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勇士》「风诗雨文」原创

士兵右眼看世界 2024-12-06 20:17:45

--找不到路?问一问长颈鹿。

长颈鹿说:“爬上我的头顶,你就能打开心灵世界之门,在那里看到一片片无际的森林以及一片片翠绿的树叶!”

--《鹿径路标文集》第 256期

【编(作)者按】自《鹿径路标文集》第254期起,笔者每期创作一首诗歌及一篇同题散文或者议论文,笔者将这种“一箭双星”式的创作与编辑方式自定义为【风诗雨文】。

本期【风诗雨文】《麻雀勇士》,赞美捍卫精神家园的天下勇士,涵盖以人称谓的英雄、以鸟为名的精灵。

《麻雀勇士》「风诗雨文」之「风诗」

*苏 联

三根枝丫架雀营,

两片摇曳做窗棂。

独霸寒夜风凉梦,

敢以炭黑换火红。

柴生炊烟送星月,

烤热鸟语夸鸡鸣。

蔫黄殷勤染行色,

号角殷红战歌青!

(2024年11月28日苏联作于大连)

《麻雀勇士》「风诗雨文」之「雨文」

*苏 联

1

因为与人类争食而名誉扫地,搜索“四害”黑名单,麻雀之名赫然上榜,成为猎杀对象。

将一个荆条编织的粪筐半立起来,与地面形成45⁰锐角,用一根小木棍做支撑,木棍的上端顶住筐沿,木棍下端系牢一条长长的细绳,猎人手攥绳子埋伏在远处,等待麻雀到粪筐下面噙食鸟饵。当麻雀进入粪筐覆盖范围之时,迅速拉绳,粪筐落下,麻雀被捕,锒铛入狱。

麻雀以生命为代价负载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典故二分之一的内涵之重,余下二分之一的分量交付给了人类之肩。

而后,麻雀一鼓作气当仁不让地豪夺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成语的万丈光芒,闪耀八方。

相貌平平的麻雀,竟因频频见诸经传而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天虽爱怜,人不待见。

曾有馋人如此夸夸其谈交流经验:一只麻雀包一个肉饺,不多不少,美味佳肴。

于是,幼小娇嫩的生命被无数弹弓锁定套牢。

于是,轻柔的啁啾不再吵闹,灵动的身影越来越少。

2

在“保持生命多样性”这句当下时兴的理念之中,大熊猫被“多样”了、亚洲猎豹被“多样”了、玛西嘉棕熊被“多样”了、塞翁卡斯水蛙被“多样”了、费尔南迪娜岛龟被“多样”了、苏门答腊虎被“多样”了……

在“多样”的金色殿堂里,冰岛大海雀的座椅被搬走,北美旅鸽的板凳被掀翻,南非斑驴的安榻被强拆,印尼巴厘虎的花墙被推倒,澳洲袋狼的私宅被夷为平地,普氏野马的客舍荡然无存,直隶猕猴的乐园死寂沉沉……

尖刀挑心的凶手竟然是“工业革命营”!

将猎手连配属给该营,该营便武装成了“工业革命加强营”。该营战斗力极强,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强敌兵临城下,麻雀四面楚歌,哪里还敢向“多样”大婶提出讨要坐席的奢求。

3

同样以展翅标榜苍穹,由于燕子对人类的劳动果实不屑一顾而赢得最高礼遇:它们获得了在屋内房檩安家的建筑权、赢得了室内高空坠屎的如厕权、取得了进出自由的交通权(窗棂之上没有窗纸的那个木格,便是为燕子预留的独来独往的专属门扉)。

由此可见,人类对飞禽“善”与“恶”的判定标准就是其对人类利益侵犯的是与否。

人类的原则是:夺我米者,虽禽必杀,虽兽必戮,虽人必诛;我米欲夺,不犯亦诛。

五谷易主的规则是:可以买卖,可以交换,可以馈赠,可以捡拾,但盗窃无礼,掠夺不雅。因此,流浪狗与流浪猫荣幸成为宇宙真正意义的达官显赫,不劳而获之所得尽是生米升级的残羹剩饭;麻雀却不幸触怒了生米的主人而倍受天条鞭挞之苦。

4

燕子不负人类对其的广泛认可与博情厚爱,动用大量粪白在人性黑色的原则之上涂鸦醒目标记:

不忘春暖花开时要求人类开门纳客,牢记狂飙肆虐时对人类进行抛弃。

燕子的行为让人类打脸,颠覆了我对麻雀以往的不良认知,原来麻雀才是一位伟大的勇士!

寒气逼人之时,燕子奋力突围,鸿雁逃之夭夭,杜鹃闻风而遁,八哥曳兵弃甲,布谷鸟逐日追火,丹顶鹤不见踪迹……

眷恋山河,顾及家园,麻雀选择了留下。

它们于拂晓的浓黑之中叽叽喳喳,对辛勤的鸡鸣做出热情评价;它们于恐怖的皎白之中凌空炫舞,为大地寻找丢失的春夏;它们在雪地上集结,凝聚力量,准备再一次向隆冬发起冲锋!

鏖战霜雪,不露惧色,麻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勇士!

不仿鹦鹉学舌,不学八哥人语,宁愿绝食身亡,决不接受笼养,麻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士!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勇士之鸟,敢秉人之初的质朴接受诓杀,敢亮主人的身份捍卫我家,敢露战斗的姿态迎接夏花!

5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把艳如牡丹的文字赠送给了燕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把娇如杜鹃的文字赠送给了黄鹂;“天鹅一去音尘绝,人生如梦不到头”杜甫把美如茉莉的文字赠送给了天鹅……

从唐宋至今,似乎好花已经开尽,就连残辞剩字的浓香也被千年风雨稀释得所剩无几。

我只好脚踩巅峰之风,走进森林之深,立于松杉之根,躬身捡拾远古飘落的松针,在仰望与凝视之中,将云天揉搓成一股蓝线一股白线,缝合麻雀流血的伤口。

(2024年11月28日苏联作于大连)

【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苏联,即苏櫶邑、苏镰,均为作者的笔名。

3、《鹿径路标文集》所有作品均为笔者原创,笔耕呕心沥血,君子请勿剽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