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来,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数不胜数,或因为怀才不遇,或因为时运不济。
然而,在这些故事中,朱买臣的经历尤为引人瞩目。
他年近40岁时,还只是个以砍柴为生的穷苦汉,相伴近20载的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可他50多岁时便像开了挂一般,一跃成为皇帝近臣。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

朱买臣,西汉时吴县人(今属江苏),字翁子,其出生年月不详。
家境非常贫苦,他自幼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常年靠上山砍柴卖柴度日。
或许也和现在许多穷苦人家一样,他也坚信“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因此他酷爱读书,经常是背上背着柴,一边走一边读书。
另外朱买臣读书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喜欢大声吟咏歌唱,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对此,过路者经常对他指指点点,说这是个傻子吧!

可朱买臣却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做自己。
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40多年,甚至在娶妻之后,也不曾改变过,依旧是砍柴、卖柴、读书。
后世的蒙学篇《三字经》中记载:“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如负薪”就是讲的他背柴路上还在努力读书的励志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他的妻子崔氏却再也忍受不了了,嫌弃他“又穷又傻”,便请求离他而去。

面对妻子的无理要求,要知道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讲究的是“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可他却笑着劝慰妻子说:“我命中注定五十岁会有富贵,你已经跟了我二十多年了,再坚持几年,等富贵了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壑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
朱买臣再三劝说,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闹,朱买臣没有办法只好同意离婚,写了休书,一别两宽。
妻子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开了,没过多久,便听说她已经改嫁了。

之后,朱买臣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还是边背柴边读书,自得其乐。
一年清明,朱买臣背着柴在墓地里行走,正巧遇见前妻崔氏和现在的丈夫去上坟,看到他又饿又冷,崔氏还拿出祭奠用的酒菜给他吃。
《汉书:朱买臣传》中这样记载的:“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按理来说,他的前妻也还算不错了,比现在大多数夫妻离婚后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要好得多。
两人的婚姻破裂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惹得祸。
可朱买臣在之后的数年里渐渐发达了起来,正应了他自己说的那句“我年五十当富贵”。

几年后,朱买臣做了郡县上计吏(汉代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上计”,负责“上计”的官员名“上计吏”)的一名随从,跟随押送账簿的车来到了繁华的京都长安。
在那时,他带着满心的期待,却未料想到上计簿册呈上后,竟久久未能等到武帝的回复。
更为艰难的是,他随身的口粮日渐减少,最后只好靠同去的官吏兵卒的接济度日。
正是在这困顿之际,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贵人——严助。
严助是他的吴县同乡,官居中大夫之职,是当时汉武帝眼前的红人。
两人相见恨晚,聊得很是投缘,严助便向武帝推荐了朱买臣。

汉武帝召见了朱买臣,听他谈论《春秋》,讲解《楚辞》,当场博得武帝龙颜大悦。
于是任命他为中大夫,与严助一同成为武帝的近臣。
这一年朱卖臣已经50多岁了,他多年的努力读书终于迎来了回报,自身才华得以施展,之后便一飞冲天。
虽中间几经波折,因犯事被免职,可不久之后又被起复,官任会稽太守。后凭借打败东越国,立下了战功,又被征召入京做了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只可惜后来参与政治斗争,加上想为贵人严助报仇(张汤担任廷尉处理淮南王反叛案件,乘机陷害严助,后被杀),便构陷张汤谋反,张汤在狱中自杀。
但他也因此失去武帝信任,后不久也被武帝所杀。

朱买臣的结局并不算完美,但他以一个穷苦樵夫一跃而为皇帝近臣,都是他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
他的成功上岸就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证明,《三字经》都记载了他的励志故事,后世无数读书人都把他当作榜样。他和妻子的婚姻纠纷也被编成戏曲而广为流传。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不为世间纷扰所动,坚持做好一件事,深信时光不负有心人,终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用户15xxx65
朱买臣的原配妻子太可怜,年青时丈夫不可靠,靠她辛苦养家养育儿女,她老了,却被朱买巨逼死!朱买巨不是人,渣男!
浅夏心柔 回复 03-18 22:11
比翼鸟-连理枝不是一方迁就另一方,而是相互辉应[呲牙笑]大自然中的真理从来都是朴实的[吃瓜]
明月清风 回复 03-19 12:34
姜子牙的原型
多情贱客无情贱
负薪挂角,覆水难收
用户13xxx60
说明读了几十年的书还是没读透。
漫游者
有个故事,话说朱买臣做官后坐轿经过昔日砍柴之处,忍不住用一根手指挑开轿帘观看了一下,结果好一场大病,医生诊断后说:大人是受了一指之风[呲牙笑]
新乡镇心羽
要数苏秦