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巨大的工程量,对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生产力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虽然现在遗留下来的大多为明长城,但是不可否认秦长城的伟大)。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多被认为是为了抵御匈奴,是一种防御性工事,不否认这一点,但是,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公元前215年,某天,天气明媚,但是秦始皇的心情却十分复杂,焦急而又兴奋,因为秦始皇正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对他来说十分重要。这个人便是秦始皇最宠信的方士之一,卢生。卢生此次出差,完全是为了公干——帮助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现在他终于回来了,难道说不老药找到了?秦始皇怎能不兴奋而又急切?
然而,另秦始皇失望甚至是恐惧的是,方士卢生并没有带来长生不老药,而且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原来,卢生来到之后,向领导汇报工作,详细的说了自己如何跋山涉水,如何遇山开山的到处寻找仙药,说完之后秦始皇只能笑着问,那到底仙药找到了没有?这时候卢生说了:这个长生不老药呢暂时还没有找到,不过我找到了一本图录,中间写着一句话,叫做“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一听,顿时脸色变了,长生不老药什么的倒是其次,要是我大秦都亡了,还有什么意思?
秦始皇之后思索良久,到底这个“胡”是什么意思?胡人!一定是匈奴!那时候,对秦帝国威胁最大的只能是北方的匈奴了!于是秦始皇立马派出了大将蒙恬,带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当蒙恬击败匈奴之后,又命令蒙恬,近期不用回来上班了,直接在那边给我修建长城吧!于是,蒙恬作为长城建筑的总工程师和总指挥,在北方一干就是四年,终于修建了伟大的秦长城!
难不成秦始皇真的只是因为一句话而调动数十万大军,又征集数十万民夫修建浩大的长城?今天看来,这不是很荒唐吗?似乎是不合理的事情。
不过,要知道,秦始皇最在乎的是什么?是大秦的国运,是大秦能够自始皇帝而至于万世。嬴政本就生性多疑,而且他对方士卢生可以说及其认真,卢生带来的话,他认为不会错!即便是有差错,那也没关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亡秦者胡也呢?亡秦这个字眼,就已经犯了秦始皇的大忌!这是帝王心态。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帝国皇帝,这句对其杀伤力太大了!我们可能认为这话无关痛痒,但是对秦始皇而言,却是最大的事情。
所以,秦始皇因为一句话,就下令修建长城,便不是没有可能的了。当然,修建长城其实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第一可以防止谮语的发生,第二便是巩固边防。因为当时的匈奴,确实有强大的趋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匈奴也联合各部,建立了匈奴政权,这对秦帝国显然也是个大威胁。所以秦始皇才会将这个“胡”认为是匈奴,而没有想的是,自己的儿子“胡亥”中,也有个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