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庆前夕,为了欢度国庆佳节,党中央决定邀请志愿军里的大英雄,参加国庆典礼和“群英会”。
毛主席对这些英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还在怀仁堂宴请了这些“最可爱的人”。观礼结束以后,毛泽东当即点名要打坦克的英雄参加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让毛主席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点名,造就了一段佳话。
贫穷少年创造奇迹1929年苏吊蛋在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太原出生了,这让本就青黄不接的家庭雪上加霜。从苏吊蛋出生开始,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他父亲没有接受过教育,再加上当时动荡不安的大环境,在农村还有取个贱名字好养活这一说法,所以就有了苏吊蛋这一名字。
不久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15师驻扎山西,因为八路军的到来,苏吊蛋的日子似乎渐渐好了起来,他内心知道这些变化是因为八路军的到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可当时由于年龄太小,部队领导并没有接收。
苏吊蛋没办法,只能盼望着快快长大,时间过的再快一点。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七八年,苏吊蛋已经到了可以参军的年纪,这次,他顺利的当上了八路军。
1945年,战争即将结束,全国的发展趋于稳定,此时的日伪军犹如“秋后的蚂蚱”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有些失望的苏吊蛋觉得还没有挥洒热血,战争就结束了,可万万没想到,解放战争开始了。
1948年,苏吊蛋腿部重伤,当时年轻,觉得没有伤及要害,一心只想加入战争。他竟偷偷跑出医院,参加了太原冶峪山防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功。
抗美援朝,智胜美军1951年4月,我国第一支反坦克步兵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同年7月,接到通知,去往甘凤里配合20军狙击敌人。
此时31师要面临的是参加过二战,且有最先进装备的美国海陆战队。尽管面临着强大的敌人,31师的战士们没有一个表现出害怕的。
1951年7月27日,甘凤里战斗打响,两军刚开始交战,敌军便出动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对我军阵地大面积轰炸。还派出坦克,准备踏平我军阵地。
401团的战士们无比激动,因为他们是第一批反坦克炮兵,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大展身手。担任炮长的苏吊蛋一次次向上级汇报敌人的动向,“距离我军还有1000米,800米。”正当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苏吊蛋耳朵里传出一阵刺痛,随后和上级失去了联系。
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苏吊蛋却犯了难,只有上级的命令才能开炮,可现在联络不到了。苏吊蛋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打了的话算违抗军令,可如果不打,我军可能全军覆没。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沉思几秒后,苏吊蛋决定了:打,上级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
随后,苏吊蛋根据平时的训练,直接开炮,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一炮直接命中了敌人的坦克,真可谓“开门红”。
苏吊蛋看到这一幕很开心,随即下令准备发射第二枚炮弹。令人没想到的是,敌机投下来的炮弹直接炸伤了两名战士。
苏吊蛋也被炮弹伤到,好在伤势不重,他马上爬起来,亲自开炮。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连发射三发炮弹,其中两颗准确击中敌人坦克,一辆坦克被炸伤,另一辆则是直接报废。
打完后,苏吊蛋想继续发射,却发现不可思议的一幕,敌人的坦克开始逐渐后退,这让苏吊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到后来才知道,有一颗炮弹击中了敌人的指挥车。
没有了坦克的威胁,我军立刻开始反攻,歼灭了2000多名敌人。经此一战,苏吊蛋不仅没有被处罚,还荣获了一等功,也有了“打坦克英雄”这一称号。
参加议会,主席改名战争结束后,苏吊蛋被邀请来观看国庆观礼和“群英会”。毛主席知道打坦克的英雄要来,亲自点名要他参加政协会议。会议上,众人针对军服的衣领和衣服口袋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看大家的意见不相同,苏吊蛋鼓足勇气站起来发言,说到:“军服代表了军队形象,没有衣领显得太随意,衣服没有口袋也不方便。”
毛主席看着年轻的苏吊蛋微微一笑,随后,叫苏吊蛋来他身边。
毛主席问:“你叫什么名字,小同志?”
苏吊蛋:“志愿军炮兵31师401团1连1排排长苏吊蛋向您报道。”
毛主席听完哈哈大笑,说:“你就是那个打坦克的小英雄吧,我听别人提起过你,这个名字有点不雅,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吧!”
苏吊蛋听到毛主席要亲自给他改名字,他高兴的点头同意,毛主席提笔写下“苏兆丹”三个大字。旁边的周恩来看到后说道:“‘兆’有预兆之意,‘丹’代表了红色,预兆着苏兆丹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同时也预兆着我国的革命事业迎来胜利的曙光。”
苏兆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名字饱含的深意,这不仅仅是毛主席对自己的期望,更是对国家的期望。
退伍后低调生活,隐入尘埃苏兆丹从军队退伍以后,到辽宁速成中学学校,恶补文化知识,准备考入部队。但天不随人愿,苏兆丹刚到辽宁,这所中学就因为位置偏远被撤销了。
苏兆丹所在的原部队还在千里之外的朝鲜,也联系不上,苏兆丹也没上过学,没有知识,只能回到太原老家。
回到老家的时候,苏兆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找到一个在工厂上班的工作。刚到工厂的时候。他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也,也没有炫耀过获得的荣誉。
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本本分分的革命战士,竟然在工厂获得了不公平待遇。1961年10月,苏兆丹发现厂里一个小领导,把自己亲戚安排进厂里,每天不干活却领着工资。
苏兆丹自然看不下去,他在所有工人面前批评了这个小领导,小领导咽不下这口气,开始在背后搞小动作,报复苏兆丹。
小领导趁苏兆丹下班途中,找人埋伏在那里,等苏兆丹路过,直接套上袋子,一群人围起来殴打他。小领导则趁机去厂长那里告状,污蔑苏兆丹。就这样苏兆丹被开除了。
苏兆丹被开除后并没有觉得上天不公,反而更加本本分分的在工厂里当一名员工,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直到1978年,苏兆丹当年所在的部队派人来了解退伍兵的生活状况,这才知道苏兆丹的遭遇,当即派人调查,查明真相后,部队派人找到当年的厂长,替苏兆丹洗刷了冤屈。
苏兆丹用普通人的身份被大家所熟知,但战争爆发时,他是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英雄。2011年,年过八旬的苏兆丹,因为脑萎缩忘记了所有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家住哪里,唯一记得的只有毛主席当年亲自给他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