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克农受伤昏迷2个月,醒来反复念叨1个“叛徒”的名字

任我去 2024-09-01 13:14:39

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将自己隐没进黑暗,却指引着他人前进的方向,这些人正是隐蔽战线上的地下党。

而在地下党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几乎不被世人所知晓,却让“特工之王”李克农惦念了一辈子。

即便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李克农已经丧失了大部分记忆,口中却仍然呢喃着他的名字,这个人又是谁呢?

李克农的意难平

1957年秋季的一天,身为中央调查部部长的李克农病倒了。要说当时的李克农才五十八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但身体却大不如前,他深受哮喘等病痛的折磨。但在这次,李克农的病倒却不全是因为哮喘。

当时,李克农刚吃过午饭,准备前往办公室工作。正在上台阶的时候,他突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李克农随即一个踉跄向后栽倒,硬生生把自己从台阶上摔了下去。

这一摔可不得了,李克农的脑袋磕在台阶上,不仅脑袋磕破了,人也完全昏迷了过去。很快就有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一场景,众人赶忙惊呼着送他去医院。

经医生初步诊断,李克农的伤情十分严重,他的颅骨发生骨折,同时还伴随着颅内大出血,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随着李克农被送进手术室急救,这一消息同时也被汇报给了周总理。而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也是极度震惊,他赶忙指示:“马上组织急救,从全国各地抽调脑科专家,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人救过来!”

通过周总理的这番话,我们也就能意识到,李克农对党和国家是多么重要的存在。这其中当然也有周总理的个人情感,毕竟李克农是隐蔽战线上的大功臣,而周总理则在当年领导着我党的地下工作,李克农可以说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他们是一起上刀山下火海的战友,这份感情当然不一般。

在组织的全力支持下,李克农终于是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但因为病情太严重,他始终昏迷不醒。大约过了两个月,也就是到当年年底的一天,李克农才终于醒了过来,但也仅仅只是醒了过来而已。

那时的他口不能言,耳不能闻,整个人处在一种十分麻木的状态中,对于面前亲人的问候也几乎没什么反应,就好像不认识他们似的。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难过地低下了头,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李克农的儿子李伦终于注意到父亲的嘴唇嗫喏着,似乎在说什么,他赶忙凑了上去,把耳朵贴在父亲的嘴边仔细地听。

在反复听了几遍后,李伦带着一种疑惑的神情看向大家,他解释说:“我爸好像在念叨一个人?”“谁?”众人急切地问。

李伦回答:“好像是叫王石坚。”

王石坚?听着这个名字,病房里的众人都陷入疑惑之中,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不明白重病之中的李克农为什么会对这个人念念不忘。

但李克农如今病成这样,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李伦也只有劝父亲好好休养。

众人随后都离开了病房,尽管他们的心中都带着一个疑惑,但看到李克农已经在恢复中,心中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对其他事也就不在乎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直至三个月后的初春时节,李克农终于恢复地差不多了,已经能自如地和别人进行交流,也不再忘事。

也就是在这时,李伦才问道:“爸,你生病的时候一直念叨一个叫王石坚的人,他是谁啊?”

李克农闻言一怔,神情顿时变得感伤起来,他叹了一口气,随即对儿子讲起那段尘封的往事。

热血青年王石坚

众所周知,李克农是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人物,而这位叫王石坚的同志正是他昔日的战友。

在1911年,王石坚出生在山东文登一个读书人家庭,但那时候的他并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叫做赵耀斌,后来为了方便参加革命活动才改了名字。

出生在读书人家庭的王石坚,从小就展现出了在学习上的独特天赋,他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十七岁就考上了东北大学,不久后又转学去了北大,学的还是化学专业。

当年的北大是新思想的摇篮,培育了无数拥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王石坚恰是其中一位,他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乃至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代末了,也就是说当时的共产党在国民党的反攻倒算下已经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很多人对中共可以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王石坚却在这个时候选择高举红旗,这份胆魄就很让人敬佩。

因为表现优异,王石坚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重视,他被任命为河北反帝大同盟的党团书记。但也是在这个时候,王石坚遭遇了一次牢狱之灾,他被捕了!

那是1933年,北平方面为李大钊同志举办了一次公葬活动,这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其中就有王石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

但也正因为这次活动的动静太大,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特务们随即出动,他们抓获了互济会主任张文勋,然后从这个叛徒的口中得知了反帝大同盟、华北救亡会要秘密开会的情报。

得到这个重要情报后,北平方面的特务立即倾巢而出,他们在阴凉胡同的一个大院里将两个组织的四名重要领导人全部抓获,这其中就有王石坚。落难之后,王石坚被送到了国民党的宪兵队,随后关押在苏州的军人监狱。

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对王石坚进行了严刑拷打,要他交待情报。但王石坚人如其名,他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有吐露。

敌人没办法,只好将他关押起来。即便这样,王石坚依旧和监狱里的同志秘密联络,并成为监狱地下党的重要组织者。

一连被关押了两年,国民党方面最终判处王石坚八年零二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将他重新关到了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当然,王石坚并没有完整服完刑期,因为两年后国共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政治犯”基本都被释放了。也就是说,王石坚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一共遭受了四年的牢狱之灾,他是真正经历了生死考验的战士。

于是在重回党组织后,王石坚就被安排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然后加入中央社会部工作。

彼时的中央社会部部长就是康生,而副部长正是李克农,王石坚在进入社会部后也是直接受李克农的领导,成为他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而在来到李克农手下后,王石坚也是被委以重任,他受命前往西安发展地下工作。

地下英豪智斗“西北王”

在历史上,李克农和钱壮飞、胡底一起号称“龙潭三杰”,而在他们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后三杰”,这三人分别是熊向晖、陈忠经以及申健。

熊向晖当年是作为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的一员被“西北王”胡宗南看中,从此成为胡的侍从副官以及机要秘书。至于陈忠经和申健,也先后在第十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以及三青团陕西支团工作。

也就是说,这三个人当时都潜藏在胡宗南的手下,是我党布置在胡宗南身边的三枚暗子。然而,这三个人互不相识,更不统属,只是肩负着同一个使命。

王石坚到西安,其作用正是居中联络,将这三人收集来的情报送到中央,他们一起组成了我党“西安情报网”的核心。

得益于他们的工作,胡宗南对于延安几乎成了单向透明,他的所有重大部署和核心机密都第一时间送到了延安。

就拿1943年发生的事情来说,蒋介石在当年给胡宗南发密电,要他趁着共产国际解散的机会闪击延安,想要一举解决中共问题。

胡宗南于是制定了所谓《对陕北奸区作战计划》,准备在当年的7月9日全面进攻陕甘宁边区。然而,熊向晖和申健分别获知了其计划,并交由王石坚将其送到延安。

延安方面迅速做出反应,一边是朱德向胡宗南提出抗议,另一边让《解放日报》将该计划公之于众。最终,迫于舆论压力,胡宗南不得不含恨取消了闪击延安的计划。

在这起事件中,以王石坚等人为代表的西安情报网发挥了重大作用,说是挽救了中国革命也不为过。正因如此,组织上对王石坚愈发重视,不仅给他配备了专门的电台,还让他进一步扩大情报网。

经过六年的努力,王石坚最终是建立起一个联结西安、北平、保定、沈阳、兰州等多个城市的巨大情报系统,这对革命事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这个系统也被命名为“王石坚系统”。

对于王石坚的工作成绩,李克农曾赞许说:“这些年来,他是有很大成绩的,对党是有很大贡献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时候,王石坚却第二次入狱了。

从英雄到“叛徒”

解放战争中,我党在北平建立了情报小组,其隶属于王石坚的西安情报系统。

这个小组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国民党军队进攻张家口的情报就是他们送出来的,他们同时还获得了国民党军队在全国的部署。蒋介石对此十分恼火,要军统和保密局一起出动,一定要揪出这个情报小组。

于是在两个特务组织的联合侦查下,另外借助美国人提供的空中测向技术,还真让他们找到了秘密电台的位置。随后,北平地下台的台长以及一名情报员、两名译电员都被抓获。

特务们以这四个人为突破口进行审讯,顺藤摸瓜找出了多个深藏多年的地下党员,其中不仅有我党布置在国府的核心人物,还有西安情报站的王石坚!

在查出王石坚是中共情报工作的核心负责人后,军统于是让被捕人员继续发送假情报引诱他。王石坚在意识到不对劲后,立即赶到北平查看情况,而他一落地就被抓获。

这是王石坚第二次被捕,但这次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他不再是从前那个硬骨头,反而写下长达万字的《自白书》,承认自己是“罪人”,然后供认出许多情报人员及其住址,这导致数百人被抓,其中不少人就此牺牲。

经此一役,蒋介石兴奋地说:“共产党情报系统的半壁江山已经被打垮了!”

看起来,王石坚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热血青年了,他也变成了贪生怕死的小人。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个疑点在于,既然王石坚已经背叛革命,并且供认出了自己的同志,那“后三杰”为什么依旧安然无恙?明明这三个人的存在最为致命。

另外,王石坚后来被蒋介石“招安”,还随着国民党一起去了台湾,成为情报局特务,一度官居少将主任。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叛变行为了,但我党却迟迟没有将其定性为叛徒。

建国后很多“王石坚系统”的被捕人员重回组织部,组织对他们逐一做了审查并写了鉴定,而在李克农签署的四份叛徒鉴定结论中,并没有王石坚。

后来,周总理还希望用沈醉换回王石坚,但并没有成功,因而王石坚最终是在台湾以七十一岁的年纪辞世。

这种种迹象似乎都指向一个事实:王石坚并没有叛变,所谓《自白书》不过是虚与委蛇的计策,而被他出卖的战友和情报都是已经泄露了的,不再具有保密价值。

也就是说,王石坚很有可能是假投降,他正是要借此手段获取蒋介石的信任,从而继续在国民党内部与敌人周旋。

至于这一猜测是真是假,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定论,我们也只能期待历史会给他一个合乎道理的定性。

结语

我们的革命历史从来不缺传奇故事,也不缺传奇人物。在为党工作的七年中,王石坚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这样的人本来应该受到共和国的认可和褒扬。

但世事难料,一场变故让王石坚从英雄堕入“叛徒”的深渊,其命运之转折让人唏嘘。或许正是如此,李克农才会那么牵挂王石坚,只可惜他们今生都没有重逢的机会了。

1962年,李克农病逝,二十年后王石坚也离开了人世。对此我们要说,尽管属于他们的生命相继走到了尽头,但他们的传奇会依旧在人间被颂扬!

0 阅读:82

任我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