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新变革一、为啥要改三明和很多地方一样,存在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流动不畅、就医秩序不合理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上级医院不愿放病人、下级医院接不住病人、老百姓都往大医院挤。为解决这些问题,三明出台了《关于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意见》,想从编制入手,让总医院(医共体)内部更团结、协作更顺畅,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编制管理咋变
(一)管理主体调整
以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归县(市、区)卫健部门管,现在归总医院(医共体)管。
也就是说在保持现有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单位性质和公益属性不变的基础上,将医共体范围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由县(市、区)卫健部门管理调整到总医院(医共体)管理。
人、财、物、事、绩、管都由总医院统筹,编制也一起管,编制总量由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在总量内调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不过得经过卫健部门同意、编制部门备案。
(二)编制动态调整
县级编制部门要根据服务人口变化,每5年调整一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量,而且要保证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低于总额90%。
三、人员调配有啥新政策
(一)调配程序
总医院可根据工作需要调配在编在岗人员,调配意见经医改领导小组同意,向卫健、编制、人社部门报备后就能实施,总医院直接办手续,卫健部门监督。
(二)上下流动条件
1. 从总医院到基层的人员,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事业单位且近五年考核优秀2次以上或获县级以上表彰;
符合人才引进要求或有硕士学位;
因工作需要被任命为基层领导或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去当技术骨干。
2. 从基层到总医院的人员,要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在基层工作满5年。
3. 在医共体内“经费逆向”调配过的人员,想调到其他同级财政核拨单位,需在基层工作满3年(或满足其他约定年限),并经编委会研究决定。
四、财政经费咋保障
总医院统一财务管理,实行县、乡、村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的制度。
财政部门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总数保障人员经费,编制外人员经核定也有定额经费补助,经费由总医院统一管理。
五、人员招聘咋规范
医共体内人员由总医院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
总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招聘医技人员并做好培训,招聘方案要经卫健、人社部门审核后实施。
结语
三明这次医改对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变革挺大的。
从编制到人员调配、财政保障、招聘规范等多方面入手,目的就是让医疗资源更合理配置,人员流动更顺畅。
这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个积极探索。
其他地方也可以参考,根据自身情况改进医疗管理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也让医护人员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原创 老庄聊薪水
我这里的医共体就是这样,人财物什么都管你,但基层发不出钱时,总院不理不帮你,你挣得多点钱时,总院限死你。总院除了管制你外,一年到头没见帮扶过什么!
我想问的三明医改那里成功了?三明市的大病患者大量跑到周边省市治疗!公立医院只能保证基本医疗,从医改开始到2021年,全市公共卫生系统,一共就招到三名医学博士,其它的都是本科或者专科,这就是三明医医改成功吗?
只抓经济效益不讲救死扶伤忘记了医生、医院的本质小改大改都一样。
医共体就是西方的垄断,基层死活没人管,这个绝对要失败,看着吧
请问医共体归谁管?是不是卫健委,都懒得评论,纯搞笑
立法全面开放民间中医,确有专长的就发证。也是为了治疗患者疾病的其中的有效方法。
乡镇卫生院以后生存,极为困难
越描越黑
乡镇卫生院病人少人口少距离近的撤或缩,人员资金集中到县级
虹吸效应后卫生院将重回02年杂草丛生的样子
就是穷折腾,只要不是来要拨款,啥都好说
现在没总院的模式,是叫瞎折腾!医资相差太大,三明医改是无法普遍适应和推广的
人们已经进入看病“难”的阶段
扯蛋!基层看个病限死你,总院总想揽住资源,基层的机动性,主动性,消失怠尽,教学徒样永远框住,这样的基层医院永远是长不大!
当医院与经济挂钩时,一切问题都产生且无解了。
人事不变,你掏钱,就是甩锅而已,说的挺阳光,其实都是龌龊
三明是富裕县还是贫困县?
胡求改!
有人能帮忙解释一下吗?什么叫编制?
基层医院,包括二级医院成为总院的门诊部[笑着哭]
为什么要有编制?
最好全弄成死工资,把重心放到治疗而不是赚钱
呵呵!满满的人情世故!
医院行使政府职能?
要是基层卫生院能盈利,卫健委也很乐意管[吃瓜]
养老跟医疗竟然成了一个支柱产业![无奈吐舌]
关键是百姓看得起病,!!!!!!!
编制,呵呵
药物价格透明什么病吃什么药透明[点赞]这才是求死扶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