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长安比亚迪,可以撬动世界

autocarweekly 2023-02-08 16:48:50

文|乔伊

在已经过去的,无比艰难的2022年中,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以2600万辆以上的成绩,得了个第一。

我很欣慰!

这个第一,着实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一个希望。

因为,你很难想象在遭遇去年如此巨大的困境下,整个汽车市场依然上涨了2%,进而甩开了第二名的美国几乎一倍(美国经济复苏,全年销量下降了8%)。

但一个更重要的现实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市场。持续的收割,其重要的点在于更早之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而这些,从来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完成的事。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布局,不单单是技术、产品的布局,更是市场的布局,以及品牌的布局。而这些并不是刚搞了几十年车,刚开始独立奔跑了十几年的,中国汽车品牌们的强项。

但一个令人欣慰的点是,这么多年以来,这些属于我们的汽车品牌们,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过撬动市场的努力。而如今,过往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到了一个行将突破的临界点之上了。

日系,需要回归契机

你很难在一个共同进步的市场中,去寻求超越。毕竟,当所有人在高速增长,那么想要赢得领先,就必须有超过所有人的强劲动力。

因而,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在于,在去年,榜单上前十的品牌,有九个经历了衰退。而其中衰退最为严重的是本田汽车,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下降了19.9%。

这并不是供应链、芯片、以及疫情等大环境影响所能完全解释的。毕竟,硬核的产品,硬核的技术,原来一直是本田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下,似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上这个时代。

对于纯电的扭捏,对于氢燃料电池研发的放弃,似乎让他们丢失了以往的技术标签。好在在后期,本田推出了e:NP的纯电标签;以及重启的,计划在2020年代中期开始对外销售的燃料电池系统,想要重新站回应有地位的目标很明确。

当然,不论是纯电还是燃料电池,能否抢占回用户的心智,重新拿回技术话语权,似乎都还是未定之天。纯电优势已经在我,而氢燃料电池,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不仅仅只放在本田面前。

这似乎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标志着日系车现有地位的变化。比如,排在名次更靠前的雷诺日产,同样在占据全球市场份额8.2%的大盘数据下,同比下降了15%的销量。

加上依然排名第一,全球唯一销量破千万的丰田(下降了1.6%),日系车虽然整体依然保持着非常不错的位置,但如果没有新技术、新办法,以及集团旗下其他品牌的加持(比如雷诺),那么下降的趋势依然会很明显。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比如在中国市场早已销声匿迹的铃木集团,就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销量上涨(同比上升8.1%)的。而对于这样一个不走前沿科技、不走高端属性,专注于提供物美价廉的出行解决方案的品牌来说,找对市场,要比找对研发方向更重要。

去年,铃木在印度市场一共卖了157.6万辆,而其全年的总销量也仅仅是289万辆。根据去年上半年的信息来看,铃木已经计划在印度建厂,并在2025年正式输出产品。

简单来说,没有印度,就没有进入前十的铃木。而印度,也凭借着对汽车的强烈需求,以及同样庞大的市场,成功挤掉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

这个机会并不单独开放给铃木,而是给所有想要抓住它的伙伴的。

对于传统的日系三强来说,也许在重新站回技术与产品制高点的过度时期,找到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好好深耕一下,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市场选择。

看更远,才能看更全

铃木给到我们的启示是,让我们跳开已经接近饱和的中国本土市场,放眼更广阔的天地。

比如,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在去年国内的汽车销量排名中,上汽、一汽、东风、广汽这样的品牌依然是雷打不动的前几名获得者。但在这样的大集团排名中,合资品牌所占比例,似乎成为了占比很大的一部分。

理由很简单,排在前四的大集团们,可能在销量上有不错的表现,但真正到了全球榜单上之时,排在第五的长安汽车、第六的比亚迪,以及第八的吉利汽车,才是真正的“大佬”。

当真正计算销量时,那些属于合资品牌的销售成绩,并不能计算在这些大集团名下。而更广阔的市场上,似乎又没有他们自主产品的身影(或者说数量不大)。而那片更广阔的市场,其实才是决定一个品牌成色与底色的最佳试炼场。

比如,与铃木一样,在中国市场上份额下降已经非常严重的现代起亚集团,以及在不久前宣布与广汽分手的Jeep品牌的母公司Stellantis(当然它的品牌不只包括Jeep),就依然在全球销量上占据了第三和第五的位置。

根据现代起亚的数据来看,全年在全球市场上卖出了683万辆的成绩。可以看出,以空间换利润,以空间换时间,并在最后以时间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逻辑,在这两个品牌身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去年,起亚电动车一共卖出了48.7万辆;同时,氢燃料电池车则卖出了3万辆,市场份额达到了59%。虽然在整体销量上这两款车的体量不大,但是以纯电车承接现在,以氢燃料电池车开拓未来,算是现代起亚的一个整体的解题思路。

其实,这还是一套车企的常规解题思路。跨国公司谁都想做,只是以往,似乎并没有人有能力去做这样的汽车出口业务。一方面,国内的市场分量足够大,先吃完都得“吃”很久;另一方面,不论是产品力,还是品牌力,似乎在更早之前,中国仍旧没有企业能够有更好的统治力和名声。

当然,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

2022年,中国全年向海外出口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311.1万辆(其中乘用车是252.9万辆),同比增长了54.4%。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目前的汽车销售体量已经接近于瓶颈,基数很大,每上升0.1个百分点,都需要巨大的销量支撑。而海外,未开发的市场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争取的增长空间。

而要争取这样的市场空间,除了自身的发展已经体量足够大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点在于:

其一,在新能源逐渐成为主流,并被消费市场接受的情况下,中国提前发力的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开始被人们接受。

其二,不论是在欧洲市场,还是东南亚市场,通过技术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有了可以被认可的底气、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观念。

因而,一个更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冲击前十,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

前十,只差临门一脚

外国人是怎么样认识中国汽车品牌的?

在更早的时候,你会在一些海外的小规模市场上发现吉利、奇瑞、比亚迪。再到后来,是重新打入欧洲市场的名爵(也就是欧洲人认知中的MG)。

而如今,他们认知的中国汽车品牌,可能是科西嘉岛上的爱驰、可能是阿姆斯特丹、柏林的蔚来中心,还有可能是如今已经在挪威生根发芽的蔚来与小鹏;又或者是在东欧造厂、东南亚造厂的长城、上汽通用五菱等等。

简单来说,从产品层面来看,中国汽车品牌旗下的产品,有了从内燃机到纯电动,从传统车到智能车全面出口的能力。这是全球接纳中国产品的第一步。

而从第一步之后,也许我们可以憧憬更多。

从去年的整体销量来看,吉利沃尔沃仅仅以三万辆的差距,落后排在全球第十位的宝马集团之后。这种差距,在大集团销量的较量中,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紧随其后的,包括了拥有极高核心自研比例,极高技术专利比例,并已经放弃造纯内燃机车,且活得越来越好,销量大涨157%的比亚迪(排在第十三)。以及摊子铺得很开,产品很接地气的长安集团。

这两个品牌总销量仅仅相差1万辆而已。

简单来说,从技术层面上,不论是三电都已经领先了的比亚迪,还是开始走多品牌、走高端,兼打磨技术与配置的吉利,都已经有了足够的市场认可度。

当然,他们之间可突破的潜力也同样有所差异。比如,去年吉利集团的全年出口量达到了19.82万辆,同比增长了72.4%;而比亚迪全年卖出186.85万辆,但出口量仅仅只有5.59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307.2%,但其实还有多少潜力,基本是很容易让人判断的。

比亚迪目前的问题在于订单太多而产能有限,如果他们解决了国内生产能力的问题之后,一旦开启更多的海外出口业务,则有了产品销量再一次飞跃的可能性。

事实上,不论是比亚迪,还是吉利沃尔沃集团,又或者是长安集团,出口只是他们业务的一小部分。其盈利的大头,依然是存在于国内市场上。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聊到的,早在很多年前,汽车品牌的做大做强之路,就是走向全球化。

这其中自然有整个国内市场销量遇到瓶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时间点已经到了,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变化,不论是技术的变化,还是市场格局的变化。

在这份榜单上,紧紧跟随在长安之后的,全年卖出了131万辆车的特斯拉,就是这个逻辑的最现实注脚。

它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全球品牌。一个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迎来自己的生命春天(去年在中国一共卖出了43.97万辆)。以完全的新能源与科技(尽管如今看来新的内容不多了),成功打破老牌汽车品牌对于豪华、高端的标签的垄断。最后,成为了最赚钱的美国车企。

这应该是掌握了核心科技,掌握了造车精髓,掌握了市场流向的中国车企们所应该要做到的。利用好这些,开拓出更多的市场,从中国汽车品牌与集团,走向真正的全球顶级汽车集团。

吉利正在这么做,而比亚迪则同样有实力这么做。

此时,我开始期待起2023年的榜单。也许,下一次,我们不用再将榜单往下拉,就能看到更多我们熟悉的面孔了。

0 阅读:190

autocarweekly

简介:一个有个性、有视角的汽车人文观点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