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场的“窑皮”是什么?沾上就甩不掉,就连头牌姑娘都忌惮三分

史新说 2023-01-10 08:14:43

所谓“食也性也”,自从管仲创建女闾馆,靠着服务产业为齐国拉动经济开始,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此种产业在春秋战国时期迅速风靡,每一个诸侯国,不管大小,哪怕是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女闾馆也照常营业。

除此之外,封建王朝几千年发展下来,社会制度几经更改,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都将这个产业继承并发展了起来。

尤其是到了宋朝时期,就连一些名人大咖,就像是宋徽宗、周邦彦、亦或者是柳永等,皆爱流连于青楼妓馆,在那里面吟诗作赋,放飞自我。

后来,这个行业就开始变得纯粹,少了些文艺气息,多了些风尘之气。行业门槛也开始一降再降,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不乏像秦淮八艳以及李师师等名妓的身影,但传到清朝时期,却没了踪影。

仅仅是在明朝末年时,有个名妓陈圆圆,但到了清朝时期,貌似就已经绝迹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大趋势,从不食人间烟火,到贴近寻常百姓。

有句诗可以概括,那就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然如此,这个风尘行业到了清朝末年时,发展到了何种地步?要说发展得最火热的地区,就要数清朝末年时期的东三省了。

由于清政府无能,只能任由沙俄在东北修建铁路,掠夺当地资源。于是,这些从俄国远道而来的俄国人,便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

仅仅靠着从他们国内来的那部分女孩子,根本就满足不了巨大的需求缺口,于是,当地的一些暗窑便像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再加上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较为薄弱,使得这一度成为了当地的龙头产业。

在这些暗窑内,女孩子多是从关内地区来的,有一部分是被拐卖过去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家庭条件着实穷,生完孩子之后,就冲着关外的这个产业来的,为的就是干几年回家改善下生活。

可是,这个产业鱼龙混杂,想要干这一行赚钱,脸皮厚是第一位,还要懂得赚钱的套路,除此之外,权衡好窑子内外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

那么,风月场的这些姑娘们,赚钱要懂哪些套路呢?其一就是,少接散客,培养长期的守护者。

混迹场子这么多年,好这口的大哥们,自然是这条街的常客,一旦发现到自己的场子里,一定要开场雷击,上才艺,吸引大哥的注意。

一旦大哥的兴趣被吸引了,就可以邀请一起喝杯茶,在沟通的过程中,做进一步了解,然后再投其所好,靠这种策略,培养一群大哥,那么赚钱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在相处的过程中,能谈感情就尽量别谈钱,能有赎身的机会,就伙同大哥给自己赎身,这玩意可比嘉年华实惠得多。

一旦成功赎身,那下半辈子的饭票就不用愁了。有啥说啥,在风月场混的姐妹儿,能够半路收手,转而重新嫁入豪门,这人生剧本不可谓不圆满。

否则,一旦从业年数增加,那么风险也就呈现几何式增长,该收手时不收手,拖延下去染上了病,打了饭碗不说,还要花几年的积蓄看病,这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懂套路之外,还要防止内卷,并且躲避窑皮的骚扰,防止这种无意义的内耗。

有点不好意思,“窑皮”被放在了标题中,到了这个位置才开始聊。但是好饭不怕晚,懂了前面的行业大背景,再来了解下窑皮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窑皮”就是窑子里面的赖皮,这些人往往在当地的道上混,属于泼皮无赖一类。但是,这种人不学无术,但人家却有来钱的途径,因此,当地的窑主又不能一刀切,不接待这些“窑皮”。

“窑皮”除了在外面赚钱,就是来窑子里消费,但是,这群人可不是能够成为榜一大哥的主。他们通常不“驻局”也不消费,仅仅就是进来感受下气氛,顺便靠着自己脸皮厚,蹭点茶点酒水。

用个恰当的比喻,这些人就像是去卡座混酒喝的那群人一样。

这种人就是泼皮无赖,之前有个头牌姑娘靠着有大哥罩着,惹到了一个窑皮。这个窑皮白天被教训了一顿,在傍晚时分,趁着姑娘们下去吃饭,便将几个爆竹放到了她的房间里,另一端的引信压在香的另一端。

等到头牌扶着大哥回房间休息之后,半夜时分,爆竹响了,大哥受到了惊吓,就连名医都没医治好,彻底戒了他这口爱好。

但是,头牌女孩好不容易找了这么个大哥,就这样被一个爆竹炸没了,甭提别憋屈了。而这种事,当时又没有监控,明知道是谁弄的,就是没有证据,别提多么郁闷了。

就说平日里的那些姐妹,看起来关系特别好,但是真到了出事了,一个个都躲得挺远,就怕因为哪句话说得不好,再招惹了窑皮,免得日后再被报复。

这就是窑皮,一群拿不上台面来说话的泼皮无赖。

就这种人,一条命丢了,都不会被可惜的人,谁又愿意和这样的人闹矛盾呢?一旦沾上就甩不掉,怪不得头牌姑娘都忌惮三分。

0 阅读:315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