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之父——陈振龙,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根藤,拯救中国3亿多人口

昕瞳说历史 2023-03-20 12:26:08
1593年,伟大的小偷:他冒死从国外带回来一根“藤蔓”救活了几亿中国人

据悉:陈振龙生于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他从小志向远大想做高官为民服务。谁知天意弄人,他的仕途止步乡试,屡试不中。

毕竟当不了官,总归还要活下去。

可是在那时候明朝朝廷动荡,很多书生想通过科举实现当官这个梦想已经成为不可能。陈振龙看着如此局面,也不再把拯救苍生的希望放在当官上。

我们知道,福建沿海码头有着不少的国外商人贸易往来,然而,他从小到大见到这种火热交易时:他发现国外进货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

那么,我国进口的是珍珠宝石。

之所以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也走上了这条路

他跟随商船来到菲律宾,到处搜罗物美价廉的东西,批发了带回去赚点差价。他的生意倒也做得有模有样。

而在海禁时期就有人偷偷出海经商,很多人因此发家,所以福州海商一直很兴旺,所以,陈振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一名海商。

成为海商后,陈振龙家境也好了起来,不至于说吃不饱饭了,可还有很多的百姓,他们过得很苦,吃饱都是问题。

他在菲律宾期间,发现满田里都是条藤状,叶子长得绿油油的,非常茂盛,看到当地农民挖起来时:产薯很高。生的薯可以吃,叶子还可以拿来炒。

于是,他得到当地人请来尝试的条件后,他都把所有吃法尝了不同口感。有的蒸、有的炒、有的焖。吃完了还挺耐饿的。

每当甘薯成熟时,家家户户都飘出了甘薯的香甜味,百姓吃得可饱了。一身是宝。

可是,没想到,他的家乡正遭遇大旱导致粮食减产,很多老百姓饿得只能啃树皮。

而他心里非常痛心家乡里的老百姓,在身处国外的他吃的这个甘薯津津有味时:能不能把这种薯带回去种植呢?

也好可以解决饥荒问题。

于是,他花钱讨好当地村民,帮他们挖薯,就这样偷偷的套路他们的种植技术。

不过,甘薯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推广种植的,对它的管控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任何人将其带离该岛。

因此,当时西班牙人视其为珍宝,发现有人偷运则处以死刑。

然而,陈振龙深感国内民众流离失所的苦境,心中不忍,也曾想把甘薯带回国。

最开始,他把买来的两块甘薯偷偷的放在了食物箱子最下面,可是上船前被官兵查到了,朱振龙出了一身冷汗。

他只能假装不知道不让带,他说:我觉得好吃,想带给家人尝尝!因为是初犯,这次只是被教育了一顿,并没收了地瓜。

后来,陈振龙左思右想,无意中听说甘薯藤的繁殖效果更好。

第一次、陈振龙将番薯藤放在了花盆里,伪装成盆栽,明目张胆地过海关。

可西班牙人也不想认出来,但是很难不被发现,所以就把番薯藤没收了,还将陈振龙批评教育了一番。

第二次、他提前准备了薯藤,编进了竹篮中,不仅如此他还在上面压了一堆其他瓜果蔬菜,于是他提心吊胆地带着包袱上船

检查人员:把包袱打开,需要检查。

他一咬牙强作镇定地把包袱给了检查人员

没想到检查人员三下五除二就把包袱翻了个底朝天,而生甘薯也被发现了:这是什么,谁让你们带着的?

陈振龙见此只好装傻:阿,这是啥呀?我老眼昏花没看清。

然而,遭到一顿痛打,差点丢了性命,躺了好多天才下床,后来他暗暗的说道:幸好没坐牢。

眼看就要到了回国的日子了,陈振龙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悄悄的花重金求得了一株甘薯藤蔓,为了引人耳目陈振龙把藤曼和商船的纤绳绑在了一起,再用泥作为遮挡。

以此混淆了菲律宾检查的官员。

他随着这艘船驶回中国,等到船一出港,他马上将甘薯藤取出来,放在船舱阴凉处保存,不时给它洒点水,以免薯藤干瘪

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陈振龙顺利抵达福州。船一靠岸,他顾不上休息带上藤条,马不停蹄地直奔老屋。

虽然他过了第一关,顺利地把薯藤带回家乡,但是薯藤能不能活还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他学习了当地的种植方法,但是福州当地的土壤跟菲律宾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能活那他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所以陈振龙按照之前学习的种植方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根薯藤,每天都会定时去看望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这根顽强的薯藤终于生根发芽,最后还结出了跟菲律宾当地一样的硕大果实,陈振龙欣喜万分。

陈振龙看到了希望,他将红薯和红薯苗分给了村里的居民们,在他的指导下,村民种植的红薯苗都发了芽,长出了果实,村里人也能填饱肚子。

一年后,陈振龙将红薯上报给了福建巡抚

也是这一年,福州当地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当地五谷少收,福州人民又遭遇了大饥荒,这个时候陈振龙,赶紧让自己的儿子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告诉他种植甘薯可以解决当地人民的饥荒问题。

当时金学曾正为此事而烦恼,听说甘薯可以救民于水火,于是立刻答应了陈振龙儿子的请求,让他带领当地人试种。

随即陈振龙父子,传授当地人种植甘薯的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试种后,当地人获得了大丰收,福建巡抚金学曾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万分,立刻将种植的方法传遍当地每一个地方,以此解决了当时闽人缺粮问题。

而从陈振龙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不管在什么时候,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是一个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而且作为一个想要成功的年轻人,首先要耐得住性子,经得起考验。倘若陈振龙在还没有允许海禁的前三年,就放弃了海上经商,那他也不会等来后面的大好时代。

还有就是陈振龙心系苍生,以及他的利他精神。如果不是这样,那可能他还只停留在想把红薯藤运回国的想法阶段。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把红薯技术推广出去。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的红薯事业越做越大,从而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人,以至于后来流芳百世,为人所歌颂。

回眸历史,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未曾断流。就是因为每个年代,当苦难席卷而来时,都有人在做着难而正确的事,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把文明的种子轻轻种下。

或许大家会对这红薯个问题嗤之以鼻,毕竟在21世纪的今天,红薯实在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东西,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红薯。

然而在饿殍满道的明朝中后期,红薯不知道救活了多少百姓的命。

现在,地瓜是我们最常见的农作物,也是价格低廉的粮食,在饥荒年代,它不知救活多少人的性命,它的贡献绝不低于大米、小麦、高粱等。

我们常说,吃米不忘袁隆平,岚多再补上一句,吃薯不忘陈振龙。

如果按理论上计算:带回一根藤,假设五十公分长,红薯藤每十公分左右可生一芽

回来种下,第一次栽种的时候,不能剪开,所以理论上能出五株红薯。每棵红薯如果土壤肥沃,疏松,理论上产10斤红薯,四个月后共计产红薯50斤。

再者福建气候炎热,在第三个月时,五株红薯上理论上可以剪下一百段红薯藤来扦插种植。那么又四个月,产红薯1千斤,此时共计七个月。

那么,这一千零50斤红薯,以每个1斤计算,全部留做种薯。每个红薯可产苗20个左右,也就是两万多棵苗。一亩地2500棵,大概能种10亩,而且这10亩,剪藤扦插的话,可以扩大到40万株。

如此计算,他带回一根藤,第一年种两季,做种,第二年播种再两季!理论上产红薯40万斤,不要小瞧一根藤的力量。

对此,很多网友热议了:

网友一、想想真是的!大约1978-82年间,改革开放前后,苏北农村土地开始分户种植,年年粮食不够吃的情况才有所改变。但是只有山芋最多。大家用山芋干粉做饼,做稀饭。一桌子全是山芋,山芋全席!我们小孩子,吃得够够的。点5-6天黑前,呼朋引伴,手拿山干饼,去看上甘岭。那场景现在还记得。

网友二、别说以前就是现在每个国家的粮食种子都禁止带出,不过,好多在国外打工的福建人也把各种疏菜种子带出去种了

网友三、带红薯滕苗路途遥远回来,滕苗会枯死,只有带红薯回来埋在土里发了芽长出苗,再割腾苗去种,我听说过这个故事,红薯苗是从外国带回来的,是这样讲的,当时国外是不准偷带出去,但是中国人想了一个办法,我国的芋头很好,外国人没有,中国人提出用芋头苗和外国人交换红薯滕苗回来我国种植。

网友四、红薯是很高产的植物,不但用可用籐蔓票殖,还可用红薯切成多块来加速种植和繁殖的速度,现红薯已有白薯,紫薯,黑薯,花心著多个品种,都是从东南亚各国先后3引进的,但福建陈振龙先生确实是有厂历史文件书籍记载的先驱,他的事之迹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代铭记缅怀和学习传承的,吃薯不忘陈振龙真棒值得点赞传记。

网友五、他偷回来只是一个品种,现在的红薯有若干个品种,那么这些不同的品种又是从哪儿来的?

网友六、原来说的是过海关时,他把自的小腿肚割个口子,将红苕腾结即发芽部分放里面,包扎后过的安检。

网友七、不止他,还有陈益和林怀兰都把红薯带回了国内,只不过三人各不相同各自带回,都可说是红薯之父,你这上面说陈振龙1593年带回红薯,林怀兰1582年已经把红薯从越南带回国了。

网友八、感谢前辈,红薯的确好种植,并且甘甜,味道好,老少皆爱吃。小时候放学回家,家里饭没熟就拿一个红薯生吃,比现在的薯片饼干都香甜。

网友九、第一次看到红薯的来历,从小就吃这个,红薯擦成片,晒干,打成面粉,做成窝窝头。到八零年以后才吃馒头,以前红薯就是主食,一年到头就吃它,真的纪念红薯的来例不能忘记。

网友十、年初网上买了一斤紫薯放在厨房忘记煮了后面长了许多芽我妈看见了就收回老家去了。国庆回老家发现我妈把房前空地上都种上了红薯。

后来听她说那是我厨房里拿的紫薯种出来的。去挖果然是紫薯而且非常高产。一颗苗能挖出三五斤紫薯。

网友十一、一段薯滕须有三个叶片,成活率非常高,可说百分之百。待结出红薯后,把它收藏起来,等来年把红薯埋到地里育秧,一块红薯可长出好多根藤,每根藤可长几米。然后剪成每三个叶柄为一截,大概十公分。打成田梗,每隔三十公分左右栽一棵,上头留一个叶露出地面,第二天就札根,几天就冒芽,非常好活。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 2023-03-20 14:21

    卷父[得瑟]

  • 2023-03-20 14:22

    以前有个鬼海关,东南亚拿回来的果树粮食种子多了

昕瞳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