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医生对工作失去了激情”,评论区讨论得很热烈。
我觉得吧,如果把“医生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当作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多数医生想增加绩效太难了。
所谓绩效,是医院针对临床的各项指标的赋分,也只针对临床。
绩效赋分的合理性不说,单说想增加分值就不容易。
对很多医生来说,努力不怕,十分努力有七八分甚至五六分收获都不怕,怕的是,十分努力一分收获,甚至十分努力没有收获。
而现实,往往遵从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就像个魔鬼,你怕啥它来啥,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也正在发生。
医生绩效的难以增长,或者减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绩效外的扣钱无处不在。
扣钱和绩效一样,只针对临床。
扣钱这个东西吧,遵循的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个现象叫摔碗现象,洗碗越多摔碗越多。
按理说,洗碗越多赚钱越多,摔碗越多扣钱越多,才公平合理,如果没有前半句,那就很扯淡了。
摔碗现象不只适用于扣钱,还适用于追责,不看工作的数量和风险,只看结果和后果,不干事的,永远没有结果和后果,永远不用负责。
有些领导,事事皆讲责任,桩桩不谈福利,条条不离扣分,句句不说薪水,医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耗尽。
不过,说“医生对工作失去了激情”,也不对,医生对治病救人从来没有失去激情。
提早上班、延迟下班的医生比比皆是,没有医生为了按时上下班敷衍病人,病人再多医生也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对于重危病人,尽管医生仍旧从容自若,但速度和效率都竭尽全力提升到最高,连走路都是用跑的。
对于手术,医生都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不管多长时间都会力求尽善尽美、力求做到最好。
医生对于接诊的、收治的任何一位病人,都会追求最适合、最贴切的诊疗方案,从不会有半分懈怠、半分将就。
治病救人层面,医生从来没有失去激情,也永远不会失去激情。
那是种责任。
其实,“医生对工作失去了激情”这个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的结论,本身就说明了医生这个职业,很无奈。
千辛万苦赚绩效,心无杂念治病人,矛盾又统一。
工作上神的要求,你不能感受到苦累也不能犯错,待遇上神的标准,你可以不吃不喝没钱也能过日子。
白衣天使嘛,真当得是天使。
你按天使的标准要求医生,医生的激情怎么会不失去呢?
医生一直按天使的标准要求自己,医生的激情又怎么会失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