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为何一夜之间“人人喊打”?
一句话总结:农夫山泉,或许将成为中国第一例由国籍问题引发的品牌危机。
导火索是“宗庆后去世”,助燃剂是“宗庆后与钟睒睒的江湖恩怨”,而真正火上浇油引爆品牌危机的,是“钟睒睒儿子钟墅子的国籍问题”。
迄今为止,农夫山泉官方以及钟睒睒个人,对于核心问题“钟墅子国籍”没做任何解释说明。
无法直面问题核心,再多的解释,也只能加剧“火势蔓延”。
构成此次品牌舆论的流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媒体方,官方媒体相对理性克制,自媒体比较情绪化,媒体与自媒体共同的关注与讨论,将此次事件推向大众话题层面。
第二类,是利益相关方,一方面是农夫山泉有竞争关系的,比如娃哈哈的经销商;另一方面是蹭热点卖货的,通过加入声讨农夫山泉获取流量,最终目的是为了带货。
第三类,是吃瓜群众,打开网络上任何一篇关于农夫山泉的文章,评论区大部分都是群众们的声讨。
任何热点事件中,主导舆论走向的,从来不是理智,而是情绪。
我们无法确定,这次事件背后,是否有利益相关方在引导公关舆论。不过目前的事实是,农夫山泉的品牌舆论,已经完全被情绪主导。
声讨农夫山泉,在网络可以博得一片拥护;而哪怕为农夫山泉说一句好话,也会被指责是收了钱的“洗地文”。
不过,情绪化的民意,也是民意。我们需要知道,人民在声讨农夫山泉时,真正声讨的到底是什么?
当人民在声讨农夫山泉时,其实声讨的是“未来农夫山泉有可能不是中国企业”。
钟墅子是农夫山泉的“太子”,是钟睒睒未来的接班人。当曝出钟墅子是美国籍时,网络就出现了一种质疑:未来,如果美国籍的钟墅子成为农夫山泉新一任领导者,农夫山泉还能是中国企业吗?
在网络传播中,“公众人物爱不爱国”这个话题,是永恒的流量密码。
当农夫山泉的品牌舆论被引导到“未来是否是中国企业”这个话题之时,就会被流量裹挟扩散至“未来农夫山泉是否爱国”这个话题。
在不断情绪化扩散和发酵过程中,“未来农夫山泉是否爱国”,演化成“现在农夫山泉是否爱国”。
“未来时”被演化成了“现在时”,未来可能发生的担忧,被传播异变为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
不少人“先射箭,后画靶”,以“农夫山泉不爱国”为事实观点再去找证据,就扒出了产品包装涉嫌日本文化输出,甚至指责钟氏父子连长相都像极了日本人。
以上是农夫山泉品牌品牌危机发酵的底层传播逻辑。
人民声讨的有错吗?
没有错,人民讨厌中国企业家移民。
诸如恒大许家印之流,掏空了多少中国家庭的六个钱包,却把资产转移到了外国,把负债留给了中国。
这样的人必须声讨。
但是我们应该警惕民意“非理性扩大化”。
我们反对国内资产外移,尤其是利用了中国的市场,利用了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却把资本转移到了国外。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一种潜在而严重的损伤。
但我们不应该把这种“反对”非理性扩大化,尤其是“反对中国资本成为外资”不应扩大为“反对外资”,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反而会损伤中国经济。
人民声讨农夫山泉有错吗?
没有错。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中国知名上市公司,农夫山泉接班人的国籍问题,有责任也有必要向公众做出交代。
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围绕农夫山泉的争议就难消散。
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声讨农夫山泉扩大化。
农夫山泉目前依然是毫无疑问的中国民企,2023年入选全国工商联“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人民可以以接班人国籍问题去质疑农夫山泉未来是否还是民企,但是不应该被网络情绪裹挟,从合理质疑演变为“农夫山泉是外资,现在要打倒它”。
打倒一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对中国人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亲者痛,仇者快”,无非是便宜了农夫山泉的那些真正外资的竞争对手。
责必论道,否则责无意义。
从中国商业发展史来看,此次农夫山泉事件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
自此之后,中国所有知名企业核心人员的国籍问题,都将作为企业一个重大事项被重视。
只不过,农夫山泉此次付出的代价,有点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