可狄志远的言行却在鱼目混珠。
一:
采访中,作为“非建制”派选出的议员,狄志远的发言格外引人关注,人们都想看看这位自称思想偏向香港民主派的狄志远会有何作为?
他表示,自己属于“温和”派,对罗健熙等人的“不作为”感到遗憾,狄志远认为香港的民主之路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这是自己和其他“非建制”人士的区别。
“宽和”是狄志远追求的理想,为此,狄志远说自己特别注重和港府做沟通,同时愿意和其他不同力量沟通,监督港府同时进行合作。
谈到暴乱分子冲击立法会,狄志远对他们的行为不赞同:暴乱分子冲击立法会,让港府好的施政也无法落实下去,同时他还提到:立法会内不该让意识和立场决定一切,要沟通。
狄志远还强调:立法会不是搞“政治斗争”的场所,如果继续搞下去,对香港社会各个阶层都没好处,未来之路会更难走,他认为解决之道只有在立法会中倾听不同声音才好。
当被问到:国安法落地和选举制度时,狄志远认为,国家很希望,香港在基本法框架下,各个阶层都能发挥作用,所以他才会参选立法会议员。
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狄志远说,暴力对抗没一点好处,香港人要积极与国家沟通,社会问题要自己解决,不能依靠外力,这样会把事态搞乱,对建设香港无益。
多家媒体发表了狄志远的发言,同时发表了其他几位立法会新任议员的讲话,霍启刚对媒体说:作为一个来自文体区域的立法议员,他最想做的是为香港未来做好文化发展规划。
霍启刚说,香港是一个文化多姿多彩的地方,一些艺术团体多次在国际上获奖,我们要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内地人才来香港。国家期望香港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对我们的认可。
讲起未来香港文化规划,霍启刚认为:香港文化发展不能单纯看举办几场文化赛事,更要注重香港体育普及和文化发展质量,文化建设很重要,未来他希望多多促进文化多边合作。
作为香港劳工界选出的立法会议员,麦美娟女士与狄志远、霍启刚同期接受媒体采访,她谈到更多的是香港贫富问题。
麦美娟说,她希望港府未来尽快解决香港贫富悬殊问题,麦美娟女士认为,香港目前最严峻的是如何缩小香港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
她说自己会以立法会议员的身份,深入香港市民阶层,与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将市民的意见带进立法会,和议员们一起谈论,一同协商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
作为香港工联会的成员,麦美娟直言只有关心香港民众,为他们解决难题,才是新一届立法会主要做的工作,这是每一个爱国爱港者对香港未来美好的共同理念。
三个人的发言,内容不同,立足点更不一样,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霍启刚和麦美娟的发言是言之有物,来自不同领域的二人,对香港目前的问题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想法、看法。
霍启刚一针见血地提到,香港很需要文化建设,实际上,这正是乱港分子在香港街头发起暴乱的原因。
乱港分子多是95后、00后、05的学生,这群年轻人的教育背景最缺乏中国文化教育和交流,身份认同感的错位让他们走上乱港之路。
因此,霍启刚说加强香港文化建设与交流,真可谓一眼看到问题的根本,加大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增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才能从意识里浇灭这些年轻学生的乱港念头!
麦美娟女士的发言更是切中要害,香港贫富差距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底层市民住“铁笼子”、“棺材房”都是见诸媒体,被社会广泛知晓的事。
伴随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的经济领先优势已经逐步被深圳的内地后起之秀超越,香港本身地窄人多,发展空间越来越受限,造成贫富悬殊拉大,底层市民生活艰苦。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麦美娟女士认为是香港未来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只有改善劳工阶层的民生,想办法缩小贫富差距,是关系香港社会稳定的大事。
二:
应该说,这两位立法议员的发言,令人鼓舞,反观另一位狄志远,对媒体说了一大堆?说来说去似乎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狄志远发言内容没有谈及任何香港社会实际问题,谈的都是对暴乱分子在香港街头实施暴力后的感言,暴力乱港会令港府无法正常办公。狄志远说自己不赞同。
既然不赞同,就多多听从国家治港的决心,可狄志远又说,立法会不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不能让意识和立场左右立法会,要多多沟通。
怎样沟通呢?狄志远强调了国家的意愿和自己看法,提到不能触碰国家红线,说来说去狄志远就一个字:沟通,但他所谓的沟通让他自己看起来更像个墙头草。
既然承认乱港是暴力活动,严重扰乱香港社会治安,就要对其严惩不贷,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可狄志远却又说,立法会要多听不同派别的意见,不能被意识和立场左右。
言外之意,狄志远又认为立法会要适度与这些乱港分子“调节”?什么叫意识?什么又叫立场?乱港分子暴力破坏在前,殴打警察,打砸烧高校设施是有目共睹的事。
难道对这些破坏行为还要讲“意识”和“立场”吗?对触犯法律的乱港分子讲“立场”和“意识”就是对犯罪分子低头服软。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乱港分子破坏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香港社会的公敌,不能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年轻学生,就可以法外施恩,另眼相看。
但是,狄志远的发言实在却让人侧目,对着媒体,他谈起“港独”,引用一份调研:香港17%的人支持“港独”,这群人中40%都是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这么热衷此事?
狄志远认为,香港年轻人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在“民主”理解方面与国家有所不同,分歧越来越大,国家经济强势崛起,而香港这些追求“民主”的年轻人做法也愈发激烈。
最终演变为暴力冲突,终于冒出“港独”势力,从狄志远的发言上,可看出他同情香港参加乱港暴力活动的年轻学生的倾向。也看到了问题实质。
三:
那就是,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强大体量,已经让香港某些人深感恐惧,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头脑里还残存香港优于内地的想法,无法接受现实,走向港独。
可是,这些年轻人所走的方向就有出路了吗?狄志远并没有正面谈过这个话题,他只是对着媒体承认:国家要坚决遏制“港独”,“港独”也的确掀不起大风浪。
狄志远还承认:那些参与乱港暴力活动的年轻人,也拿不出具体“行动方案”,更没有目标,他们只是向让国际多多了解香港的民主诉求。
这种发言,听起来简直在鱼目混珠,既然狄志远看到了乱港问题因素之一,就应该像霍启刚、麦美娟女士一样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寻求解决之路,而不是一味强调什么:民主、诉求。
切实为香港社会、百姓做些实事、好事,才是解决之道,狄志远成为立法会议员后,发言让外界见识到他所谓的香港发展“新思维”。
欧洲议会于2022年1月通过一份涉及香港法案,企图抹黑我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基本方针,立法会多数议员联名签署声明,严厉谴责欧洲议会罔顾事实的倒行逆施。
令人费解的是,狄志远作为立法会议员,缺席这次声明签署,公开表示,“新思维”会认真面对国际声音,务实反省,对触碰国家红线的事要反对,但对国际发声也要关注。
这种墙头草式的发言,令人生疑,狄志远究竟在干什么?一个欧洲议会凭什么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法案?对香港的事说三道四呢?狄志远的表达分明实在混淆视听。
死:
早有学者指出,香港精英界很多人对“一国两制”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不认可、不接受或者断章取义的曲解,这些人就包括“民主派”狄志远这样的人。
可是,中国强大的现实,又让如狄志远不得不面对,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但他内心的西方价值观产生的优越感,又让他不甘心沉沦,于是,借着立法会议员的身份发声。
混进红旗队伍,却说着口是心非的话,狄志远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货。
参考资料:
1:毛淑杰、陈彧、陈晨、许晓鑫、陈思琦.立法会“五光十色”期望共同合作.南方日报.2021.11
2:齐鹏飞.“爱国者治港”是香港民主政制发展必须依循的根本原则.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 .01
3:狄志远:对民主的不同理解导致“港独”冒头.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