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基础上研发的第三代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因为苏联方面将航母视为“浮动的棺材”,并没有发展航母的想法,就更别提舰载战斗机。
不过在古巴危机之后,苏联切实体会到了航母在武力投送方面的强悍,于是也开始谋求航母作战能力。
而对于航母来说,舰载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是航母战斗力的核心。
【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
从1973年开始,苏联便将苏27作为自家航母的舰载战斗机候选机型。
基于苏联军方提供的航母技术指标,苏霍伊设计局开始对苏27有选择的进行改进升级,以形成能够登上航母的舰载机型号。
1978年,苏霍伊设计局完成了舰载机版本苏27——苏27K的初步设计:
“它在苏27的基础上采用折叠机翼,加固起落架并加装了拦阻钩,同时改进了导航设备,此外针对机体结构、动力装置以及基站设备均做了防腐蚀措施。”
只不过苏霍伊设计局没想到,在1981年时苏军参谋部打算大幅降低新型航母的满排,并决定不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这就迫使苏27K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改进设计和试验。
4年后,苏霍伊设计局完成了苏27K的诋设计草案,并在得到前苏联空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的批准后,迅速开始试生产。
最先生产的苏27K参与了各种舰上试验,比如舰上降落等等。
在完成了各种考验后,苏27K被重新编号为苏33,从此将担负起为苏联航母提供防空能力,执行侦察和伙伴空中加油等任务。
【苏33舰载战斗机】
苏33舰载机来到中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支撑不起其运营多艘航母,这就导致俄军方对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苏33的需求直线下降。
等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水平稳步上升,发展航母也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中国要发展航母,那自然也要发展舰载机。
对此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2008年时曾撰文报道称:
“中国从俄罗斯购买先进的苏33,目的是为了请将其作为未来中国航母的舰载机。”
【苏33舰载战斗机】
同时该英媒还提到,
“解放军内部也有战机主张以歼10为基础,研制国产舰载机。”
但这两者到底选择哪一个,当时是没有任何结论的。
美国的《国防工业报》则更加倾向于中国应该会以苏33为蓝本发展自己的舰载战斗机。
原因是早在2006年,中国其实就曾表现出了对俄罗斯苏33舰载战斗机的兴趣。
但俄罗斯方面当时担心技术流失,并不愿意将苏33卖给中国,不过中国后来顺利从乌克兰得到了一架苏-33的原型机T10K,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歼15舰载战斗机。
2012年时,《环球网》引述《新华网》的报道称,官方对歼15信心满满,认为其能够与俄罗斯的苏33和美国的F18相媲美。
歼15是中国的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其作战半径大、机动性突出、载弹量够大,还能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调整携弹结构,从而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任务。
有趣的是,在歼15首曝之前,外媒其实就传出过中国正在基于苏33研发国产舰载机的消息,但对此俄罗斯是不相信的。
【中国研制的歼15舰载战斗机】
毕竟早年苏霍伊以苏27为基础研制苏33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虽说中国从苏俄引进了苏27,还熟练掌握了苏27的一些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能顺利仿制出苏33。
不说别的,光是苏33的折叠机翼,恐怕中国就得抓破脑袋。
可出乎俄罗斯意料的是,2012年11月25日,随着中国的歼15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俄罗斯方才明白中国再次仿制成功了,这一下让俄罗斯很不高兴。
一来是不高兴中国这些年在航空技术发展上,简直是可着俄罗斯这一只羊薅羊毛,二来也是不高兴中国的逆向工程能力怎么这么强,不管是航母还是舰载机,居然都成型的如此之快!
【中国研制的歼15舰载战斗机】
俄媒谈苏33和歼15这里强调一下,就像中国歼20刚诞生时美西方疯狂挑歼20的刺一样,美西方对歼15的评价也很低,认为其不过是俄罗斯苏33的“山寨版”,而苏33又是苏霍伊设计局最差的产物之一,试图以此来贬低中式和俄制装备。
但可能是因为中俄关系已经修复了很多,对此中国尚未发表什么意见,倒是有俄媒站出来直接驳斥美西方,这也表现了俄罗斯后来是认可中国歼15的。
【中国研制的歼15舰载战斗机】
例如俄罗斯《晨报》就曾指出,
“中国用从乌克兰得到的苏33原型机T10K,可能还有额外的资料,然后在没有俄方参与的情况下,发展出了国产舰载机歼15。尽管其外观上和苏33相似,但实际上有许多改进,它并不能被定性为是苏33的翻版。”
美媒再谈苏33和歼15等进入2020年代,美媒又改变了一贯以来贬低歼15的说法。
【中国研制的歼15舰载战斗机】
比如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就曾撰文指出:
“中国歼15要优于俄罗斯苏33,其驾驶舱的结构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更加现代化,也更加类似西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