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拆除白玉山塔,却遭到日本人反对?周总理:保留!后才知高明

探索智慧者 2024-04-21 19:06:4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旅顺有大量的群众致信中央,请求拆掉当地的白玉山塔,称这是中国的耻辱。

就在我国决定响应号召,准备拆除白玉山塔时,日本人却集体站出来反对,称我国没有资格拆除我国境内的这座塔。

此事最后甚至惊动了周总理。

这一座塔到底有什么隐情,和日本人又有什么关系?

总理又会如何处理此事呢?

白玉山塔的建成

位于旅顺口的白玉山,每年一到春夏季都会迎来大批的游客,大家来此,不止是因为山间优美的风景,更想要游览山顶的一座高塔,它就是白玉山塔。

关于这座塔的来历,要从清朝开始说起了。

19世纪50年开始,因为前清朝廷的腐败无能,我国国力逐渐衰弱。

但中华大地的丰富资源却引来了西方列强将贪婪的目光。

一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就此拉开序幕。

1849年至1853年,沙俄军队占领了我国的黑龙江,并在那里设立了侵略根据点。

从此开始了他们侵略的进程。

我国先后和沙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以及《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这期间,沙俄陆续霸占了我国的黑龙江一部分和旅顺、大连等地界。

不过在沙俄的眼里,这些并不够,于是他们趁大清虚弱之时,接连用武力来扩张领土。

比如在1900年,沙俄派兵17万,占领我国东北的大部分土地,为了将我国的民众从赶出他们的家园。

几座城镇都被夷为了平地。

沙俄的胡作非为,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日本国土狭小,早有侵略之心,而我国东北与朝鲜接壤。

日本计划将朝鲜和我国东北占为己有。

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1904年2月8日的深夜,日本海军趁着夜色将船行驶到了旅顺的海港处,向着毫无准备的沙俄发了几枚鱼雷。

就这样,日军以偷袭的方式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

别看沙俄是战斗民族,可面对着不计代价的日本军队,这一仗打得也是十分吃力。

根据史料记载,日本仅在旅顺这一仗中就出兵13万余人,最终死伤过半,很是惨重。

在日本这样彪悍的战斗力下,沙俄也不得不认输了。

最终在1905年1月,日本与沙俄签订了《旅顺开城规约》,就这样,日本占领了我国大连以及旅顺这一片领土。

然而,当时清政府面对这样的屈辱,只能敢怒不敢言。

战胜了强大的沙俄,还取得了广阔的殖民地,日本人自然是欢喜万分。

得意忘形的他们想让全世界也看到这一惊人的“成果”。

于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员东乡平八郎和日军第三军司令一起提议,想要在旅顺修一座祭祀日军亡灵的建筑。

当然,所谓祭祀只是噱头,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打败了强大的沙俄。

之后,经过一番勘查,最终日本人选好了白玉山这一地址,这座山在旅顺的市中心,高约130米。

在1905年11月,日寇在此地开始动工,这座塔名字叫做“表忠塔”。

除了这座塔,日本还在白玉山的北巅修建一座非常具有日本风格的祠堂,名曰“纳骨祠”,祠如其名,主要是存放日寇战死兵士们的尸体和骨灰。

祠堂和塔修建得都十分考究,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直到1907年6月才得以修建完毕。

修好以后,日军每年的6月8日都会在此组织海陆空的官兵和社会的各界人士在此进行祭拜。

他们主要是想通过这些所谓的祭拜活动,大力地鼓吹日军的军国主义。

历史变迁

别看这小小的一座塔,在日本人的心中它象征着胜利与尊严,所以在设计和修建上也花费了巨大的成本。

它由当时日本著名的工程学博士石黑五十二亲自设计。

经过精细的设计,这个塔不仅外形独特,它还有着诸多意义。

整个塔不像是我们常见的中式六角或是八角,它是个圆形,由塔基、基柱、塔身和塔顶四部分组成,猛得一看像是一个烛台上放着一根蜡烛。

其实他们也正有此意,这样象征着祭奠。

此外,塔的高度也是有说法的,它高约218尺,相当于是22层楼那么高。

很多人疑惑为何要取218这个数字呢?这个数字当然不是凭空设计的。

因为在日本的军国主义者眼中,他们之所以战胜了强大的“战斗民族”沙俄,不是因为别的,正是由于榴弹炮的威力,而每发280毫米的这种炮弹,它的重量恰好就是218公斤。

除此之外,这座塔的形态也是耐人寻味,塔尖正好是一枚放大的280毫米的榴弹头。

塔的正面入口处挂着一个牌匾,上书“表忠塔”,这三个字正是由日本的皇亲贵胄伏见宫真爱亲王所题,他也曾亲自参加日俄战争,在队伍里担任了陆军的一个团长,亲眼见证了他们打败沙俄的全过程。

在筑塔的过程中,日军特地从自己本国运来了大量的花岗岩、有水泥等等的原材料。

虽然材料是来自他们本国,但在这座塔的建设过程中却充满了我国人民的血和泪。

日军曾逼迫我国近两万民工参与,死伤近千名百姓,光是从高处摔下身亡的就有30多人。

不过,日本人的嚣张也只持续了40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同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东北,他们想要趁着战役尾声之时介入我军和日军之间的战斗,借此想要洗刷1904年的耻辱。

8月22日,苏军来到了旅顺,看到了位于白玉山上的“表忠塔”。

当苏军知道了关于“表忠塔”建设的前因后果之时,他们迫切地想要将这座塔拆掉,移到苏联去作为战利品。

不过,我国的工程人员经过研究后认为这座桥位于旅顺的市中心,施工难度有点大,不适合此时拆除。

于是,苏联红军也就将此事暂时搁置不再提起。

1949年3月,旅顺市长孔祥林让建设工人将这座塔上“表忠塔”的牌匾拆下来,并且将观景围栏上的图案都改成了五角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1951年市政府将这座塔的名字改为了“白玉塔”,还请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为这座塔题上了新的名字。

1953年,前苏共的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到旅顺,看到这一座塔时,或许是看到塔就想到了日俄战争的失败,他曾要求我们拆除这一座塔,并承诺要在白玉山对面的黄金山修一座更高的塔,用来新塔祭奠阵亡的俄国将士们。

但周总理毅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在事后,周总理说:“我们领土上怎能让外国人立碑。”

虽然这座塔换上了新的名字,但是作为曾经日寇祭奠其战死的士兵的建筑物,很多人对此还是感到十分厌恶的。

因此,对于拆除这一塔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但是这时也传来日本反对的声音。

最终结局

大连的一位作家曾在《流光碎影·碑塔》中用“人们心头上的一根刺”来形容这一座塔。

于是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很多群众就给中央写信,为的就是将这一塔拆除掉。

然而,就在我国想要拆掉这座塔之时,却引起了日本人的强烈反对。

他们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他们认为当年这座塔的修建材料基本是从日本运送过来的,要是拆除,就要把原材料再还给他们。

二是日本人认为这座塔的意义不一样,它是为了日俄战争中牺牲的日本士兵而建立的,是日本信仰与象征,由此他们认为我们是无权拆掉的。

就这样,关于白玉塔的去留问题也成了两国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局势也因此变得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时,争论声也惊动了中央领导,周总理关注到了此事,不过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白玉山塔先保留下来,但是要将北山巅的纳骨祠拆除掉。

这样的决定让国人很是诧异,为何要将一个象征着曾经侵略的建筑物保留下来呢?

面对大家的疑惑,周总理也做出了解释,他指出,这个白玉塔虽然是记录着我们耻辱的历史,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耻辱已经成了过去式,如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谨记着那一段耻辱,这样才会时刻警觉。

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勿忘国耻,积极投身于振兴国家的事业中去。

至于纳骨祠,就不用多说了,侵略者的亡灵怎能在我国得到祭奠。

周总理的这一番话让民众明白了他希望后人能“居安思危”的良苦用心。

于是在1952年,纳骨祠被拆除,白玉塔保留了下来。

自这以后,白玉山塔也不再是人人都厌恶的地方,相反还成了我们的爱国教育基地,这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1985年,我国将这座塔正式列为文化保护单位,作为日本曾经侵略我国的证明,也将白玉塔改名为白玉山塔,并由旅顺图书馆的裴文汉亲自题写了名字。

1988年,在曾经修建纳骨祠的地方,我们建起了一座“海军兵器馆”。

如今的这里,再也不是那个充满着欺辱的地方,国人来到这里是为了了解过去,从曾经的屈辱中汲取教训。

相信游客们在塔下聆听着向导的讲解,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对如今中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也对和平无比地珍视。

经过时间的洗礼,白玉山塔的去留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的存在虽然是一个反面教材,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让后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想不让历史重演,就要积极努力向上奋斗!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大连近代史研究:《日俄战争侵华物证“表忠塔”揭秘》周爱民 周祥令

人民协政报:《白玉山上白玉塔》

旅顺便民:《旅顺白玉山塔的四次灭顶之灾》

0 阅读:31

探索智慧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